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史上有哪些不起眼的小發明改變了戰爭形態?

楊壽強

既然很多朋友都說了馬鐙。本人就再介紹一個小發明。

發明雖小,卻實實在在地改變了戰爭形態。

這就是偉大的刺刀

對,你沒有看錯,就是刺刀!

刺刀對近代火槍軍隊的意義,遠比它的名字聽起來要重大的多。

由於初期火槍發射程序繁瑣,導致射速很低,一個訓練有素的射手每3分鐘可發射2發子彈,射程大約100米—200米。

由於射速低、射擊精度差、射程近,所以,火繩槍部隊,面對敵方騎兵衝擊時,在彈藥發射之後,幾乎毫無還手之力。必須有冷兵器部隊的掩護才能在戰場上生存。火槍手自己也需在火槍之外,再配備一把刀劍或一支長矛。

於是,西班牙方陣應運而生。依靠火槍手和長槍兵的密切配合,西班牙方陣一度橫行歐洲,所向無敵。

中國則出現了以“車營”為代表的冷熱兵器混合部隊。

但是,這種冷熱兵種混編的作戰隊形,有一個很大的缺陷,就是嚴重的限制了火器部隊的比例和數量,限制了火力的發揮。純火器部隊遲遲不能出現。

直到偉大的刺刀被髮明出來,火槍才變成了極冷熱兵器為一體的超級兵器。

最早裝備刺刀的火槍,要數中國明朝的快槍。早在1451年,明朝邊軍創造性地在鐵銃上安裝矛頭用於刺殺。

真正的現代刺刀,起源於法國。具體發明人已經難以考證。據說是由法國軍官馬拉謝·戴·皮塞居於1640年發明的。1642年,已經成為元帥的皮塞居在率軍進攻比利時的伊普爾時,為手下的火槍手配備了刺刀,這樣就無須再用長矛手來保護火槍手了

法國軍事工程師、陸軍元帥德·沃邦於1688年又發明了用專門套管將刺刀固定在槍管外部的套管式刺刀。1703年11月 15日,在斯拜爾巴赫河會戰中,法國步兵首次

上刺刀衝鋒,戰勝了普魯士軍隊。這以後,刺刀廣泛裝備了歐洲各主要國家的軍隊,長矛從兵裝備中被淘汰。

純火器部隊出現在戰場上,線列兵時代到來了。


上將噯福斯

有,而且還不少勒。

1、先說一個,大夥兒在電視劇中經常能看到的,就是下圖這玩意。

你沒看錯,就是綁腿

成了各國士兵山地戰的神器。

綁腿有什麼好處勒?

1、防止血脈下積而引起小腿漲疼

2、防止蚊蟲叮咬,樹枝刮擦。

3、受傷用來包紮上課,固定骨頭。

4、山地行軍,遇到懸崖,就是繩索。

5、戰士受傷,配上幾根樹枝就是一副擔架。

6、抓到俘虜,又變成了捆綁敵人的繩索了。

綁腿最早發明還是中國,《詩·小雅·采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意思就是採大豆的人,大腿上有紅色護膝,小腿上有著綁腿。

2、四方形油罐,就是下面這玩意

左邊為老式油桶。

這個四方形油罐是德國發明,之後迅速在全世界流行起來,他簡單耐用,解決長途行軍的不方便問題,至於他怎麼改變戰爭形態的,你們可以看看羅斯福怎麼來評價的

沒有這種油罐,盟軍不可能以超越1940年德國閃擊歐洲的速度在法國披荊斬棘。

3、馬鐙。

淘汰了戰車,從此進入騎兵時代,進而帶來遊牧民族的崛起。匈奴,突厥,蒙古,契丹,女真從此踏上了中華民族的史書,其中的匈奴,突厥,蒙古還改變了世界史。這就是一個小物件帶來的歷史的大轉折。


笑嘗歷史百態

先亮答案:馬鐙,不僅僅改變了戰爭的形態,還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歷史進程!

一、專家眼中馬鐙的重要作用:

正如英國科技史學家懷特指出的:“很少有發明像馬鐙那樣簡單,而又很少有發明具有如此重大的歷史意義。馬鐙把畜力應用在短兵相接之中,讓騎兵與馬結為一體”。

現存最早的,有確切年代可考的馬鐙,就是出土於遼寧北票的馮弗墓的木芯鎏金馬蹬,前不久剛剛在《國家寶藏》遼寧館那期節目中兩相!

即便現在已經進入了21世紀,馬鐙這件發明,與其最初時的形態、結構,還是沒有太多變化,只是在材質上更多、作用劃分上更細,換言之,就是我們現在還在應用著老祖宗在幾千年前發明的東西!

