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被踢出微信家长群,过程令我很气愤,该怎么办?

文蕴





心如莲花173349538

仔细看了这位家长的提问,应该说,“孩子身高很矮,却一直坐在最后排”就这个事实来说,对孩子而言,是不公正的。

学校里的座位排列,是一件很微妙的事,说大可大——它意味着一种权力,甚至是一种地位的象征。说小也可小,心大的孩子和家长可能就忽略过去。总体来说,学习好、表现好和老师关系好的三好学生,通常会被安排到比较舒适、靠前的位置上。

网络上有著名的一张图:“学霸区、学渣区”可谓是真相了。

没错,学渣常常会被安排在第一排或最后一排,被重点关照或彻底忽视。这样的安排,对孩子来说肯定是不公平的,甚至是会造成长期的身心伤害的,家长的爆发也可以理解。只是,从孩子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必须从长计议。

家长发了一个没指名道姓的文章,虽然没指名道姓,很显然是有所指的,而老师安排座位真的是无心的吗?如果是无心的,就不会发这么大的火了。老师显然是被点穴到了,才会用生硬的手段处理此事。

简单地说,平时你在生活中不会说的话,可能隔着网络会说。

平时你在生活中是个温和的人,隔着网络可能让人觉得你很尖刻。

而在孩子的班级群里,真的是要惜字如金,也要从长计议啊!

我也是有孩子的,也在某个班级群,公允地说,我的孩子也会遇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有时和个别科任老师有关,有时和某些家长或同学有关,也有想爆发的时候,但是心里都是再三给自己说:慎重!慎重!

甚至有些话,也无关矛盾,就是怕别人听了多心,也不能说。比如你今天不能去接孩子,让司机去接了,你绝对不能在群里说,XX老师,今天我来不了,我的司机去接——喝,合着显摆你有司机对吧?慎重!慎重!小心别的家长听了不开心。

你的任何一句话,产生的后果,都可能是孩子来背。

而孩子,那小小的肩膀,能背得起许多愁吗?

所以,就事论事,这个家长要分析的是,一,孩子平时在班级的表现,咱学习不行,但是不是不惹麻烦?以及有其他优点?二、学习不行的原因是啥?该补课补课,家长该辅导辅导。咱学习实在不行,就发展其他特长,并取得老师的理解。三、老师如果不待见咱,咱就和老师开诚布公,好好谈谈。大多数的误解,都是因为沟通不畅。四、和老师谈谈以后,商议一个解决办法。

现在已经成了僵局了,还得家长自己去解决。该解释解释,该装怂装怂。为了孩子,啥也得忍啊!忍完了,再慢慢解决座位问题。

如果这个老师实在不讲理,那就撕开脸,走正常渠道,该申诉申诉,该转学就申请转学吧。

孩子今天的处境,不是一个突发事件,应该是很多原因的积累,咱们要见招拆招。平时就要看到问题发生,然后及时沟通解决。

另外要说一件事的是,班级的家长群,已经成了一个小社会,有些群很好,并不离谱。主要用于说事,发布信息。有些群,则常常见到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恨不得三跪九磕把老师供起来的现象。这样的风气,对老师成长不利,对孩子成长也不利。


陈岚的女拳

在给你具体建议之前,我想先送你一句话: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老师和家长应该是亲密的合作伙伴,家校沟通永远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宝。

其实,很多问题都是可以通过彼此的有效沟通来解决的,家长和老师之间也是如此。如果是因误会而产生的问题,及时沟通就能化解双方的误会;如果确实是老师做得不对,通过沟通就能帮助老师改进自己;如果是客观因素引起的,通过家校协作就能找到解决办法。

接下来就给你几点如何跟老师沟通的建议:

首先,在跟老师沟通问题之前,肯定老师对孩子的付出,赞赏老师做得好的地方。毕竟任何人都乐意接受别人的溢美之词。这样可以融洽交流的氛围,减少老师的防备心理,舒缓双方的情绪,为后面的沟通做好铺垫。

其次,需要注意沟通的技巧,以免产生更大的误会。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言辞,带来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可以采用比较委婉的方式跟老师沟通,很多问题点到为止即可,老师都是聪明人,很容易明白家长的想法。如果把最后一层窗户纸戳破,很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最后,还需要注意选取合适的沟通时间。一般来说,老师白天的工作时间都比较忙,没有太多空余时间跟家长细聊。如果事情并不紧急的话,建议家长选在晚上八点以后或者周末给老师打电话或发短信等。当老师时间充裕时,也会更愿意与家长深入交流。


