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荒坡变绿地 绿树沁人心

积石山县吹麻滩镇中庄村村民马黑牙站在阴洼山上,看着自家昔日的3亩荒地里,一株株一米多高的油松吐出新绿,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

一直以来,马黑牙就和妻子靠着这6亩地度日,可庄稼产量低,养活不了他俩,日子越来越困难,家里戴上了“贫困户”的帽子。

2014年,在政府的引导下,马黑牙用他的3亩地加入到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生态工程,根据补助政策,当年每亩地就拿到了500元的补助。随后,第二年每亩地又拿到补助300元。今年下半年,三亩地上的油松通过国家验收标准后,他还能拿到第三期补助400元。

“5年每亩1200元的补助看起来不算多,但是对我这样的家庭却是实实在在的实惠。”马黑牙说。

“刚开始觉得自家地虽然种粮食没收成,但用来种树觉得可惜,直到除草的时候看着树苗慢慢长高长粗,以前的荒山土坡变成绿地,才发现环境变好心情都不一样了。”马黑牙说,更重要的是,家里的地被纳入到退耕还林项目后,他终于能腾出手来外出打工了。去年,他在公路边开了一家自助洗车摊位,一年下来挣了近一万元。

由于此前黄草坪草原过度放牧,缺乏保护,导致草地退化,加之夏季游客在此野炊野营,草原生态遭到极大破坏。近年来,政府大力实施封山禁牧、封山育林,遏制住了黄草坪草原的退化趋势。

“我们根据黄草坪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重点栽植云杉等针叶树品种,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确保树种有较高的成活率。”积石山县林业局副局长康继学说,“2014年我们在黄草坪造林点一共栽植了55万株,成活率在90%左右,十年后可以成林。”

近年来,积石山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15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17.59万亩。今年4月,全县干部职工3000余人在居集镇强滩村完成了5000亩春季植树造林任务,全县共完成造林任务6万亩。

(洪文泉 薛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