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虎门成立首个校园醒狮队,成员最小仅5岁!原来醒狮还能这样玩……

醒狮作为岭南的传统特色民俗

其吉祥喜庆,动感十足,广为流传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

虎门醒狮项目就有了夺目的成就。

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

社区小组的积极配合,

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

让虎门醒狮项目声名鹊起。

厉害了!虎门成立首个校园醒狮队,成员最小仅5岁!原来醒狮还能这样玩……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

加上现代文化的冲击,

虎门醒狮也逐渐陷入了沉寂。

然而这项重要的传统习俗文化

近日在虎门得到了重新发扬。

厉害了!虎门成立首个校园醒狮队,成员最小仅5岁!原来醒狮还能这样玩……

随着舞狮活动的开展深入,学校还将结合半军事化管理特色,通过不同活动形式,继续引导学生参与其它类型的传统文化。

6月7日当天,虎门沃顿学校校园内,20多名学生组成的舞狮队在校园内龙腾虎跃,10对醒狮向全校师生进行汇报表演。

厉害了!虎门成立首个校园醒狮队,成员最小仅5岁!原来醒狮还能这样玩……

据介绍,虎门沃顿学校为了创新学校文化特色,特意从广东“舞狮之乡”佛山聘请专业老师为孩子们授课,在小学部和幼儿部组建了沃顿学生舞狮队。6月7日(上周五),学校还举行了简单而热闹的醒狮队成立仪式。

据沃顿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年来,沃顿学校在中华经典国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让他们在传统教育体制的框架下多角度增益。除了成立醒狮队,学校还将为孩子们陆续提供更多可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这样不仅可以为虎门的特色教育作出应有贡献,还能在为普通家庭孩子提供读书机会的同时,不需要缴纳昂贵的学费,且能够接受到优质的学校教育。

醒狮揭秘

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文化活动。表演时,锣鼓擂响,舞狮人先打一阵南拳,这称为"开桩",然后由两人扮演一头狮子耍舞,另一人头戴笑面"大头佛",手执大葵扇引狮登场。

表演分文狮、舞狮和少狮三大类。通过在地面或桩阵上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高难度动作演绎狮子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八态,表现狮子的威猛与刚劲。

寻根溯源

我国的舞狮分"北狮"(北方狮)、"南狮"(南方狮),"北狮"重形,"南狮"神似。这为多数专家、学者、舞蹈家、武术家和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据广东南海县编写的《南海醒狮》一书中记述:"毋庸置疑,中国的醒狮('南狮,)谁从北方的黄狮子脱胎而来的。'南狮'究竟始于有时,查遍史料,迄未见记载,其确切的年代,已不可考。然而,大体可以肯定,是在五代十国之后,从中原流传至岭南地区民间的。"

风格独特

1.醒狮的制作:

以竹篾、纸为主要材料,先用竹篾扎成狮头形状,糊上纸朴,眼、耳、嘴等处,是可以活动的,均粘上猪缤、马撰或植物织物,晾干后,涂上各种颜色,再上光油定形。

2.醒狮的种类:

"狮有多种,一种是金狮,又叫太狮,用于迎宾或隆重的交往礼仪,一般不易出动。一旦出动,其他狮子要向他三跪九叩。金狮相遇,则要互相点睛……然后金狮互相跪拜,以狮口交换请帖才又开始舞狮。金狮之外,有黑狮、红狮和彩狮。据说分别代表张飞、关公和刘备,反映不同的性格,如黑狮威武凶猛,红狮凝重,彩狮温和。"

3.醒狮的音乐:

"鼓"是醒狮舞的主要乐器,加上锣、钱,形成锣鼓喧天、排山倒海之势。鼓谱有三星鼓、五星鼓和七星鼓三种。"

4.醒狮舞的动作与套路:

据老艺人讲,舞狮的步法完全采用南拳武功之四平马、子午马、麒麟步、跳步、座盘步(即老树盘根)、翻身、翻滚等

来源虎门太平、南方都市报等

值班主编:王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