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中,为什么德军没有控制高加索油田?

海马叔叔说史事儿

1942年执行入侵高加索油田的是德军的A集团军群,指挥官是克莱斯特将军。在战后的回忆中克莱斯特就德军在高加索失败的原因做了如下分析:



1、进攻中途抽调大量部队去斯大林格勒方向;

这是最为主要的原因,由于斯大林格勒战役和高加索战役是同时进行的,而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的抵抗越来越顽强,为了迅速结束那里的战事,希特勒先后抽调了A集团军群的大部分的装甲部队和几乎所有的空军(仅剩侦察机部队)和高射炮单位,这大大降低了德军A集团军群的突击能力,使之被迫陷入僵持中。

2、后勤补给的恶劣;

A集团军群的后勤补给主要依靠罗斯托夫瓶颈地带的铁路运输,这一单薄的铁路线无法维持一个集团军群的庞大物资需求,而黑海的海上通道由于收到苏联海军的威胁而不敢启用。尤其是汽油的缺乏让德军深感头痛,尽管空军已经全力的为前线空运汽油,可是无法解决德军长期的作战。德军的装甲部队由于缺油而原地停顿数个星期之久,连运输汽车都无油可加,甚至需要用骆驼来运油,对关键的前期近一个月的浪费,给了苏军以喘息的时间,让其从西伯利亚和其他战线调集了新锐部队,重新建立防线。


3、德军在高加索地区的再次分兵;

德军在高加索地区的进攻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以A集团军群主力向高加索的巴库进军,这里是高加索地区最主要的油田所在;另一个是以德军第17集团军沿黑海沿线向巴统的进军,占领黑海沿岸地区可以彻底打通德军的海上运输线,以极大的缓解德军A集团军群恶劣的补给。在这两个方向的权重上德军最高统帅部再次犯了错误,这两个方向的德军都已经深入到南高加索地区的山地地带,而德军将大部分的精锐山地部队调去了第17集团军而不是去增援克莱斯特的A集团军群,所以克莱斯特的部队没有得到山地部队的增援,其现有兵力不足以再次发动强有力的攻势来向巴库进军。


总得来看德军1942年的夏季攻势,再次体现了德军最高统帅部在战略目标上的分歧,希特勒主张先占领高加索地区的油田,这是出于战争经济的考虑;而陆军总司令部则从军事角度指出德军要想深入高加索地区作战就必须先占领斯大林格勒,确保德军的北翼的安全,方可以将重兵挺进高加索。而由于前期苏军在南翼的反攻损失大量的兵力,这让德军初期的攻势异常迅猛,这让希特勒做出了过于乐观的判断,即他认为德军可以同时在两个方向上达成战略目的,而随着这两个方向上的进攻都陷入停顿而急需增援兵力时,希特勒手里已经没有了预备队了,最终德军在每个方向上都没能取得决定性的成功!


小小狼王

德军连续性的犯了战略轻敌的错误。

在中线莫斯科战役失败、北线列宁格勒战役受促的情况下,南线继续分兵突进。

其主力朝着顿河和伏尔加河之间狭窄处的斯大林格勒一头扎了进去;另一部在取得克里木战役胜利后沿着亚速海岸冲向高加索山口。

斯大林格勒是苏联外高加索地区原油、粮食和美英外援进入国内的水路铁路公路的交通路口,切断交通并借此攻敌必救歼灭其有生力量本该是其最主要战略目的,结果德军装甲精锐军团在苏军三个方面军几百万人的眼皮子底下硬是打了几个月的巷战。几个月巷战下来德国精锐打没了,苏军的新兵队却成长了起来。最后冬天来了,一切也就结束了。

冲向高加索山的德军更惨,几千米的山口要道靠民兵就能让刚刚取得胜利的克里米亚军团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在没有优势兵力和海空支援的情况下不值得探讨取得高加索战役胜利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