為官不作為、亂作為?當心檢察公益訴訟找上門

為官不作為、亂作為?當心檢察公益訴訟找上門

“給我也來一份資料,看看公益訴訟跟咱有關係不?”

近日,在河北省檢察院和石家莊市檢察院聯合舉辦的公益訴訟暨“百日攻堅”宣傳活動中,剛遞出材料的檢察官還沒來得及解釋,幾名家住石家莊市南高營社區的居民就七嘴八舌地介紹起來:“有關係,關係可大了!”

如果不是檢察公益訴訟,困擾南高營社區居民許久的垃圾山“圍城”問題不會在一週內得以解決,這讓這裡的居民們自覺成為公益訴訟的宣傳志願者。

百日攻堅剷平小區垃圾山

3300餘立方米的垃圾山橫亙在石家莊市長安區高營鎮南高營社區旁,未分類的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隨意堆積佔用著社區停車場,不颳風時有味,一颳風塵土和塑料袋亂飛。

眼瞅著社區環境被汙染破壞,南高營社區居民找了好多部門,可垃圾山存在許久,問題還是得不到解決。

石家莊市長安區檢察院檢察官在履職過程中發現了這一問題。“垃圾堆積直接威脅到群眾的生活和健康,我們在初核後立即啟動行政公益訴訟程序。”石家莊市長安區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科科長劉霞介紹。

2018年4月12日,長安區檢察院對高營鎮政府立案,次日就向高營鎮政府依法送達訴前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職。高營鎮政府對檢察建議高度重視,馬上制訂方案清運處理垃圾,並計劃對堆放垃圾的停車場原址覆蓋石子硬化,將揚塵隱患一併解決。

在垃圾清運過程中,檢察機關還與城管部門積極協調,在不違反法規的情況下,保證載重車清運,僅用一週時間就將垃圾全部清運完畢。

2017年6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正式確立了檢察公益訴訟制度。

“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對環境資源保護、食藥品安全等領域發生的損害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違法行為,可依法代表國家和人民依法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蘇風雷介紹。

2018年4月9日開始,石家莊市檢察機關展開公益訴訟“百日攻堅”活動,前期著重對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這“兩個領域”進行突破,後期再向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兩個領域”進行拓展。截至5月10日,石家莊市共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72件(其中行政類51件,民事類21件),運用訴前程序提出檢察建議39件,提起訴訟兩件。

個人汙染環境政府埋單成歷史

2016年9月,石家莊晉州市東里莊鎮北寺村一處化工廠發生爆炸事故。晉州市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該化工廠產生廢酸汙染環境的行為,可能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檢察機關查明,2013年被告人張某、王某合夥經營該處化工廠,非法生產化工用酸,在生產過程中將產生的廢酸抽到廠區東側滲坑。發生爆炸事故後,晉州市政府成立了由環保局等部門參加的現場應急處置工作組,晉州市環保局聘請第三方服務對廢酸進行無害化處理,共墊付處置費用108萬餘元。

2018年1月,晉州市檢察院依法對張某、王某向晉州市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請求法院判令二人賠償晉州市環境保護局墊付的處置廢酸費用108萬餘元。

3月30日,晉州市法院對這起案件公開宣判,全部支持了晉州市檢察院提出的訴訟請求,判決張某、王某均犯汙染環境罪、非法經營罪、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數罪併罰執行有期徒刑八年零六個月,並處罰金17萬元;同時判決張某、王某共同賠償晉州市環境保護局處置廢酸的費用108萬餘元。

據悉,這是河北省首例宣判並生效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這起案件踐行了‘誰汙染、誰賠償’的立法初衷,結束了石家莊市個人汙染環境政府埋單的歷史。”蘇風雷說。

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石家莊新樂市檢察院幹警發現,高鐵新樂段存在使用過的地膜大面積散落堆積在橋下,生活垃圾、建築垃圾、柴草堆積如山等情況,造成環境汙染的同時,也對高鐵的安全運行存在潛在威脅,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了侵害。

新樂市檢察院經過立案及初步調查後,由檢察長王玉錄帶隊辦理,於4月4日依法向新樂市農林畜牧局發出檢察建議,建議其履行監管職責,對高鐵沿線已經傾倒、丟棄的,綿延6公里的農業地膜進行回收。收到檢察建議後,新樂市農林畜牧局組織清潔車輛對垃圾帶進行處理,4月10日,垃圾全部清運完畢。

以罰代管懶政庸政行不通了

目前,行政機關懶政、怠政、庸政和不作為、亂作為等行為一定程度上出現,檢察機關正是要通過公益訴訟大力制止和糾正這些行為,著力解決有案不移、有案難移、以罰代刑、降格處理等問題。

