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代表中國媒體圈的廣院水煮魚消失了,播音系的姑娘就再也不髒了

最代表中國媒體圈的廣院水煮魚消失了,播音系的姑娘就再也不髒了

十年前江湖盛傳,北京最好吃的水煮魚隱藏在五環外的北京廣播學院之中。

那正是中國傳媒界最有名的飯店------“廣院水煮魚”。

最代表中國媒體圈的廣院水煮魚消失了,播音系的姑娘就再也不髒了

“沒吃過廣院水煮魚,永遠只是個新媒體人”這是上一代那些傑出頭腦總結出來的傳言。

那絕對是一條可以被相信的傳言,因為只有局內人才會稱呼這個位於北京東五環外的中國傳媒大學叫“廣院”。單從這個稱呼,就能知道他們熟悉這個學校的一切。

最代表中國媒體圈的廣院水煮魚消失了,播音系的姑娘就再也不髒了

更多人把他叫做“北廣”,“傳媒大學”,那都是局外人的稱呼,單從這名字的叫法就可以區分出你是不是這媒體圈子裡的人。

廣院“沸騰水煮魚”,其實就是大禮堂旁邊一個小小的餐廳,每個大學都會有的那種。

每到週末,藏在這個學校的“沸騰水煮魚”餐廳就開始沸騰。白色的格子門, 包間從裡到外都坐滿了人。那時候想在飯點來吃飯,得在門口排大長隊候著。餐館從中午一直忙碌到午夜,就像強盜的流水席。

最代表中國媒體圈的廣院水煮魚消失了,播音系的姑娘就再也不髒了

沒有去過“廣煮魚”,很難去形容那個盛況。但是到水煮魚餐廳就餐永遠是廣院之旅的一項重頭戲。

地溝油炒大煙殼子以致於讓人流連忘返的高級菜式,北京並不少。但你很難想象那麼多人開車幾十裡過來,就為了要一鍋魚。

最代表中國媒體圈的廣院水煮魚消失了,播音系的姑娘就再也不髒了

除了人多,它以服務態度差著稱。很多廣院的學生,都作為第一批種子用戶,體驗過“沸騰水煮魚”基於“不講理”開發的第一版服務。

4個人去吃飯,桌上的菜吃了才剛三分之一。

老闆走過來就說:“結帳”。

“為什麼?”

老闆說:“你們沒吃完就聊天,沒有看有人在等座位嗎?趕快給我結帳。”

最代表中國媒體圈的廣院水煮魚消失了,播音系的姑娘就再也不髒了

相比之下,中傳食物鏈上服務好的飯館多了去了,“朝陽路上有一家XXXX,你去吧,除了不給發票,別的都包你滿意!”

但在學校裡問起任何一個學生或者老師,他們都只可能會對”廣院水煮魚”流露出好感與激動:“28塊錢一份的水煮魚,我連黃豆芽都要撈得乾乾淨淨。”“再點一杯大亨果茶!那是學生們在水煮魚餐廳一年四季都喝的飲料。”

在“廣院”待過的人,都會在4年間練就一身吐魚刺的好本領。

甚至在宿舍裡哪位同仁戀愛成功,都要在這裡擺上一桌,以資慶祝力比多的勝利。

最代表中國媒體圈的廣院水煮魚消失了,播音系的姑娘就再也不髒了

被稱為海底撈大學的廣院(因為學生有什麼需求,比如空調wifi美食都能被學校一一實現),吃飯的地方並不少。賣菠蘿飯餐廳裡,被破開的新鮮菠蘿就顫巍巍地被放在一邊。“魚香烘蛋”蓋飯酸酸甜甜拌飯很受女孩青睞。西門“劉姨蓋飯”還曾是中傳食物鏈的一段神話。

作為全國少有的沒有操場的牛逼大學。到底是去遊蕩在朝陽路上和去“廣院水煮魚”揮霍時間,就是很多人面臨的單選題。

三兒說,他在廣院水煮魚和暗戀的女同學吃了第一頓飯,也是最後一頓飯。他們從本校的張紹剛談到波伏娃的女權主義,最後在酒精與慌亂之中,於殘街的某個小旅館完成了儀式。

但不要輕易相信他,因為我還記得他說:播音系的女孩太髒了。媒體人的嘴巴總是很厲害的,他們可以摸過一個女孩的手就說和她上過床。

最代表中國媒體圈的廣院水煮魚消失了,播音系的姑娘就再也不髒了

大部分的畢業散夥飯也是在這家館子裡進行。

一到五六月份,畢業的那幾天。水煮魚餐館裡每晚都是封箱演出,黑壓壓坐滿了2000年以後畢業的一代人,有人哭,有人笑,有人喝多了,有人高喊我們是中國廣播電視未來的新一代。

