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平行志愿投档如何操作?有没有技巧?

燕赵都市报

高考平行志愿投档采用的是“分数优先,兼顾志愿”的原则。

平行志愿的投档,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按分数排队,就是电脑将分数在省控线上的考生,分科类【主要是分文理科】,按照总分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排列起来。

如果是总分相同,则按照语数外三科的综合成绩进行排序。还有一些省份在综合相同的情况下,是依次根据语数外成绩的高低进行排序。

第二步,是按照次序依次来检索考生的志愿。当系统检索到某个考生的时候,会按照志愿的先后顺序依次检索考生的志愿。

如果是检索到符合条件的院校,系统就会把你的档案投递给这个学校,剩下的志愿就不会在检索了。如果是没有符合条件的院校,那么你的档案就投递不出去了。

档案投递不出去的话,只能等调剂或者是下一个批次的录取了。


网上的漫画组图,形象的说明了平行志愿的录取程序。

省招生办公室主要是负责学校的投档,而专业的的录取工作主要是高校自己来完成。

当高校接受到考生的档案以后,一般遵循的主要原则就是“分数优先,兼顾专业”的原则。

高校会先把所有考生的成绩按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优先满足成绩比较高的学生的专业。

如果考生填报的专业第一个志愿没有被录取,就会进入到第二志愿的录取,但是为了兼顾其他考生,大部分的学校会对每一个专业志愿划分一个专业级差分。

比如说A 考生的高考成绩是595分,专业选择分别是: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安全等。而B考生的成绩594分,专业志愿分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化学工程等。

如果A考生的专业第一志愿金融没有被录取,一般会在A考生的总成绩基础上减去1---3分,然后再和其他一志愿也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考生综合成绩进行比较。大部分省份的专业级差都是“311”,

也就是说考生A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时候是按照595-3=592的成绩和考生B进行比较的。

所以,在填报平行志愿的时候,要注意下面几点。

1、正确参考往年投档的最低分、平均分以及考生位次

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不要仅仅查找一年的情况,而是要综合考虑最近3年的情况,防止一些极端的情况出现。

一般在历年的高校投档统计表上,一般都会有3组数据,分别是投档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有的省份也会公布当年对应的排名。

其实,在所有的数据之中平均分相对来说更加公允客观,更能反映院校的录取情况。

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提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投档人数多于录取人数。如果是仅仅关注历年的最低投档分数线,自己被退档的风险是很大的。

分差是确定录取相对位置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学生的成绩或学校(专业)的录取分数与它所在批次的省控线之间的差。考生用自己的高考分差(考生成绩-批次录取控制线)与所定学校的往年的分差(学校录取线-批次录取控制线)的最大值进行比较。

2、合理的确定院校的梯度

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给自己的意向院校排序。

平行志愿是一档只投递一次,如果志愿填报的第一个院校就满足条件,就意味着自己其他的志愿其实是作废了。

但是,如果一味的追求自己的理想院校,学校的梯度没有拉开,很有可能造成的结果就是自己的档案投递不出去。

3、不要盲目的自信,不论是院校选择还是专业选择尽量不要留空。

专业录取时候,高校是按照分数“分数优先。兼顾专业”的原则。

如果自己的专业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都没有被录取,自己也没有填写其他专业,就意味考生要么接受调剂,要么会被投档。

所以,即便是某个学校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也尽量站在就业的角度去考虑下,选择一些自己不是很讨厌的专业,尽量把专业填完整。

4、谨慎的对待“服从调剂”

如果是服从调剂,会增加自己被录取的概率,但是有可能会被调剂到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如果是自己不服从调剂,很有可能会因为专业的原因而被退档,一般被退档以后只能填报征集志愿,征集志愿可以选择的范围就十分有限了。

所以,具体要不要调剂还要结合自己的分数情况,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决定。

5、不要盲目的相信志愿填报软件【这个不解释为什么】


期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十点深谈

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可以降低考生,特别是相对高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但平行志愿并不意味着零风险,河北省教育考试院提醒考生,一定要了解平行志愿的规则和特点,把握好填报策略。

平行志愿投档是如何操作的?

