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米飯、鐵路、運河”,四個詞講述中國人在巴拿馬的故事

鏡鑑的話

在巴拿馬出差時,有一天我走進一間超市買飲料,在零食區滿布的薯片、玉米片中,我發現了一種熟悉的零食:油炸小麻花。

這並不是唐人街的中國食品超市,而且包裝袋上的西班牙文清晰顯示,這是巴拿馬本地出產,“MAFA”字樣讓我大致猜到,這大概就是巴拿馬版本的麻花。

“麻花、米飯、鐵路、運河”,四個詞講述中國人在巴拿馬的故事

“麻花、米飯、鐵路、運河”,四個詞講述中國人在巴拿馬的故事

圖為巴拿馬版本麻花。網絡圖片

後來和當地華人歷史學者譚堅聊天時,才知道,MAFA確實是由中國移民帶到巴拿馬,但如今早已成為當地人習以為常的零食,超市、街頭均有販售。

6月12日,中國與巴拿馬正式建立了外交關係,儘管建交姍姍來遲,但一袋麻花卻告訴我們,中國人在巴拿馬的故事,要比我們想象的多得多。

巴拿馬人比韓國人還能吃米飯

拿起一袋麻花繼續逛,更多意外接踵而至。在這個以本地人為主要顧客群體的超市裡,能找到3種醬油,4種雞蛋麵,甚至還有滷五花肉。

“我們巴拿馬人的飲食,受中國影響很深,在中南美洲,只有我們是以米飯為主食的。”採訪中遠海運的路上,一個巴拿馬司機跟我閒聊。

的確,大部分拉美人要麼吃麵包,要麼吃玉米,米飯大多是調劑口味。但在巴拿馬,人均稻米年消費量高達70公斤,比韓國人吃的還多。在巴拿馬的本地餐館裡,雞肉米飯、炒飯都很常見。

中國飲食文化深深紮根於此。

這背後,是華人在當地強大的影響力。如今,巴拿馬華人總數高達30多萬,佔全國總人口的近十分之一,是拉丁美洲最大的華人群體之一。

更何況,巴拿馬是一個面積還不及中國重慶市的小國家。

於是,除了超市裡那些中國食品,在當地的唐人街,可以看到很多當地人跟華人一樣喝餛飩、吃米粉,甚至還有不少人早起跑來喝花茶、吃蝦餃和叉燒包。

巴拿馬運河,凝聚了中國的血與淚

華人與巴拿馬的故事,始自163年前。

1854年3月30日,一艘名為“海巫”號的大帆船,運載著705名華工從中國汕頭出發抵達巴拿馬。次日,當地《巴拿馬先驅報》刊發這一消息,這成為有正式文字記載的第一批抵巴華人。

他們漂洋過海來此的目的,是修建巴拿馬地峽鐵路,這是世界上第一條橫貫兩洋的鐵路,日後的巴拿馬運河,就是沿著這條鐵路開鑿的。

“麻花、米飯、鐵路、運河”,四個詞講述中國人在巴拿馬的故事

“麻花、米飯、鐵路、運河”,四個詞講述中國人在巴拿馬的故事

“麻花、米飯、鐵路、運河”,四個詞講述中國人在巴拿馬的故事

圖為至今仍在運行的巴拿馬地峽鐵路。李強 攝

在那個年代,修築鐵路是一件無比艱辛的事情。鐵路穿越熱帶叢林和峽谷,建設技術難度極高,施工條件也無比糟糕,還要面臨瘧疾、黃熱病的威脅。艱苦的條件和孤獨的生活甚至導致很多華人自殺。

根據當時的一項調查資料,1262名華工中,在鐵路工程中死亡的多達567人。

然而儘管條件艱苦,華人還是憑著堅韌的性格留了下來,鐵路竣工後,華人又投入到巴拿馬運河的修建中。

這些倖存的勞工,在工程結束後,利用積蓄開始經營生意,從擺攤、跑賣到批發。短短數十年時間,華人就掌握了巴拿馬商品零售的大半個天下。1909年12月6日,清廷和碩親王在關於擬設巴拿馬總領事館的奏摺中稱:“(在巴拿馬)我國僑商數千,投資千萬,幾握其全國商務權之半。”