付小平

做过教师,也是家长,所以我能理解双方的痛点。妈妈希望孩子能够得到最好的学习环境与老师的关照;老师希望能够得到家长的信任与支持,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在这个事件中,家长与教师都出现了不冷静的言行表现,这一点上来说,不利于家校合作,儿童在家长与教师间处在了极为尴尬的位置。如果从理性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可能会有更好的办法解决问题。

1、教育权威性的问题。从孩子上小学之后,教育权威角色从父母向教师过渡。家长需要维护教师的权威形象,帮助教师实现家校合作。在这个事件中,孩子妈妈最后采取了和老师对抗的方式,显然是过激的表现,因为孩子还要在班级学习。教师的角色特征是需要得到大众的认可与尊重,在群里面的公开发言一定要慎重。

2、教师在社群管理方面缺乏经验。打开校门办教育,教育工作者不再埋头教书,而开始利用社交软件进行家校合作,打造开放式的教学系统。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老师们并没有太多社群管理经验,面对群里的突发事件,并不知道如何妥善处理,所以才去了“踢走”的战略。

3、尊重孩子与民主管理。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之下开展教育活动。所以我一直强调家长不要过多的去代表孩子“发言”,而应该通过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意愿与需要,让孩子主动去找老师解决问题,无论是否如意,这个过程亦是培养孩子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常坐在一个位置上,对于一个人定式思维的形成与视野都有影响,所以也建议老师要按时更换座位。

家校民主管理离不开家长与教师的共同参与,而这个民主管理的过程,一定是背着孩子进行的,属于教育舞台的“后台”,当我们商量好了统一意见之后在拿到孩子面前,这同样也是对所有孩子的尊重。(via“亲子游戏大王”、畅销书作家刘勇赫)


刘勇赫ROY

好了,接下来我们回到原点,来讨论一下这位家长的解决方法。文中的孩子遇到的问题,是存有一定的普遍性的,这就是“当孩子在学校遇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办?”

我们认为,有几个原则是需要注意的。

第一:“态度平静,就事论事”,很多家长在出现了这种情况之后,往往会愤怒、大吼大叫、甚至忍不住要诉诸武力,这些情绪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将事态推向反方向发展。在和老师沟通的时候,要放下情绪,陈述客观事实,比如,为什么孩子需要调整座位(身材矮小,影响学习效果),摆出事实,告诉老师孩子在现在这个座位上已经坐了多久,实际受到了哪些影响,诚恳地提出要求,是否可以考虑轮流坐座位?如果不能马上调换座位,是否有一些折中的方法?

第二:“坚持沟通,诚恳平和”,首先是找直接导致这件事情的当事人,比如文中的班主任老师,如果老师不肯承认、解决问题,那就按照规章制度,去找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甚至是教育局等上级部门,在此之前要注意保存证据,让沟通更有效、有力。教师这个职业群体和任何其他职业群体一样是良莠不齐的,素质有好有差,但是我们要相信,老师仍然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行业,教育仍然是公平的,说句话大白话,总有说理的地方,总有正直的人。文中的家长,在找班主任老师沟通无效之后,并没有继续去找老师的上级沟通解决问题,而是采用了直接在班级群里发文章的做法,是欠妥当的。如果老师没有收受礼品,会觉得受到了诬陷和侮辱,如果事实存在,老师又会恼羞成怒,最终问题没有解决,甚至一些素质低下的老师会迁怒于孩子,所以我们说,这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法。

第三,“关注孩子,树立榜样”。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还要正常上学,家长要格外关心孩子的情绪,如果发生问题,要及时抚慰,并且表明态度:不管发生什么情况,都会和孩子一起面对。要为孩子做出榜样,告诉孩子,为了维护公平,家长正在做些什么,并且会坚持到底。社会规则需要大家一起去维护。我们不能一方面教育孩子要遵守规则,另一方面又去破坏规则。

最后,如果上述方法都不管用,那么可以考虑给孩子换一个班级或者学校,这并不是逃避问题,而恰恰是因为,我们是坚持原则的,勇敢的,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友爱互助的教育生态环境。

