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远方”的巴西,不再是畏途

镜鉴的话

对不少中国游客而言,巴西是地球上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也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具体目的地之一。根据中巴两国近日达成的协定,自10月1日起,中国公民可申请巴西5年多次旅游、探亲、商务签证,每次可停留90日。签证手续的大幅简化,让几乎与中国处于对跖点的巴西不再是畏途,中国游客也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据统计,2016年中国赴巴西的游客只有5万人次,占巴西接待外国游客总量(660万人次)的0.76%弱,不足中国出境旅游人数(约1.3亿人次)的0.038%。巴西是全球第八大文化资源旅游目的地,中国是出境游人数最多的国家,两国政治经济文化合作日趋密切,为何赴巴西的中国游客如此之少?答案可以概括为三点:难、远、怕,即签证难、距离远、安全形势有些可怕。令人欣慰的是,伴随着签证手续的简化,这三大客观和主观的“绊脚石”正不断被搬开。

“诗和远方”的巴西,不再是畏途

巴西东北部的拉克依斯-马拉赫塞斯国家公园,拥有绵延千米的沙漠与淡水湖泊交织的奇妙景观,被誉为“千湖沙漠”。

签证虐心,“可是你却并不在意”

对于巴西,此前中国游客“想去看看”的多,“能去看看”的少,最主要原因是签证难,拿到这张“门票”的门槛太高。

在网上流传的一份旅游签证难易度榜单中,巴西签证堪称最难拿签证之一,难度指数与不丹同属最高的“三星”级。此前巴西规定:来巴西旅游需要提供由巴西公民或拥有巴西居留权的外国公民出具的、为申请人提供在巴期间相关费用的担保函,该函需经公证处公证;签证有效期1年,中国护照持有人须自签证签发之日起90天之内首次入境巴西(最多停留期30天),否则须重新申请签证并缴纳相关费用。

签证手续严苛烦琐,加之巴西人办事效率不高,申请者会被莫名其妙地拒签;几经折腾拿到签证时很多人热情耗尽,心力交瘁。一位同乡无奈地告诉笔者,登机前《北京人在纽约》的主题曲已在心里唱了无数遍: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可是你却并不在意······

巴西政府意识到这一问题,近年来不断放宽政策。如2016年公布了新法令:在6月1日至9月18日期间入境的外国游客,均可获得免除入境签证并逗留90天;2014年足球世界杯前夕也有类似的调整。当然,放宽的前提是对方国家必须给予巴西人对等的待遇。目前中巴两国仅签署外交、公务护照互免签证协议。

办理签证便利与否,是一个国家旅游业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手续越便利,国外游客数量就会越多,旅游收入、旅游业创造的工作岗位增长也会越快。2017年9月11日,巴西政府确立了新目标,计划到2022年吸引1200万外国游客。为此,巴西“瞄”上了世界最大客源国——中国,并专门针对中国公民简化了签证手续。一位里约华人旅行社的导游坦言,只要1/10中国游客前来,巴西就可好梦成真,摆脱“打扮好了无人看”的尴尬局面。

与简化签证相一致,巴西也在认真做好相应功课。目前,361家巴西旅行社刚刚获得了中国政府的批准,可以在巴西接待中国游客。巴西国家旅游总局也在新浪微博上开设了账号,以此让更多中国人了解巴西、前来巴西。

千万里追寻,“你到底好在哪里?”

巴西与中国相距17000多千米,如此之远决定了中国游客必须直面现实,解决周边游所不曾遭遇的“三差”难题。一是时差。相差11小时(夏令时为10小时),基本上是“颠倒黑白”,对人的生物钟构成了严重破坏。生物钟错乱,会导致昏昏沉沉甚至出现健康问题。二是季节差。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如国内冬天前往巴西,不仅要同时携带羽绒服和T恤衫,而且还要小心着凉感冒,在时空交替中体会“一年无四季、一天有四季”的大自然悖论。三是消费观念差。中国到巴西途中近30小时,往返机票所占总费用比例过高,总体消费是中国出境游平均消费的10倍。尚没有进入“景区”就开销过万元,心理上难以接受,“差钱”的游客更会发出“为了哨子付出昂贵代价”的感慨。

但总的来看,“远方”的巴西更多的是诗情画意。其美不胜收的景色,足以发圈显摆晒、抵消“三差”带来的“苟且”和“一地鸡毛”。

巴西国土面积850多万平方千米,是全球自然景观最壮丽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4月公布的全球第八大文化资源旅游目的地(中国居第15位)。巴西目前共有21项世界遗产,位居全球第12位。北部的亚马孙热带雨林素有“地球之肺”和“生物天堂”之美誉,东部漫长的海岸线分布着风景绚丽的海滩和岛屿,南部的伊瓜苏大瀑布巨流倾泻声闻50余里,中西部的潘塔纳尔沼泽地孕育着3500多种植物和1000多种动物。

