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風景區(南充)

南充西山,也稱西山風景區,位於南充市順慶區城西郊,面積8平方公里。由舞鳳山、人頭山、官寶山、棲樂山、火鳳山、馬鞍山、插旗山等山體構成,宛如一道綠色屏障,環抱市區西面,制高點海拔480.7米。西河從山腳緩緩流過,形成山水相接、林木蔥鬱的良好自然景觀,素有“西山秀色”之美譽。

西山風景區(南充)

西山為南充著名風景名勝之地,不但有謝自然飛天這美麗傳說,且南充人歷有“三月三遊西山”之盛舉。南充古八景就有三景於此。“金泉夜月”傳為袁天罡化金釵為水而成;“果山秋色”曾以黃果滿山、刺槐林金秋送爽而著稱;“棲樂靈池”雖置山顓,但不管如何幹旱,此池清水滿盈不涸,時人以池水濁清而判氣象。西山集中了漢代以來的大量文物古蹟,展現了南充市的文化傳統和文明程度。唐代女詩人薛濤、宋代大詩人陸游等都曾流寓南充,賦詩盛讚西山美景。

西山風景區(南充)

現已建成萬卷樓、開漢樓、棲樂寺三大特色景區,各大景區都有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內涵,景區內樹木蔥鬱,層林盡染,山泉潺潺,蛙鳴鳥叫;尤其是棲樂山主峰海拔480.7米,與城區絕對高差200餘米,在山上俯看城區,西河在山腳纏繞,猶如白色玉帶,奔嘉陵江而去,繁華都市依山而建盡收眼底,形成“山、水、城”相依的獨特奇觀。在城區遠眺西山宛如一道綠色屏障和水墨山水畫廊,將南充城區緊緊環抱在懷中,因而西山便有了果城的“綠寶石”之稱,也形成了“景、城、人”相融的宜居環境。

西山風景區(南充)

2006年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後,集自然生態、三國文化、紅色文化於一體的西山風景區,很快便成為了錦繡南充風物攬勝的寶地、休閒健身的樂園和“三國文化探源遊”的目的地,並享有“蜀中勝景”之美譽。

西山風景區(南充)

從前人留下的史料來看,譙周於金泉山下授徒講經,應當是西山和文人結緣的開端。因為年代久遠之故,我們已經無法推測出當時的盛況。但這一代碩儒的舉措無疑為西山文化增添了

眩目的光彩。同一時期,西山還出現了另一位著名的文史學家。晉太康年間,這在歲月漫漫的長河中不過短暫一瞬,但在中國的文化史上,卻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章。因為《三國志》的問世,人們永遠記下了這位大師的名字,他就是“並遷雙固”的陳壽。

西山風景區(南充)

西山實實在在是文人的天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它成為了遷客騷人們飽餐蜀中秀色的盛地。魏晉以來,它的名氣漸漸為外界所知。遠在京城的韓愈,也因謝自然羽化成仙的傳說記住了西山。薛濤來了,陸游來了,就連杜甫這樣的一代文宗,據說也曾風塵僕僕登上西山。北宋時期,蘇東坡、黃庭堅兩位文學大家,在南充的西山上一住就整整一年。一時間,西山名氣大增,儼然成為了天府之國的一座文化聖山。

西山風景區(南充)

明300年間,在西山歷史上屬於人才濟濟的罕見時期,除同朝入相的陳以勤、陳於陛二陳父子與文名顯赫的任瀚、黃輝師徒外,西山還擁有了韓仕英、王廷、羅玉等名重一時的文人。寂靜的西山大師雲集,人文鼎盛,迎來了又一個文化昌榮的巔峰時期。

西山風景區(南充)

西山風景區(南充)

西山風景區(南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