综上,遇到孩子遭受不公平待遇的时候,我们鼓励家长勇敢地站出来,讲究方式方法地应对,保护自己的孩子,维护正当利益,呵护孩子的心灵和自尊,促进校园教育生态环境的优化,一己之力会让很多人收益。家长的进步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成长也需要家长的促进。

最后,跑题一下,说一下关于家长给老师送礼的问题。我们不鼓励为了让自己孩子受到特殊照顾而给孩子送礼,这是一种恶性循环。但是,如果一位受到孩子喜爱和尊重的老师,家长出于送上一份感谢的心意,也并不是一种十恶不赦的行为,总之,送礼不能简单的扣上好或者坏的帽子,动机才是最重要的。


壹父母

老师做的没毛病,家长完全是无理取闹,自取其辱,活该,这个孩子摊上这样的妈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首先我们看这位家长错在哪了?根据家长的言论分析:

1、撒谎,儿子上小学二年级,从一年级开始就一直做墙角里,最常做的那个位置就是最后一排墙角里。

学校的座位都是轮换制,只要念过书的都知道在班级里,根本就没有特殊座位,也没有什么好座位,轮换坐主要从近视眼防控角度和公平角度,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一个孩子始终坐在班级的角落里,要不然就较较真,看看这个家长敢不敢。

2、污蔑,儿子身材在班级最矮。也找老师沟通过,过后还是坐墙角里。知情人士告诉我说坐中间的人家家长都送礼了。

送礼这个说法是激怒老师的主要原因,这也是明晃晃的污蔑,而且还是道听途说,这个母亲如果有证据可以说出来,这个班哪个同学是因为送礼得到的座位?相信她是说不出来的。

这篇文章不知道写的什么水平,感觉这个母亲有点缺心眼,在事实不清证据不明的情况下,写文章指控老师,这是多么愚蠢的行为,如果真有证据,那么不用写文章指控,直接去教育局举报多好呢?所以这个家长也是很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事妈?

4、失职,结果立马受到语文老师(班主任)的言语攻击,数学老师黄某也发两张试卷,并电脑打印醒目名字(我儿名)随后我被踢出了群。如此师德,令人乍舌!

老师们的反应是正常的,可能这也是最佳的选择了,这个家长群也只是老师建的,而不是学校的教学必须,更不是任务,所以老师有权利拉人和踢人。

整个事件,我们能从言论中发现问题,老师们,注意是老师们,他们被激起众怒了,老师回击有理有据,第一,说明情况,座位不是固定,而是前后左右轮换坐的,只要当过学生都会知道,第二,孩子成绩不好,家长失职,这个家长就是典型的拉不下屎怪地球没有吸引力的,第三,踢出群,惹不起躲得起,眼不见心不烦。老师的回复真是有理有利有节的。


这个家长对老师是极其不满意的,建议转学吧,当然,这样家长转到哪都这样的德行,真的如老师所说的,与其每天无事生非,不如把时间用在孩子的成绩上。

现在的老师也都是年轻人,是很讲道理的,作为家长来说,你需要证据,为你之前所说的一切提供证据,这样你说的才有力量,恶人先告状那一套不好用了,需要证据,你需要证据,比如,你儿子一直被安排坐那个角落,比如谁给老师送礼了,比如老师说话撒谎了,永远不要想当然,说话是要负责任的。

真是可怜这个孩子了。


韩东言

生气?是不是自找的?

我也是孩子的家长,但我觉得你这样做很显然不但坑了自己,还连累了孩子!

首先,咱说说你发布那篇文章的事情。



虽然你没有指名道姓,但大家都不是傻子,你文章写的再怎么隐晦,大家都看得懂,用不着鸵鸟钻沙堆般操作,你这种做法换谁都急眼。

老师也是人,也不是神仙,莫把他们想的太高尚的不行不行的,什么园丁啊、什么无私奉献啊之类的 你首先要知道他是个人!

动辄写一篇檄文发到家长群,你这不是当着大家的面打脸吗?

其次,再说你的沟通水平。



说实话,家长群就是一个老师发布信息的平台,并不是拿来聊天的,莫把家长群当成自己的朋友圈,啥都可以说。

上过学的都知道,老师安排座位也是有一定讲究的,比如根据学生身高、视力情况、学习状况等,并且座位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进行调整,不是一成不变的。

题主说自己的孩子老是在最角落的地方,这话真实性我不清楚,毕竟是你一家之言,但如果真是这么个情况,那你自己也要反思一下,自身有没有问题?