最代表中國媒體圈的廣院水煮魚消失了,播音系的姑娘就再也不髒了

廣院水煮魚代表的不是味道,代表的是從這裡走出去的人和這個學校的淵源。

無論是實習者還是扛著機器一動不動的攝影民工,還是已經坐穩了主播臺的名嘴。他們言必自稱廣院人,這樣似乎才能是自己和“媒體工作者”有瓜葛,而不必跟人解釋更多。

外人則很難體會這種自我崇高感。我一個同學曾經慕名在08年嘗過一次廣院水煮魚,卻毫無感覺。後來回南方談起北京的時候,常常以此舉例,說這幫學廣播電視的,都不懂美食。

最代表中國媒體圈的廣院水煮魚消失了,播音系的姑娘就再也不髒了

沒有混過定福莊·雙橋時尚圈的人,確實肯定很難理解廣院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全中國最基的學校,男生的宿舍因不知名的原因建在校外。每到什麼校園比賽廣院之春,舞臺下全民倒彩,滿屏的紙飛機堪比彈幕。

沒吃過水煮魚,沒經歷過水煮魚身後的這些,永遠只能是個“新媒體”人。

最代表中國媒體圈的廣院水煮魚消失了,播音系的姑娘就再也不髒了

類似朝陽路邊的盜版碟天橋上的二胡爺,開著改裝摩托車收破爛的大叔。廣院的學生就像五環路上的名伶,在前途未卜的青春期,學會了如何吊兒郎當。

總之在10年前本科畢業的廣院人,不少“媒體人”都在“水煮魚餐廳”不勝酒力地度過了自己一無所長,無所作為的學生時代,然後成為了眾多“每月5000塊錢卻在調查社會真相思索中國未來”的一員。

也有沉湎於城鄉結合部生活的讀研者,堅守在高碑店山頭,口服水煮魚,直到它毫無預兆地倒掉。

最代表中國媒體圈的廣院水煮魚消失了,播音系的姑娘就再也不髒了

最代表中國媒體圈的廣院水煮魚消失了,播音系的姑娘就再也不髒了

關於廣院水煮魚的消失。

那是廣院人共同的歷史。2010年7月19日,廣院水煮魚餐廳正式停業,在這天到來之前,很多人特地趕回去再吃一頓那最有代表性的、跟肉餅齊名的佳餚。

再之後,就連教師節也沒多少人回校了。

最代表中國媒體圈的廣院水煮魚消失了,播音系的姑娘就再也不髒了

廣院的水煮魚倒閉了。老闆說是因為廣院要收回餐廳,不租給他了。問他會不會在別處重開,畢竟廣院水煮魚名聲在外,很容易東山再起,老闆只是搖頭,說不想幹了。7月18日,廣院水煮魚營業的最後一天,特意趕去吃,卻沒吃上——水煮魚全部賣完了,只剩下了工作人員。

最代表中國媒體圈的廣院水煮魚消失了,播音系的姑娘就再也不髒了

如今有很多人被騙。誤以為中國傳媒大學的國交賓館出售的“新派水煮魚。”就是當年的神物。

最代表中國媒體圈的廣院水煮魚消失了,播音系的姑娘就再也不髒了

最代表中國媒體圈的廣院水煮魚消失了,播音系的姑娘就再也不髒了

然而所謂“新派”的意思就是過去的一切被衝進了高碑店水庫

只有真正在老廣院待過的人才知道此水煮魚非彼水煮魚。不僅老闆變了,湯也從紅油變成了酸辣濃白,翠綠的鮮花椒,根本不是一個東西。就像當年南門那塊叫“北京廣播學院”的牌子被摘下一樣。

這讓人想起曾經傳媒大學北門的一家音像店裡,經常有難以找見的紀錄片出現,但奧運之後,也消失了。

“如今我們重歸一個城市,卻再也不復當年的心境與閒情。”

江湖瞬變,切不可信。

最代表中國媒體圈的廣院水煮魚消失了,播音系的姑娘就再也不髒了

關於改名,一直有一個誤傳。“中傳”一名,坊間以為廣院被改成了中專。

總之如今我每天都還是要經過渾名“廣院”的中國傳媒大學。與八年前相比,廣院站上下車的女孩質量多少還是差了一些。

最代表中國媒體圈的廣院水煮魚消失了,播音系的姑娘就再也不髒了

而我把這一切都歸結於,那個傳奇般的,中國傳媒史上最有名的“廣院水煮魚”,黃了。

圖片均來自互聯網,特別鳴謝那位播音系的姑娘。

最代表中國媒體圈的廣院水煮魚消失了,播音系的姑娘就再也不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