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农业信息化中的智能硬件如何落地?

未来已来|农业信息化中的智能硬件如何落地?

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中提到,到2020年,要实现核心技术、智能装备研发与集成应用取得重大突破,大田种植、设施园艺栽培、畜禽水产养殖、农机作业、动植物疫病防控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适宜农业、方便农民的低成本、轻简化、“傻瓜”式信息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农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比例达到17%。

未来已来|农业信息化中的智能硬件如何落地?

对智能制造行业来说,节水环保和绿色防控、集成配套栽培模式与硬件开发、区域性可订制农机装备、保植养护、废弃物循环处理等都是可作为的重点板块。目前,农业装备智能化工程、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和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已经在各省市试点开展。

未来已来|农业信息化中的智能硬件如何落地?

潍坊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和食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有1300多种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出口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蔬菜出口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禽肉出口占全国的三分之一,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居全省之首。

潍坊市于2012年8月提出并规划建设了中国食品谷。中国食品谷核心区定位于打造食品产业高端要素资源的聚集区、引领食品产业转型发展的综合平台,着力打造展示交易、检测认证、人力资源、创新孵化、品牌运营、合作交流等“六个中心”。

未来已来|农业信息化中的智能硬件如何落地?

2015年是潍坊创业载体建设年,新增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平台4家(临朐全民创业园、昌乐鄌郚乐器产业创业园、奎文阳光100创业园和潍坊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新评估认定市级创业孵化载体10处,建成各类创业载体115个,其中市级以上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园区)达到38家。

2016年,潍坊市寿光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意见》等文件,对企业建设创新平台给予5万元-200万元的奖励。建设国家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中印软件园国家级孵化器等“国字号”创新平台12家,院士工作站1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家。在许多方面来看,潍坊在农业创新创业方面的进展十分迅速,有利于发挥农业资源的优势。

未来已来|农业信息化中的智能硬件如何落地?

科技部在《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就明确提出把服务机器人产业培育成我国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对我国农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无疑是重大机遇。按照销量年均12%增长,售价14万美元一台计算,至2021年,全球农业机器人的销售量将超过1.4万台,销售额将超过20亿美元。

未来已来|农业信息化中的智能硬件如何落地?

目前农田机器人应用技术比较成熟的主要是无人机,在保植环节基本实现一键侧移、断点续喷、仿地飞行等功能,此外,无人机通过搭载的不同功能组件,未来有望实现对作物生长状况进行监测、汇报、分析和相关控制的功能,如DraganflyerX4-C无人机通过绘制多光谱图像识别出苗率和作物密度;MG-1农业植保机能够实现精准喷洒,保证作物都能得到均匀的喷洒,高效作业的同时做到节约药剂,防止土壤受流失药剂的污染。

但就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资源条件的特殊性而言,智能硬件的开发与信息技术应用的配套仍然要因地制宜,结合具体的作物类型和生产方式,为农业产业整个产业链提供更多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