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健康早知道!「2018.6.12」

今日,健康早知道!「2018.6.12」

今日,健康早知道!「2018.6.12」
今日,健康早知道!「2018.6.12」

今日,健康早知道!「2018.6.12」

今日,健康早知道!「2018.6.12」

夏季留心光敏性物質 吃防曬丸並不能防曬

眾所周知,適量日曬對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等有積極作用,但同時合理防曬不僅關乎是否“曬黑”,過度、長期的日曬還可加劇皮膚老化、誘發或加劇各種與光線相關的皮膚病,甚至增加皮膚癌的發生風險,需引起重視。夏季烈日炎炎,吃過某些食品、藥物後是否更容易曬傷曬黑?

今日,健康早知道!「2018.6.12」

而近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也警告稱,市場上銷售的被宣稱可以保護皮膚的防曬丸,實際上幾乎不起任何作用,消費者應提高警惕。

常見的光敏性食物包括無花果、檸檬、柑橘、木瓜、香菜、芹菜等。長時間陽光下活動或自身對紫外線特別敏感的人群,需要注意減少食用或接觸光敏性物質。對蔬菜來說,煮熟後光敏性會明顯降低。

此外,雌激素類、四環素類、維甲酸類、撲爾敏等多種常見化學藥都具有光敏性,攝入後應尤其注意防曬。摘自《人民健康網》

今日,健康早知道!「2018.6.12」

關於網球的這5大問題 你知道嗎?(一)

如今越來越流行的網球並不是一項相對簡單的運動,打網球會使大腿迅速變粗,對膝蓋產生壓力,還要求身體具有極佳的協調性。一起跟隨法國時尚雜誌《費加羅夫人》瞭解有關網球的5大常見問題,玩轉這項流行運動吧。

今日,健康早知道!「2018.6.12」

1.網球運動會磨損膝蓋和關節

正確。幾乎所有些強烈運動都會損耗關節,比如跑步。磨損程度和球場的地面硬度有關。硬一些的地面要比通常網球比賽專用的紅土球場對膝蓋的損耗大。對地面的摩擦會反過來影響到腳、踝關節、膝蓋、胯骨以及背部。為了緩解震動以減少對身體的磨損,需要選擇適應地面硬度的球鞋和有特殊功能的鞋墊。

摘自《人民健康網》

今日,健康早知道!「2018.6.12」

嫩豆,被忽視的纖維高手

一說到膳食纖維,大家往往都會想到那些帶絲的、不容易嚼爛的蔬菜。殊不知,質地柔軟、細膩可口的嫩毛豆、嫩蠶豆、嫩豌豆等嫩豆才是纖維高手。

今日,健康早知道!「2018.6.12」

根據溶解性,膳食纖維分為可溶性膳食纖維和不溶性膳食纖維兩大類,前者質地柔軟,可以幫助人體控制膽固醇和血糖水平,有利於預防心臟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後者質地較硬,主要作用是促進腸道蠕動和預防便秘。因此,一種食物不容易嚼爛,並不代表總膳食纖維就一定多。

數據顯示,嫩毛豆纖維含量高達4%,嫩蠶豆3.1%、嫩豌豆3.0%。而一直被人們認為是纖維高手的芹菜杆,纖維含量僅有1.2%,另外一些人們所熟知的高纖維蔬菜,其纖維含量也都低於毛豆,如芥藍1.6%,菠菜1.7%,莧菜1.8%,西蘭花1.6%,韭菜1.4%。

嫩豆吃多了可能引起腹脹,消化不良者可以每天控制在一把的量。摘自《生命時報》

今日,健康早知道!「2018.6.12」

5週歲以上仍“尿床”應儘早就醫

孩子長大後仍然面臨“尿床”的煩惱,這很可能是一種疾病。多位兒科專家提醒家長,夜遺尿可對兒童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需引起重視,儘早就醫。

今日,健康早知道!「2018.6.12」

據瞭解,兒童夜遺尿俗稱“尿床”,臨床上指5週歲以上孩子夜間不能從睡眠中醒來而發生無意識的排尿。專家表示,夜遺尿可嚴重影響患兒自尊心和自信心,其嚴重性常被低估。

今日,健康早知道!「2018.6.12」

中醫清腸有三寶:扭腰、摩腹、醋泡黑豆

《黃帝內經》雲:“大腸者,傳道(道,通導)之官,變化出焉”。大腸傳導功能正常,人體氣機調暢,升清降濁,排洩正常。反之,則表現為大便秘結乾燥,代謝廢物無法及時排到體外,或可伴有口臭、頭暈、口咽乾燥,嚴重者會出現腹部發硬等症狀。

中醫裡的清腸方法大致分為運動清腸法、按摩清腸法和飲食清腸法。

運動清腸法是在全身運動的基礎上,重點加強腰腹部的拉伸和扭轉,例如彎腰深俯、走貓步等。

按摩清腸法,即摩腹法,具體可採用坐位或仰臥位,自然呼吸,雙手疊掌置於腹部,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方向摩動50圈,然後起身散步片刻。

飲食清腸法可以食用醋泡黑豆。戰國時期的《五十二病方》中記載:“黑豆煮醋,滋胃腎,小便癃閉。”具體做法是:選取適量黑豆放入炒鍋中,用中火幹炒,待豆皮爆開後,改小火再炒五分鐘,盛出後在通風處放涼,然後倒入足以沒過豆子的陳醋,待黑豆把醋全部吸收,加上蜂蜜,拌勻即可,每天吃3~6顆。

摘自《人民健康網》

今日,健康早知道!「2018.6.12」

輸液通血管靠譜嗎

有很多老年腦血管病患者擔心疾病復發,無論有無症狀,選擇一年春秋各輸一次液,說是“通一次血管”,這種做法沒有科學依據。

今日,健康早知道!「2018.6.12」
今日,健康早知道!「2018.6.12」

糖友拔牙:該拔時別猶豫

糖友的牙齒通常很脆弱,一不留神就會出現牙周炎、牙齒鬆動脫落等,而這些口腔麻煩往往和血糖波動有關。糖友拔牙雖然不能太輕易,但對於那些無法保留的牙齒,因為害怕感染而拖著不處理,反而會得不償失。

此外,糖友一定不要空腹拔牙,以免麻醉時出現低血糖昏迷。拔牙前應給予敏感抗菌藥物防止造成病灶感染,拔牙後也要服用敏感抗菌藥,如頭孢、甲硝唑等,以免由於糖友抗感染能力差,發生不良後果。不過,糖友也不必對拔牙感到恐慌,拔牙後只要空腹血糖控制的好,口腔衛生做到位,再配合使用敏感抗菌藥,糖友癒合情況和普通人也不會有太大差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