二、沒有馬鐙時的騎兵:

在馬鐙沒有大規模裝備到騎兵之前,騎兵這個兵種是技術兵種!(一下探討的騎兵,是以農耕文明下的騎兵為主,遊牧民族的騎兵,在騎術上要明顯優於農耕文明下的騎兵,相應的對於馬鐙的依賴要小!但是並不是說遊牧民族的騎兵就不需要馬鐙!)

最簡單的就是行軍了,沒有馬鐙,騎兵想要在馬背上獲得穩定,只有藉助雙腿的力量,緊緊夾住馬背,短時間、低烈度,這種夾行的方式還可以被接受,但是馬匹奔馳起來,尤其是需要全力奔馳時,這個問題就嚴重了!

假設馬匹全力奔馳100米,需要50步,騎兵在馬背上感受到的顛簸就是50次,速度越快顛簸越大!為了緩衝這種上下顛簸,騎兵只有兩個選擇,矮身伏於馬背上或者雙腿及腰發力,緊緊夾住馬腹,使得全身直立起來。這兩種騎行方式都可以減緩馬匹高速奔馳帶來的顛簸感!

但是這兩種騎行方式都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無形中限制了騎兵的姿態與雙手!想要在這兩種騎行姿態下,進行射箭、雙手持武器攻擊,幾乎是不可能的!只有個別的,經受過嚴格訓練的騎手,能夠在沒有馬鐙的前提下,在這兩種騎行姿態下(伏身、直立)進行射箭、或雙手持武器攻擊!

正是因為大部分騎兵,無法在奔馳地馬匹上邊奔馳邊進攻,所以最初的騎兵武器,是以單手持的短刀(長刀在奔馳地馬匹上,極易劃傷馬匹或傷到自己,騎兵的馬刀一直是傾向於短刀的!)、短劍為主。弓箭也有,不過是在馬匹停下後,才能夠使用!

所以,農耕民族的騎兵,在最開始出現時,負責戰場中偵察、運輸、傳遞消息、打掃戰場,這些活計是可以理解的!

無馬鐙時代:中國最早的騎兵是公元前636年,秦穆公送晉公子重耳返國時,送以“疇騎二千”。“疇騎”為有史可查的,中國歷史上記載的最早的騎兵!在沒有馬鐙的時代,騎兵最巔峰的時候,是西楚霸王項羽打造的那隻西楚精騎!(西楚霸王時期,有沒有馬鐙尚不確定,但是現在沒有實物出土!)

在沒有馬鐙出現時,騎兵的選拔是非常嚴格的,也只有經過嚴格訓練後的士兵才能夠成為騎兵!這點是非常關鍵的!因為馬鐙出現後,直接打破了這個”騎兵紅線"

三、“騎兵紅線”:

即便是現在,我們在衡量一個國家的國防力量時,都要把適齡參戰人口數量,作為一項重要的戰爭動員能力予以衡量!古代更是如此!在沒有能夠跑過騎兵的交通工具出現前!騎兵作為重要的國家戰略力量(一開始是戰車,後來戰車戰術被剋制得太嚴重,這種戰略力量變成了騎兵!)強大與否的重要衡量標準就是人數了!

精銳與否是需要後天訓練、實戰的!但是有多少人可就是個硬性指標了!

沒有馬鐙之前,想要成為騎兵,沒有任何騎馬經歷的步兵幾乎是不可能成為騎兵的!有了馬鐙之後,這個不可能被打破了!因為馬鐙解決了馬匹在高速奔馳時,騎手平衡的這個問題!即便沒有任何經驗的步兵,藉助馬鐙,稍加訓練就能夠做到直立起身,這在沒有馬鐙的時代,可是隻有騎術高超的個別精銳才能夠做到的!

技術壁壘一旦打破,伴隨而來的就是井噴發展!騎兵部隊的數量、質量一下藉助馬鐙,飛躍發展了起來!西漢更是靠精銳騎兵,把匈奴打得遠遁他鄉!

中國的歷史進程因為馬鐙的出現,被改變了!世界歷史也是如此!在冷兵器時代,騎兵有兩大戰略優勢,一是高機動性!步兵日行百里基本就是極限了!但是騎兵日行百里,簡直就不叫個事,這種機動性,對於攻守雙方都是足以改變整個戰爭態勢的關鍵!二是殺傷力,騎兵加馬匹在奔馳起來帶來的衝擊力,是冷兵器時代突破步兵正面防禦陣營最好的突擊力量!也就是打破防禦最佳的選擇!

這兩點一直存在,馬鐙的存在,讓騎兵這兩點,有了大幅提升!優勢更加明顯了!所以馬鐙真的很重要!