汙水坑裡的汙水幾近溢出,水體呈黑綠色,水面漂浮很多垃圾,附近群眾怨聲載道……石家莊市藁城區,張家莊鎮東蒲城村多家白條雞及滷製品加工企業,在未辦理環評、排汙許可證等手續情況下,對生產廢水不做任何處理,直接排放到東蒲城村村北兩個佔地數畝的汙水坑內。為此,多家企業受到區環保局、區公安分局行政處罰。

這些集中發生的案件、高度一致的類型引發了藁城區檢察院民行科辦案人員的注意。經過調查,檢察人員發現,儘管當地相關行政執法部門多次執法,甚至一度對東蒲城村所有屠宰企業採取停產取締措施,減少生產汙水排放。但白條雞及滷製品加工是該村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個別企業依舊私自接電繼續生產,甚至誘發群眾上訪。

經過與當地環保、財政等行政機關多次溝通、協調,檢測、拍照、調取證據達40餘次,實地走訪滲坑汙染現場及周邊企業7次,2017年12月,石家莊市藁城區檢察院正式對藁城區張家莊鎮人民政府怠於履職案立案。

成為被告的張家莊鎮政府隨即拿出瞭解決方案:集中所有屠宰企業和滷製品加工企業,建立東蒲城屠宰園區,方便集中處理生產汙水;建設一座汙水處理廠以滿足當地食品加工行業汙水處理需求。

然而,紙面上的解決方案無法在短時間內根治汙染問題。立案後3個月裡,張家莊鎮政府籌劃跑辦各種手續,可整治項目開不了工,生態環境遭受損害的情況仍在持續,周圍群眾仍然不滿,屠宰戶也要求儘快開工建設。

2018年3月,藁城區檢察院向張家莊鎮政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建議政府主動對接藁城區環保、國土、財政等部門,加快“東蒲城汙水處理廠”建設進度,滿足東蒲城村生產和生活汙水處理要求。

收到檢察建議以後,項目審批進度加快,屠宰園區和汙水處理廠兩個項目出具可行性研究報告,汙水處理項目列入藁城區區域水環境綜合提升工程PPP項目。目前,項目正在招標環節,藁城區檢察院對項目進行持續跟進監督。

“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彌補了提起行政公益訴訟的缺位,強化了對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保護,督促行政機關主動糾正違法行為,助推法治政府建設。”蘇風雷說。

部門聯動形成公益訴訟大格局

2018年5月16日,由石家莊市橋西區檢察院提起的該市首例食品藥品安全領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在橋西區法院開庭審理。

2011年起,劉某開始在石家莊市橋西區友誼大街某保健品市場內,偷偷向他人批發、零售30餘種假壯陽藥,而這些假壯陽藥是劉某通過參加鄭州、廣州保健品交易會購得,其進價均在5元/盒左右。到2016年9月案發的5年間,劉某僅靠銷售假壯陽藥便獲利5萬餘元。

為逃避打擊,劉某並未將假藥放在銷售市場,而是存放在租用的民房地下室,且只有相熟的客戶能現買現配貨,這才使劉某一次次躲過檢查。2016年9月,廣州海珠區的假藥批發商丁某因良心發現,專程到石家莊市公安機關舉報劉某販賣假藥的行為,經突擊檢查,公安機關在劉某處查處各類假壯陽藥共計1000餘盒。

2018年1月,檢察機關就劉某銷售假藥侵害消費者權益等事宜發出公告,公告期滿後,沒有相關組織和個人提起訴訟,社會公共利益仍舊持續處於受侵害的狀態。據此,檢察機關於2018年4月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請求法院支持消除危險,採取有效措施回收已銷售的假藥並予以銷燬,並判令劉某在省級媒體公開賠禮道歉的訴求。

“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要堅持從有利於促進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設、有利於保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有利於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有利於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出發,確保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蘇風雷說。

事實上,公益訴訟並非檢察機關一家的事。在石家莊,相關機關正在共同發力促進公益訴訟的推進。作為石家莊市首例,該市鹿泉區委、區政府印發《關於積極支持區檢察院加強公益訴訟工作的通知》,鹿泉區檢察院聯合區紀檢監察委員會會籤《關於在公益訴訟工作中加強辦案協作的實施辦法(試行)》,同時該院印發了《公益訴訟案件線索發現、移送、管理辦法》,並與鹿泉區法院聯合印發了《關於辦理檢察機關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的意見》。

鹿泉區各相關部門掀起的公益訴訟“風暴”正是石家莊市的一個縮影,如今,該市上下聯動、內外協作的公益訴訟大格局正在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