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车之鉴:高通芯片只能救小米一时,却不可救其一世

上周最大的新闻,莫过于美国商务部禁止美企7年内向中兴通讯出售元器件、软件和技术。而最近,一张图广为流传,中年过七旬的兴创始人侯为贵,后面跟着中兴董事长和CEO拖着行李箱现身机场。有人为这场照片配上的说明是,“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76岁的中兴通讯创始人侯为贵老爷子临危受命,再次踏上征程。”

前车之鉴:高通芯片只能救小米一时,却不可救其一世



中兴事件,令人不胜唏嘘,谁能够想到,昔日庞大的中兴,会因为一纸限令,陷入生死存亡的边缘,此事件,也再一次将中国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的问题推到风口浪尖。众所周知,目前我国通信业核心芯片仍然要大量依靠进口。那么,是谁在垄断芯片技术呢?从第三方报告来看,这一市场的核心玩家为高通,从份额来看高通保持着市场龙头地位。技术咨询公司Canalys认为,65%的中兴手机都包含高通芯片。

其实,对高通有高度依赖的不止是中兴手机,还包含小米。小米雷军曾在微博上公开表示小米占了高通中国区66%的出货量,不仅如此,正因为高通的在通讯市场的垄断的地位,高通还与手机厂商有协议,凡是搭载高通芯片3G/4G智能手机,需要交纳给高通的费用大约为手机净售价的5%到8%。以小米最新旗舰手机小米mix2s为例,消费者购买一台3299小米mix2s需要给高通缴纳专利费为263.92,加上雷军微博公开透露的数据,骁龙845小米购买的价格为500多元,也就相当于小米每卖出一部小米mix2s,就得给高通支付763元的费用。小米从成立至今,搭载了高通处理器的手机不在少数,换句话说,在小米快速成长的8年里,高通也因为小米收获颇丰,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也在利润上大幅上涨。

前车之鉴:高通芯片只能救小米一时,却不可救其一世



也许是意识到了过渡依赖高通芯片或许并不是长久之计,去年小米也自主研发了澎湃S1,不过市场反馈并不明朗,功耗大发热高,让这款芯片上市不足一年后便销声匿迹。再加上高通作为小米的股东,后者必然要顾及到高通的想法,因此是否还会有新一代澎湃问世、小米还是否会继续在芯片研发上下功夫,我们都不得而知了。

但中兴事件的教训正在眼前,正如中兴总裁所说“求人不如求己”。小米应当以中兴为鉴,眼光放的更长远一些,不要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乱了阵脚。加大力度投入精力研发澎湃芯片,避免重复中兴式的危机才是小米现在需要考虑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