如果你孩子老是在前面调皮捣蛋,影响其他小朋友上课,孩子又不能打不能骂的,是不是该调整到后面?

真就像那老师说的,你发檄文声讨老师,人家就给你亮亮他成绩,反正都是一个班的群,不是社会的朋友圈,你能发檄文,为何就不容老师发原因出来?

还说老师加了你孩子的名字,你发文章谁不知道你是谁的家长?

最后,教育孩子不是甩给学校就行了。



孩子的成长,老师仅仅是辅助作用,小朋友人生第一任老师就是家长。

孩子成绩不好,你应该扪心自问一下:是不是他在家电视看多了?是不是没有引导他好好学习?是不是耍的时间过长了……

当然,我不提倡填鸭式教育,但基本的课程学习还是要保证,毕竟孩子成长是以学习为主,玩耍为辅。

因此,我觉得,当发现孩子座位不理想时,第一时间应该先私下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座位的真实情况。

在此情况下,如果老师态度恶劣、出言不逊、把你拉黑,你完全就可以去学校举报,但正常理解老师是不会这么做的,毕竟他与你没有深仇大恨,犯不着,你有理有节的了解情况,谁都会客气的回复……

你上来就是一篇讨伐檄文,不妥……

结果还被踢出了家长群,尴尬……

接下来,我估计老师会向你道歉,然后把你家孩子位置往前移一下,你这样就高兴了吗?


普了次法

今天我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则信息,具体如下:

看到这篇信息后,我心中惊诧万分,虽然我已经大学毕业两年,但是依然保留着一点学生时代的纯真,依然回忆着学校的美好生活。大家都知道,现在的部分大学风气可能是有些开放,但是小学时代的生活,应该会非常简单吧?

看到这则消息后,我压制住自己的怒火,从新读了几遍文章,因为我想要用理智来看待这个问题。

从中不难看出学生家长的怒火,仔细想想便也理解。但是其中的细节有些模糊,仅从照片并不能看出事件的原由始末,而文字表达的也未必全部为真。不过家长既然把这件事情发在网络上,我想肯定会有部分事实吧?

再从老师的做法上看,犀利的说词和举动,也是采取了针尖对麦芒的方法,无疑是让矛盾更加扩大化,从老师的道德层面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好的行为。不过泥人尚有三分火气,老师生气也在情理之中。

看到这些,我又想到我上学生涯遇到的一些老师。有好的、有一般的,但是很庆幸没有遇到蛮不讲理的。其实大家一直以来也是错看了老师这个行业,因为我觉得老师也只是一份工作而已,没有必要一定要把你的孩子当亲生儿子对待,就如同你在你的公司,不可能一直兢兢业业的工作,也有偷懒打盹的时候。

不过从近来的一些言论来看,家长给孩子改写作业,送礼往来等等。可能真有这些情况的发生,但是我觉得对于老师这个庞大群体来说,应该只是其中的个别事件而已。

多一些沟通,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欢笑。遇到问题之后,应该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把问题给扩大化。这件事情现在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我想学校应该不会坐视不理吧?他们会怎么处理呢?我不妨试想一下。

为了平息事件,我想他们肯定会处理老师,但是不会开除,因为开除几个老师以后不好带队伍,并且临时更换老师对学生也不好。所以学校应该会惩罚老师,并且责令老师给学生家长道歉。老师为了这份工作,应该会妥协。但是家长有没有想过,你把一个班级的老师都给得罪了,他们会对你的孩子悉心教导吗?这是人之常情,不可否认。

所以啊,以后不论遇到任何问题,都要综合考虑,万万不可意气用事,伤人伤己的方法不是解决问题的合理方式。

说到最后,突然有点怀念童年了呢。大家都是学生走过来的,不知道脑海里还有没有让你记忆深刻(或喜或悲)的老师和事件?而如果你的孩子再次遇到棘手的问题,你又会采取何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呢?


