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学区房!

昂贵的学区房,

曾经寄托了多少中国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愿。

很多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花费大量心血,

甚至不惜全家人省吃俭用,

砸锅卖铁也要买学区房,

把孩子送去好学校。

不过,如今这个所谓的

“学区房大法”尽恐怕就要失灵了:

当家长们还争抢天价学区房的时候,

却不知道一场大变革正在发生!

近日,北京突然甩出重磅炸弹,

学区房凉了!

再见了,学区房!

别了,学区房!北京正式宣布

为了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环境,无数家长倾尽全力购买学区房。关于高价学区房的报道屡见不鲜 。

北京多个区出台相关措施,与之前的单校划片区政策明显不同的是,即使买了学区房,孩子也不一定就读名校,因为被“电脑派位”到其他学校,也是极有可能

东城区教委明确:入学登记的实际居住房屋不动产权证书为2018年6月30日后取得的家庭,自今年起该家庭适龄儿童将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在东城区内多校划片入学

海淀区教委规定,自2019年1月1日起,该区新登记并取得房屋不动产权证书的住房用于申请入学的,将不再对应一所学校,实施多校划片。

去年9月1日起,丰台区就逐步实行购置“二手房”的房主子女通过多校划片派位方式入学。朝阳教委规定,2017年6月30日后取得的不动产权证书所对应的实际居住地址不再对应一所学校,适龄儿童依据实际居住地址登记入学将参加所在片区的统筹分配。

“单校划片”“多校划片”,一字之差,就大幅降低“择校”可能。“多校划片”即统筹两所及两所以上的学位资源(其中包括优质资源),根据个人需求和志愿进行统一公平分配。也就是说,“多校”中既有传统的“名校”,也有一般学校,买“学区房”并不一定能进入“名校”就读。

再见了,学区房!

这意味着

无论你是不是学区房

只要在被划片区范围内

子女统统都可以入学

享受同等权利

天价学区房的泡沫

或要走到尽头了

再见了,学区房!

北京46万/平的学区房惊呆国人

记得之前某房屋中介有这样一条信息:

北京西城区一房屋的过道,无实体房间,堆满杂物,每天都有人进进出出,竟然在网上要价150万,均价高达13万元。

再见了,学区房!

一条过道竟然能卖150万,只因为它对口师大附中、实验一小前门分校,是一个“学区房”。

还有去年北京某家长以530万的价格,在北京西城区文昌胡同的深处一个杂草丛生的院子里,购买了

11.4平米的一个仅能放下一张床的屋子,为了孩子能就读北京实验二小,每平米46万的单价创下了学区房单价的记录。

北京的政策会影响到全国吗?

这样畸形的学区房价格,可谓中国教育和楼市共同生下的一个怪胎。这场走向歪路的关于孩子起跑线的竞争,让很多父母为之焦虑,让社会怨气丛生!

然而,今天,这一切终于终结了:北京实行学校划片,摇号入学,学区房对标学校的方式失灵了。

有人或许会说:不就是北京这么搞嘛!子弹打到我们这里,还得飞好一会呢!

再见了,学区房!

亲,别忘了,北京可是全国楼市的风向标,具有很大的样板作用。北京突然出手,打响公平教育第一枪,必将引发全国一片效仿的风潮。

未来,如果其他城市一致跟随,学区房将大大降温,以往市场炒翻天的“天价地下室”、“过道房”将彻底失去土壤。

是的,今天的北京,无疑给所有人吃了一颗定心丸,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另一方面,天价学区房的泡沫,也要走到尽头了。没有学区的概念,那些小平房、破过道,将像泄了气的皮球,价格或将上演高台跳水的剧目。

感谢北京!在全国人民被学区房压得喘不过气来时,她作为首善之区,率先发出了最强音: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淡化学区房,让教育和房产脱钩!

孩子的起跑线不是学校,而是父母

现在的父母,为孩子的教育投入了太多心血,花了太多钱。

为了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不管家里经济条件如何,砸锅卖铁,耗尽毕生积蓄也要买套学区房,让孩子拿到一张进好学校的门票。

真买不起学区房的求爷爷告奶奶也要让孩子挤进好学校。

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家长们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拼尽老本,搭进棺材钱也在所不惜。

之前的电视剧《虎妈猫爸》:

为了读上好学校,虎妈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又找家里亲戚七拼八凑终于买到名牌学校旁的“小黑屋”。钱包变得瘦瘦的~最要命的是,孩子居然还是上不了房子旁边的学校……

为了读上好学校,虎妈各种赔笑各种走关系。希望能给孩子开个后门。骄傲的“老虎”变成没脾气的“HelloKitty”。最悲催的是孩子上学的事还是泡汤了……

这场关于孩子起跑线的竞争,渐渐演变成了父母的修罗场。

似乎一不小心,就会输掉这场战役,让自己的孩子远远落在别人后面。

再见了,学区房!

如今,一场教育的革命正在爆发!因为,孩子们最珍贵的禀赋,或许更多不是来自学校,而是来自于原生家庭和父母的言传身教

也就是说,父母的言传身教,才是真正影响孩子一生的真正关键。他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不在场的时候,也是在润物无声地传授着、教育着

与其拼命地去争取教育资源,不如自己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一个好的父母,要比好的学校重要太多了。

未来,更重要的是体验式学习

其实,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到来,学区房及其好学校的功能,被望子成龙的父母们,过分高估了!

现代教育的起源,是17世纪的德国,其教育是为大机器工业服务的,他们要培养的是整齐划一的人,主要是为培养劳工服务。学生的个性和成长路线被框定起来成长,然后成为“人才”。

然而,智能时代,可以确定不需要太多流水线上的工人和中层白领;未来教育应该是探索而不是应试。未来教育最重要的是艺术的感觉、充沛的情感、科学的思想。

对此,马云说得很直接:未来三十年是最佳的超车时代,如果我们继续以前的教学方法,对我们的孩子进行记、背、算这些东西,不让孩子去体验,不让他们去尝试琴棋书画,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

再见了,学区房!

孩子上什么样的学校的确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但绝对不是全部

父母的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榜样

今年上海的升学政策也经历了巨大变化,小学热门杯赛先后“停办”,加上幼升小公民办同步招生

中考改革方案的政策出台,其目的都是为了降温魔都的“择校热”,使小学、初中教育资源更均衡、公平。

再见了,学区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