“诗和远方”的巴西,不再是畏途

位于伯南布哥州的费尔南多—迪诺罗尼亚群岛是巴西最接近大自然的绝美景点之一。

“诗和远方”的巴西,不再是畏途

特费是亚马孙州最古老的直辖市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诗和远方”的巴西,不再是畏途

对于喜欢在旅行时放松自己的人来说,在巴西北部的阿马帕州,乘船在亚马孙河以及它的支流河道上游玩是个不错的选择。

巴西的人文环境也十分精彩。里约的耶稣像,与中国的长城同属世界“新七大奇迹”。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巴西文化深厚,生活多姿多彩,足球、狂欢节、桑巴舞、烤肉等皆闻名于世。

“诗和远方”的巴西,不再是畏途

明信片上的水碧山青,真实的里约热内卢美到窒息。这座奇妙的城市拥有美丽的风景以及令人陶醉的海滩。

这里需要特别夸夸巴西人引以为傲的花花草草。由于占据了面积、温度、海拔、雨水、海岸线等所有有利要素,巴西的植物种类和数量全球遥遥领先,有5.6万多种维管植物,是名副其实的“植物王国”(中国以3.1万种之巨居第三,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2016年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上,共有207个巴西本地树种惊艳亮相,绿色植物绽放出奥运五环,也折射出化繁为简的生命哲学。

“诗和远方”的巴西,不再是畏途

热爱自然的各位不能错过去马托斯格罗索的机会。除了瀑布,河流,小径,那里还拥有丰富而美丽的动植物群。

巴西人质朴善良,爽快开朗,给人留下深刻美好印象。“巴西”国名源于其国树,但从字谜角度看,却是“期待做客”之意。巴西人热情好客,音译的国名也实至名归。

“诗和远方”的巴西,不再是畏途

位于巴西伯南布哥州的卡鲁阿鲁城市,小路上随处可闻当地的音乐,及观赏有特色手工艺品,弥漫着浓浓巴西东北部的艺术气息。

中巴的空间距离无法改变,但路途时间和机票价格可以缩减。今年6月,作为亚洲旅客运载数量最多的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宣布未来5年内开通直飞巴西的航线,届时中国游客可以更加便捷、实惠地“去看看”。

科帕卡巴纳,并不“可怕可怕哪”

著名的科帕卡巴纳海滩,与面包山、耶稣山同为里约三大地标之一。在这个海滩,时常有游客沦为偷窃抢劫的受害者,因而中国人音译加意译,戏称之为“可怕可怕哪”海滩!

“诗和远方”的巴西,不再是畏途

科帕卡巴纳海滩是放松心身、欣赏美景、锻炼,以及品尝本地美食的理想之地。

不可否认,以里约为代表的巴西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巴西过度城市化、贫富差距悬殊和社会保障不足使得贫困者和吸毒青少年选择偷窃或抢劫作为谋生手段,在经济衰退、政治变局的乱象下更是如此。巴西持枪自由,也使得抢劫变得简单,而在抢劫未遂时更容易走向极端。各种黑帮等犯罪团伙在贫民窟时常械斗火并,导致误入歧途的游客沦为牺牲品。巴西没有死刑,法律过于宽松,警力严重不足,监狱人满为患,所有这些都滋生和助长了犯罪。

为什么巴西每年仍能吸引600多万外国游客呢?实际上,这里的偷窃、抢劫等犯罪并没有明确的指向性,不是专门针对哪一个民族或种族。换言之,中国游客因“不安全”这块绊脚石而视巴西为“畏途”,多是主观认知局限和自身缺乏安全意识使然。巴西与中国远隔重洋,来此观光的游客多是已游遍周边和欧美的资深人士。此前的一路平安、一帆风顺,导致其疏忽大意。中国驻里约总领事李杨和多家里约华人旅行社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种“疏忽大意”可归结为五个方面:

一是不用信用卡(巴西目前尚无法使用支付宝),而喜欢携带大量美元现金,老年团尤其如此。二是不守规矩,个别人在拍照、购物、如厕时常脱离大部队而成为“孤独的羔羊”,误闯贫民窟则很可能付出沉重代价。三是不轻装简从,喜欢佩戴首饰、名表等贵重物品,华丽的着装与当地人形成了鲜明对比。四是不注意周边环境,手持高档相机或手机忘我拍摄和发朋友圈,如此露财为抢劫提供了可乘之机。五是不够清醒,十多个小时的时差导致游客在巴西常常“颠倒黑白”,昏头昏脑,遇事缺乏应有的理智。

如果在以上几个方面能格外注意,基本就可以万事大吉。在一家华人旅游公司工作的资深导游告诉笔者,20多年来他带了数百个国内团,从未出现过任何安全问题。

说到底,偷窃或抢劫只是对点目标的“精确打击”,而不是对面目标的“地毯式轰炸”。只要游客不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方把自己错扮成“夺目”的点目标,巴西之行就不再是“畏途”。

本文图片均来自巴西国家旅游总局官方微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