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支“準軍事實體”擁眾300萬世界上規模最大,作用極其重要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兵團分佈地域與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3國接壤,國境線有2000多千米。兵團土地面積7.06萬平方千米,佔新疆總面積的4.24%,約佔全國農墾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兵團承擔著國家賦予的屯墾戍邊職責,實行黨政軍企合一體制,是在自己所轄墾區內,依照國家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法律、法規,自行管理內部行政、司法事務,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雙重領導,是國務院計劃單列的省(部)級單位,享有省級的權限。

兵團實行黨政軍企高度統一的特殊管理體制。兵團各級都建有中國共產黨的組織,發揮著對兵團各項事業的領導作用。兵團設有行政機關和政法機關,自行管理內部行政、司法事務。兵團是一個“準軍事實體”,設有軍事機關和武裝機構,沿用兵團、師、團、連等軍隊建制和司令員、師長、團長、連長等軍隊職務稱謂,涵養著一支以民兵為主的武裝力量。兵團也稱為“中國新建集團公司”,是集農業、工業、交通、建築、商業,承擔經濟建設任務的國有大型企業。兵團的黨、政、軍、企四套領導機構與四項職能合為一體。

1954年10月,中央政府命令駐新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第六軍大部,第五軍大部,第二十二兵團全部,集體就地轉業,脫離國防部隊序列,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接受新疆軍區和中共中央新疆分局雙重領導,其使命是勞武結合、屯墾戍邊。兵團由此開始正規化國營農牧團場的建設,由原軍隊自給性生產轉為企業化生產,並正式納入國家計劃。當時,兵團總人口17.55萬。此後,全國各地大批優秀青壯年、復轉軍人、知識分子、科技人員加入兵團行列,投身新疆建設。1954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成立後,一師、二師、六師隸屬兵團建制,編屬兵團領導。

中國這支“準軍事實體”擁眾300萬世界上規模最大,作用極其重要

中國這支“準軍事實體”擁眾300萬世界上規模最大,作用極其重要

中國這支“準軍事實體”擁眾300萬世界上規模最大,作用極其重要

中國這支“準軍事實體”擁眾300萬世界上規模最大,作用極其重要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之後,各師團奔赴各地開展生產,建立城鎮,老一輩兵團在艱苦的環境下將一片片荒無人煙的土地開發成一座座現代化的城市和標準化農田。時至今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經發展成為擁有14個師2200多個連隊近300萬人的規模,為新疆的長治久安和社會穩定起著很大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