千机网

看完你的叙述,我是一声长叹。

既有对当今师德的悲叹,也有对你的怜悯,更有对孩子的担忧。


正因为座位对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难免那些心机家长通过请客送礼,与老师打得火热,达到自家孩子排在前排或者中间的位置,有利于听课,与老师互动。相反,那些学习不认真纪律又不好的学生会被老师安排在后排或者角落里。尽管,每月或每季度互换座位是规定,但毕竟班主任有权利在调整座位时,搞局部微调呀!这事,你懂的呀!

这就说到你这位家长了。你家孩子个子矮,却一直被老师安排在后排角落里,这说明你家孩子要么成绩不好或者纪律不好,成为老师眼里的边缘人物。要么就是你这个家长没眼色。

班级也是小社会,也需要处理好与手握资源和权力的老师的关系,为孩子成长铺平道路。别的家长给老师请客送礼有不正之风之嫌,但在当今社会风气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你不愿这样做,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给孩子做好心理疏导或者请人补课,促进孩子进步明显,让老师产生好感。二是,主动跟老师沟通交流,达到默契和信赖。如对老师教学艺术,管理水平的推崇,对老师家人孩子恰如其分地褒奖,与老师某项爱好的契合,一起交流提高。甚至可以请班主任喝茶吃饭看剧等,花钱不多,略表寸心。人心都是肉长的,你的真诚班主任不会看不到。

也许你是个耿直人,不屑于伏低做小拉拢巴结。相反,你抑制不住内心的郁闷,在家长群里发出文章。你还以为不点名班主任就看不出来,谁也不是傻子。

俗话说,在人屋檐下,焉敢不低头,孩子就是我们的软肋。别人为了孩子都成孙子了,你却在这里充好汉,你自己可以铁皮铜骨,可孩子经得起风吹雨打吗?

你的做法大大错了。错在有问题不去找老师私下沟通协调,却在群里发声。看是匿文章,实则宣战书。你看老师的反应,人家已经应战了。先发卷子,然后踢你出群,明着告诉你,我就给你家孩子小鞋穿了,怎么样?

你自己把自己架在了火上,不应战也得应战。

要么你就硬到底,跟老师讲道理,找到校长反应情况。即便校领导答应跟老师沟通,老师表面上给你孩子调了座位,后来呢?在一个绝对权力的环境中,打压一个弱小的孩子,方法千万个,你还找不出毛病。这就是在人屋檐下的境遇。

要么打一架就转学吧。

这件事本来老师做得不对,因为你的不冷静不策略,反而你成了不懂规则的那个,无论跟老师交恶还是转学,吃亏的都是自己。


亲子沟通如何说

我做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对这种事情比较有发言权了吧?

今年暑假过后,分班时我当着所有家长的面把学生分成男女两组按身高排队随后安排座次。结果第二天就有家长打电话要求调座位,各种理由。有说近视的,有说不喜欢同桌的,有说希望多得到关注的不一而足。本人统一回复,等等再说,摸透学生情况,根据实际再进行微调。一个月后,我重新调整了座次,原则是高矮个排,调皮学生不能在一块,太调皮的学生单独到讲台边坐。

再说这位家长。说实话,从教18年,自私自利的家长胡搅蛮缠的家长看不起老师的家长见得多了。首先你就没把老师当成跟你人格对等的一方来对待。看回答回复里,不少人说教育是服务行业……这是有多么弱智和多么高傲的心理才能说出这样的话!多少人觉得自己花了钱就是上帝?在酒店商店等消费场所看不起服务员的就是这类人吧?有钱就是大爷?典型的三观不正!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导致教师不敢管学生的罪魁祸首!!其次,你家孩子遵守纪律吗?是不是上课总是干扰别的同学?这些问题也是经常见到的。从你的行为来看,估计孩子的问题不少,行为习惯可能存在大问题。三是你有确凿证据证明老师收礼了?如果有请拿出来,如果没有,那你绝对属于心理非常阴暗的,你的孩子被放在最后一排肯定事出有因,但与送不送礼没关系!!那些说百分之九十九的老师都收礼甚至索贿的,红口白牙的极端不负责任,我班里一个残障学生因为我帮他申请了贫困,家长叫我一起吃饭给我送东西起码有十次了,我全部拒绝了,我们一个办公室四位班主任,没有任何一位收受家长礼品或者金钱的!!

最后奉劝你一句,以上帝的视角无端骂别人,别说是老师,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不鸟你,都是干活的,你又领导不着我,说不好听的,你算老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