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记忆中的“妈妈的味道”是怎样的?

罕默德

记忆中,妈妈的味道是妈妈做的那些菜,更是家的味道。因为我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后来我就一直跟着妈妈过,所以对我来说,有妈妈的地方就是家。

我的妈妈很会做菜,她做的菜我都爱吃。但是小的时候,很不懂事经常就是闹着要出去吃饭,不愿意在家吃妈妈做的菜,觉得街上卖的东西就是最好的。直到长大了,懂事了,离开家了,才知道其实家里妈妈做的菜,才是最好的,才是远在异乡的我最怀念的。

不过现在我又回到家乡工作了,天天都可以吃妈妈做的菜了,嘻嘻,现在的我还是很幸福的。


玉林身边事

壹周君的母亲大人是一个很会做饭的人,她爱在网上搜食谱,然后自己照搬着做,也喜欢和身边的同事朋友交流厨艺,每每学会一道新菜,都会兴奋地做给壹周君。



其中学来的麻酱拌面是至今为止的巅峰之作,之所以壹周君给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它太!好!吃!了!

在母亲大人习得麻酱拌面真传之前,壹周君从来没有见识过那样的吃法。看似随意的烹调方法却制作出了令壹周君朝思暮想,离家之后魂牵梦萦的味道。

麻酱拌面的灵魂所在有两样,第一样是麻酱,第二样是用葱花姜料等炝出来的调味料。这两样的完美结合,促成了吃一口就上瘾的味道。



起初壹周君对于这道菜是不看好的,因为觉得食材普通制法普通,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普通的。看着母亲大人在厨房里忙活来忙活去,壹周君还对她手里的食物嗤笑了起来,母亲大人却内心波澜不惊,云淡风轻地对壹周君说:“还别太早下结论。”果真,尝到第一口壹周君就觉得自己的脸颊火辣辣的。

壹周君高中是寄宿制学校,两个周才能回一次家,每次回家也只能待一天半。每次离家去学校都是痛苦的,即使过了高中三年也依旧没有习惯离别,那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又得与母亲大人的饭分别两周。



每次要回家的前三天壹周君就已经打起了小算盘,制定那一天半的食谱,而且一日三顿饭感觉远远不够,当时真想给自己加餐,遗憾的是没有一个无限容积的胃。

再后来上了大学,离家更远了。壹周君能习惯没有母亲的日子,却习惯不了没有母亲做的饭的日子。大学食堂的饭越吃越没味,对母亲做出的味道也甚是想念。


武汉壹周

记忆中“妈妈的味道”是:苦

春天的嫩芽刚冒头,母亲就带着我们在山坡沟底挖野菜,这时候最多的就是蒲公英。在厚厚的枯草下,蒲公英刚刚抽出新叶,茎是白间淡红。母亲挖的第一棵小小的蒲公英总是剥干净,塞在我们的嘴里,我们皱着眉,咧着嘴,嚷嚷着:妈,苦,苦啊!母亲总笑着说:不苦不苦,这是最下冬燥的火的,苦过的舌尖会返出甜,不信,你们细细的品……



过几天,野地里还有一种菜,叫“苦菜碟子”或者“苦碟子”,它比蒲公英还要苦上好多,它们匍匐在地面上,叶子的边缘像锯齿,我们喜欢挖野菜,却不喜欢吃,因为真的太苦。母亲总是把它们洗的干干净净,剜半碗酱,喋喋地说着苦菜的好,下火去燥消炎……一个劲儿的让我们多吃,这样可以少生病。如果实在吃不下,就用糖和醋拌了,因为钟情于那苦中的甜,也雀跃欣然。



五月的时候,田间的曲麻菜正当时,叶子将抽未抽的时候最好,叶子发红,茎白白的,不像蒲公英和苦菜那样苦,味道稍淡,是我们比较能接受的,也是这个季节吃的勤的野菜,淡淡的苦味里,有野菜的清香,这个菜不必母亲逼迫利诱,没有其他菜食,我们也会甘之如饴,大快朵颐。



记忆中“妈妈的味道”多是苦,但这许多的苦,却成为于生活于成长最有益的……


孩子给我讲道理

你记忆中的“妈妈的味道”……

今天,一看到这个题目,让我一瞬间陷入了无尽的沉思之中!“妈妈的味道”,那是多么甜蜜的味道,那是多么幸福的味道,又是多么美味的味道!

从小我就是一个特腼腆的女孩,从来不会各种的撒娇,别的女孩子都会的“撒娇本领”,我一概不会,为此我显得特别的文静。如此文静的我唯一会做的一件事就是:静静地躺在妈妈的怀里,听着妈妈那有节奏的心跳,闻着妈妈身上那特有的甜蜜的味道——妈妈的味道!


后来,慢慢地又长大一点了。我好像一只长了羽毛的小鸟一般开始慢慢脱离妈妈的怀抱。此时,妈妈的双手成了我最力的后盾。我每天牵着她的双手,那是一双有力的手,那是一双温柔的手,那更是一双给我幸福的手。就是这样一双温柔而有力的的手传递给了我一种幸福味道——妈妈的味道!