平行志愿投档的规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平行志愿投档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每一批次每一阶段院校录取时,高考总分高的考生先于总分较低的考生投档;二是每个考生的平行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顺序的,计算机投档时按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顺序依次进行检索;三是平行志愿实行“多次模拟,一次投档”,不补充投档。

投档时,计算机系统先对同一科类、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符合条件的考生按高考总分(含照顾政策加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然后从排序在第一位的考生开始,依次检索每位考生填报的几个院校志愿;若考生符合其中一所以上院校的投档条件时,则将考生的电子档案投到排序在前的院校;若考生只符合其中一所院校的投档条件,则将投档到该院校。

从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可以看出,考生在选择院校志愿时,可以有多个选择机会,但按照公平性原则,在某一批次或某一阶段录取过程中,只有一次被投档的机会,考生电子档案一旦被投出,计算机系统不再检索该生的其他院校志愿。计算机系统一次性将所有院校的考生档案投出以后,如考生因身体条件、所报专业等不符合院校录取要求而被退档时,该考生的电子档案也不再投向本批次或本阶段的其他平行志愿院校,即平行志愿不补充投档。

填报平行志愿有哪些主要技巧?

在了解平行志愿投档规则的基础上,考生要认真选好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

一要认真研究分析今年招生院校的基本情况。随着平行志愿的实行,招生院校的基本位置变化波动较小。因此,考生要将拟报考院校近几年的录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认真研究今年的招生计划和相关要求,从而确定自己的填报志愿方案。

二要合理组合院校志愿。不宜全部填报高分段院校,也不必全部填报低分段院校。考生可以根据自己高考成绩、个人兴趣爱好、身体条件等因素,在有可能被录取的院校范围中,合理、有序组合院校志愿。

三要将最想上的院校填报在平行志愿的前列。由于平行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顺序的,当考生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中,有2所以上符合投档条件时,计算机系统会将考生电子档案投档到排序在前的院校。因此,考生要将最想上的院校填在平行志愿的前列。

四要积极慎重选择“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平行志愿投档录取中,如考生因专业不服从调剂被退档,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的录取。因此,如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会增加被院校录取的机率,但也有可能会被调剂到不满意的专业。考生要根据自身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来选择专业是否服从调剂。

平行志愿投档需要合理规避哪些风险?

一是平行志愿间没有拉开梯度。如果考生定位不准确,一味追求最理想的高校,志愿填报过高(比如多个平行院校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就可能导致所填报的几个院校志愿全部落空。

二是填报的院校志愿过少。如果考生没有充分利用选择机会,只填报一个或两个院校志愿,就有可能因为高考成绩未达到招生院校的投档线而不能被投档。

三是填报的专业志愿过少。

如果考生只报考某些院校的一两个专业,当考生档案被投档到招生院校后,就有可能因总分或相关科目成绩偏低、不服从院校专业调剂、身体条件受限等原因,面临投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对平行志愿投档认识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可以一档多投。在录取中,平行志愿是一个志愿多所学校,只能一档一投。因此,投档时按一个志愿对待。也就是说,在某一批次录取时,无论这个志愿中有几所学校符合投档要求,只能投档到排在前面的一所院校;一旦投档,其他志愿院校均失去效用。

误区二:可以多次投档。在实际录取中,考生每批填报的多个平行志愿院校,最多只能投档一次,投档一所院校。考生的档案如因某种原因被前面投档的院校退档,就不能再投档到后面所报院校,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

误区三:平行志愿没有先后顺序。实际录取中,平行志愿对考生个人来说是有先后顺序的。投档时,如果考生所填报平行志愿院校有多个符合投档条件,只能投档到排序在前的一所院校。

误区四:实行平行志愿后没有了风险。实行平行志愿后仍会有风险。因为平行志愿不是“灵丹妙药”。在目前我国高考录取模式下,虽然大大降低了风险,但不能全部消除风险。


燕赵都市报

冲一冲有风险需谨慎

冲一冲就是自己预估分数有可能上到一所层次较高的学校而冲,但这种冲会出现两种后果,一是你算计和运气不错,能进学校提档线(入校门槛)而被学校录取,二是你分数达不到提档线而被拒之门外,只能看后面的志愿学校录取情况。出现第一种情形你也别太高兴,因为有两个风险等着你,\\分数比提档线高不了多少分进去的,所以好专业是没有了,只有冷专业可选,二是你进学校门后是不能随意退回去的,如果你不满意专业,想不要这个学校了,并且你不服从调剂,只能遭遇退档,本批次无望了,冀希望于征集志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