這樣的故事,在此後百年一直延續,儘管也曾經歷諸如排華運動等波折,但華人在巴拿馬自此紮根。

在巴拿馬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很多華裔的西班牙名字當中,都有一個Wong,這個音雖然可以代表王、黃、汪、翁等多個姓氏,但很多人壓根並不姓這些姓。

華僑們告訴我,在排華時期,很多人被迫更名換姓來保留身份,很多都是花錢買來的假名字。

儘管這段歷史已經成為過去,但這些名字卻傳承了下來,成為一段歷史的見證。

2004年,為紀念華人抵達巴拿馬150週年、頌揚華人對巴拿馬作出的巨大貢獻,巴拿馬國會通過提案,將每年的3月30日定為“華人日”。

“麻花、米飯、鐵路、運河”,四個詞講述中國人在巴拿馬的故事

圖為巴拿馬城內的華人抵巴150週年紀念碑。李強 攝

當年在運河做苦力,現在在運河做管理

2016年6月26日,舉世矚目的巴拿馬運河拓寬工程竣工通航,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的“中遠海運巴拿馬”號貨輪,在巴拿馬總統的見證下,第一個通過了新船閘,被載入世界航運史冊。

“麻花、米飯、鐵路、運河”,四個詞講述中國人在巴拿馬的故事

“麻花、米飯、鐵路、運河”,四個詞講述中國人在巴拿馬的故事

“麻花、米飯、鐵路、運河”,四個詞講述中國人在巴拿馬的故事

5月3日,長達366米的中遠發展號集裝箱輪,成功通過巴拿馬運河阿瓜克拉拉船閘,創下運河通過噸位的歷史記錄。中遠海運供圖

很多人不知道,運河拓寬工程的總指揮,是華裔工程師黃華昌。“作為巴拿馬第三代華裔,能夠有幸參與運河擴建工程,是我對祖輩漂洋過海、艱難求生的紀念。”黃華昌說。

如今,還有很多像黃華昌這樣的華裔,在巴拿馬運河工作,有的甚至做到了運河管理局副局長。他們有一個統一的稱呼,叫“運河華人”。

“麻花、米飯、鐵路、運河”,四個詞講述中國人在巴拿馬的故事

“麻花、米飯、鐵路、運河”,四個詞講述中國人在巴拿馬的故事

2014年巴拿馬運河通航100週年時,巴拿馬華裔與當地人一同演出。李強 攝

鄭棟利先生也是其中之一,在巴拿馬城唐人街的茶館裡,我和鄭先生聊了很久。

鄭先生今年69歲,曾經是巴拿馬運河望花船閘的主管,現在已經退休。

1964年,16歲的鄭棟利從廣東恩平老家,經香港來到巴拿馬,他的父親在這裡經營餐館,然而鄭先生卻不願在廚房包春捲,而是報考了運河附屬的技術學院。

“5000多人報名,三輪考試過後,只錄取250人。”鄭棟利回憶說,在運河工作收入高地位也高,是巴拿馬人最嚮往的地方。

從此,他開始了在運河40年的工作生涯,也親眼見證了中國貨輪從無到有,再到第二大用戶的全過程。

“那時候看到中國的船過河,會感覺很親切,我還會通過無線電和船長講話。”鄭先生說,“後來我還接待過很多來訪的中國代表團,三峽工程的人也來我這裡參觀過。”

從100多年前在運河做苦力,到如今走上運河管理崗位,華人在巴拿馬的奮鬥經歷,令人唏噓,更令人欽佩。

一位名叫顧雄的巴拿馬華僑,還專門賦詩一首,講述了巴拿馬華人的百年故事:

我修築過鐵路和運河

我開過雜貨店

我養育了我的家

我開設了僑會和學校

我建設了唐人街

我付過入境費

我被迫離境

我被迫改名換姓

我為生存而鬥爭

……

我來自中國

我出生在這裡

我是混血兒

表面的我並非我

這裡就是我的家

我說漢語、西班牙語和英語

我再也不沉默

我是華裔—巴拿馬人

我是一個普通的人

我就是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