再后来,我真的长大了!我开始为了自己的未来远赴千里去读书!远离妈妈来到陌生的城市,最最想念得是:妈妈亲手包地饺子的味道。城里五花八门的饺子馆应有尽有,饺子的品种也是层出不穷,可那些饺子里却都少加了一味调味品——妈妈的味道!不管我去什么地方吃饺子,也不管多么高级的饺子馆,一口下去都尝不出“妈妈的味道”。

现在的我也已为人母,我也给了我的孩子我独有的味道!但,我妈妈给我的独有的有味道,我一辈子都不会忘掉!


小雨点点的生活

我的妈妈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朴素衣着,简单的生活是我妈妈家日常,天天上山干农活,风风雨雨一辈子都是为了我们这几个孩子的生存和教育问题。


记忆中很深刻的,妈妈的味道并不是大家所说的美味菜肴的味道,而是我们小时候每天在等妈妈回来到家门口时的那一身汗臭味。

家里兄弟姐妹比较多,爸爸和妈妈每天都是要早出晚归地干活,不然怎么能养得起我们呢。那个时候,我们村主要还是依靠种植稻谷来维持生活,以及山上的八角和松树林。如果勤快,稻谷加上这两种经济作物是可以养活一家人了。

母亲大人是一位勤劳的妇女,小时候还不知道这汗臭味的意义,现在想起来是无比的幸福与内疚。幸福是妈妈一直爱着我们,努力工作让我们过上好日子,内疚是当时年少不知道妈妈的辛苦,还时常埋怨她。

当然,妈妈也是一位手巧的农村妇女。每当农闲的时候,妈妈总是制作各种美食来给我吃,记忆中很深的就是妈妈做的米糕。那个时候,还没有通往外面世界的公路,村里的糖果零食非常少,妈妈就是做米糕给我们小孩子吃的。

米糕大概就是拿生大米研磨之后,然后加入各种的糖和花生调制,最后拿到锅里用大火蒸熟。这种米糕吃起来口感嫩滑,味道凉爽,有股浓浓的味道,在那时绝对事我们最大的美食。

妈妈还会制作酸菜和萝卜干,现在在城市里迟到这些菜总是感觉没有小时候的味道,也许吧,是因为没有妈妈的味道在里面。又或者妈妈制作的菜都是手工和熬夜做出来的,口感自然,正宗纯天然。而在城里吃到的大多数都是工业制作流程加工出来的,让人很不放心。

妈妈现在老了,终日只能呆在家里,或者偶尔带带孙子,她已经没有太多的力气再做那些乡村味道了,加上现在城镇化加快,各种新鲜的事物出现,人们不再依赖传统的生活习惯。年轻的女人们也不愿再学习这些手艺,所以儿时的味道已经在渐渐远离,留下的都是无尽的怀念。


南方小院

我们经常说妈妈的味道,那么究竟什么是妈妈的味道呢?妈妈的味道饱含了满满的乡愁,背井离乡出门在外打拼很长时间不回家,有的时候闻着别人家里面飘出来的饭菜香味,忍不住想家,想吃爸妈煮的饭菜,回忆起一家人和睦相处的画面,忍不住潸然泪下。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吃妈妈做的饭菜,每次回家总会品尝到妈妈精心准备的美食,大家觉得很幸福的。

想必大家小时候都经历过妈妈说自己不喜欢吃肉,总把肉肉塞进孩子的碗里面,家里面杀鸡杀鸭子的时候煮鸡肉鸭肉大人总会把鸡腿鸭腿留出来给小孩子吃,总会撒谎说自己不喜欢吃腿给小孩子吃吧。出门在外应酬吃饭的时候,看到桌上面的鸡腿鸭腿忍不住想起妈妈小时候给我们夹的腿。妈妈的味道是个模糊的概念,没有具体指代什么味道,从表面层次来理解的话就是妈妈在家里面煮的菜,煮的一些家常菜味道很不错的,出门在外经常吃外卖没有吃爸妈煮的饭菜就会想吃妈妈的味道。在外面呆久了的游子在饭馆里面吃饭,即使再好吃的饭菜也赶不上家里妈妈做的美食。


桂林新鲜事

我记忆里“妈妈的味道”其实是没办法从菜里尝出来的。

小时候妈妈很忙,家里几乎很少做饭,都是出去吃。每次都会打包一些剩下的菜带回家。记得妈妈最常做的就是咸饭,在各地好像叫法不同。做法很简单,大致就是把米饭焖至半熟的时候把剩菜放进去等到米饭快好的时候,再打入一个生鸡蛋,不等全熟的时候关掉电饭煲,将半熟的蛋黄液和米饭拌匀再在电饭锅里焖一下就好了。

我记得其实卖相很不好,看起来菜和饭糊在一起,但是真的很香。后来因为上学开始出去住,偶尔回家的时候,妈妈也会学做一些菜,各种新鲜丰富的食材换着做,没有再做过咸饭了。但是那是我印象中最有“妈妈的味道”的菜。自己也曾经尝试着做过咸饭,但是感觉和记忆里的味道总是有偏差,大概就是潜意识里对妈妈味道的怀念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