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環境日,帶你重新認識烏樑素海!

2018年6月5日,是第47個世界環境日。2018年我國環境日的主題:

“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倡人人參與到美好環境的創建中。

世界環境日,帶你重新認識烏梁素海!

烏梁素海水草豐美,煥發迷人光采

5月29日天剛亮,烏梁素海溼地水禽自然保護區管理站站長馬海明就來到保護區巡護。

近兩年來,由於水質持續轉好,烏梁素海成了候鳥樂園,吸引了600萬隻野生鳥類來此棲息繁殖。

“前段時間,央視新聞還對烏梁素海疣鼻天鵝的孵化繁殖過程進行了直播,讓全國觀眾對烏梁素海有了一個全新的瞭解。”馬海明說,“不只疣鼻天鵝,去年我們還首次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珍禽白枕鶴。這也說明烏梁素海的生態在慢慢好轉。”

世界環境日,帶你重新認識烏梁素海!

柳志福攝

當前,烏梁素海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進入了全面實施的關鍵階段。下一步,我市將按照規劃,將各項措施落到實處,讓烏梁素海煥發迷人光彩。

世界環境日,帶你重新認識烏梁素海!

烏梁素海綜合治理進入全新階段

自2009年以來,我市先後實施完成烏梁素海生態補水,點源、面源和內源治理等工程20多項,投資約32億元。

當前,烏梁素海綜合治理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而這一新階段開始的節點是2016年10月28日,《烏梁素海綜合治理規劃》得到自治區政府正式批覆。此後,2017年下半年,自治區人大批准了《烏梁素海溼地保護條例》;市委明確提出舉全市之力推進綠色發展和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系列項目,先後與中國信達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中國建築一局(集團)有限公司、路域生態工程有限公司等座談、簽約,共商烏梁素海流域環境治理、生態修復、綠色產業綜合開發大計……一場烏梁素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全面打響。

針對點源汙染,市委、政府制定了《烏梁素海源頭汙水治理實施方案》,自加壓力提出汙水“零入海”的要求。

為此,我市實施了城市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等14個點源汙染治理項目,關停了烏梁素海周邊造紙廠等企業,還成立了專項督察組,對各旗縣區及工業園區開展烏梁素海點源汙水“零入海”專項督察。今年上半年,我市將制定出臺《七個旗縣區汙水處理廠綜合排放標準》,增加硫酸鹽、氯化物、溶解性總固體3項指標的監測;下半年研究制定針對企業的汙水排放標準,以更加嚴格的排放標準推進烏梁素海點源汙水“零入海”目標如期實現,以受納水體環境容量倒逼企業技術升級提標改造。

針對面源汙染,我市選擇了走綠色農業發展道路,推廣長效緩釋複合肥和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以及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2017年,巴彥淖爾化肥總使用量減少1.5%,利用率提高3%;實施綠色防控700萬畝,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60%。烏梁素海面源汙染得到初步控制。我市還建立了60.3平方公里人工溼地,將總排乾的農田退水首先引入到人工溼地,通過植物削減氮磷後,再進入烏梁素海,進一步減少了面源汙染。

針對內源汙染,我市實施生態補水、引黃入湖。黃河凌汛時,將河水引入烏梁素海,實現了生態補水和減災雙贏。今年,烏梁素海分凌補水已達2.05億立方米。

我市還大力實施烏梁素海網格水道工程,開挖網格水道54條,總長度119.5公里,提高了湖水自淨能力。

探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道路

這位垂釣者身後不遠處是一個剛剛建成的水質自動監測站。這個監測站將對流出烏梁素海的湖水水質進行24小時不間斷自動監測。目前,這樣的水質自動監測站已建成10個。

今年上半年,烏梁素海流域建設的36個水質自動監測站將全部投用。這些監測站保證了每個縣區的進出水水質說得清,責任認得清。一旦發生汙染事件,可以立刻找到源頭。

儘管烏梁素海環境質量各項指標達到或優於自治區考核要求,但是,隱患仍然存在。烏梁素海總排幹入黃口斷面水質為Ⅴ類;烏梁素海湖心區斷面水質總體為Ⅴ類,環境汙染治理任務仍然十分艱鉅。

我市計劃到2019年上半年實現城鎮汙水處理廠、工業園區以及未納入集中式汙水處理廠的工業企業廢水全部再生利用,不再進入烏梁素海。

“‘水十條’規定,到2020年,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0%以上。我市不是缺水城市,但是我們還是提出在2019年實現再生水全利用,汙水‘零入海’。”市政協副主席、市環保局局長尹兆明說,“汙水‘零入海’項目計劃投資9.65億元。這筆資金主要用於基礎設施建設、水質監測等方面,資金來源通過爭取上級項目資金、盤活水利資產資源、爭取地債等方式予以解決,其餘通過招商引資、市場化運作等方式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