(更多精彩回答,敬請關注:豆漿的奶爸守則,不一樣的奶爸,不一樣的豆漿!!!)


豆漿的奶爸守則

飛機螺旋槳和機槍的同步協調器。他誕生的意義太大了,難以用文字說明,它開啟了空戰時代,使人類戰爭從二維變為三維立體,開啟了一個航空兵時代,一直持續到現在。

圖為裝備了同步協調器的德國戰鬥機,可見其機頭上部的機槍在螺旋槳的後面,它可以稱之為真正的戰鬥機了,這是戰鬥機的誕生。


最初的空中射擊是用手槍進行的,在1911年墨西哥內戰中,龐卻·維拉的部隊,僱傭了美國飛行員埃文蘭博,他駕駛著“寇蒂斯”式飛機,與政府軍的一架偵察機在空中用手槍互射,這可能是空中射擊最早的起源了。事實上,在空戰中使用手槍的命中概率幾乎為零,為了擊落敵機,飛行員想了很多辦法,有的飛行員甚至試圖從自己的飛機上投下小塊重物,試圖砸毀敵機。

後來,人們把陸軍使用的步槍和機槍搬上了飛機,進行空中射擊,1912年6月,美國飛行員強德勒上尉,把機槍安裝到飛機上進行了空中試射。同年8月,俄國飛行員用機槍從空中對地面目標進行了射擊。當時裝到飛機上的機槍是具有較大威力的陸軍手提式機槍。在1912年到1915年時,這些機槍沒有做任何改裝,直接把現役的機槍安裝到了飛機上。

同步協調器的使用,促使了空戰格局的迅速變化,戰鬥機變得越來越複雜。


1914年10月5日,法國飛行員弗朗士,在“武星”式飛機上,用機槍擊落了德國的“亞威提克”式飛機,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戰果記載的空戰,從此,人類戰爭史開啟了一段新的篇。然而在初期,這樣的發展還只是一個苗頭而已,為了防止機槍彈丸射中螺旋槳的槳葉,曾經採取了以下措施:法國飛行員格爾洛中尉使用鋼材製成了專門的三稜形偏轉器,固定在機槍槍管軸線與螺旋槳交叉的槳葉位置上。此時,固定式機槍射擊時,個別子彈僅落在三稜形偏轉器稜的邊緣上,而不會穿透螺旋槳。這樣使得螺旋槳有效功率被減少了8%-10%,而許多子彈也無效落下,但是達到了子彈通過螺旋槳射出,不傷害槳葉的目的,法國迅速推廣了這種手段,並且使用這種裝備在很短時間內擊落了德國3架飛機。

同步協調器催生了空軍,使得航空兵閃亮登上歷史舞臺。


1915年5月起,德國飛機開始加裝機槍同步協調器,開始可以向前射擊,為了保守這個技術優勢,德國絕對禁止裝有同步協調器的飛機飛往戰爭前線,然而仍然有一架飛機違背了命令而被擊落,德國的機密於是成為了擴散開的財富。後來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這種同步協調器被很多國家加以完善,隨著技術的擴散,越來越多的安全措施被應用到位,西方列強各國在不情願的情況下,卻鬼使神差、齊心協力的完成了這一偉大發明的廣泛運用。從此,真正嚴格意義上的空戰時代被開啟了。


回答者簡介:張浩,亞太智庫研究員,《艦載武器》雜誌評論員,在《兵器》、《艦載武器》等多家軍事期刊發表《現代山地戰怎麼打》、《共和國炮艇小傳》、《奪灘奇兵》等文章30餘篇,在海軍作戰理論和海上作戰武器裝備等領域有獨特見解,著有《預警機、電子戰機》一書,獲得軍迷群體一致好評。


海事先鋒

膛線,死亡螺旋

在槍沒有膛線的時候,大家所運用的戰術,我們戲稱為排隊槍斃戰術,兩隻軍隊排成兩排,然後離到最近的位置之後,站著讓對方打,這個跟早期的沒有膛線的燧發槍的,坑爹的命中率有關。

不過大家發現旋轉的物體,它不容易改變它的軌跡,因此膛線被髮明瞭出來,最終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蹲坑猥瑣流將站樁紳士打的痛不欲生,所以大家全部改行全去蹲坑了。

綁腿,士兵的好夥伴

綁腿的出現是很早的,但是不得不說的是這種簡單實用的發明確實深深贏得了當時世界上絕大多數軍隊的青睞,綁腿能夠幹什麼?

經歷過兩萬5000里長徵的紅軍戰士心裡最清楚,人在長時間的行走之下,腳步會淤積大量的血液,這樣的話造成整個腳行走起來異常的困難,綁腿的作用則是嚴格控制了腿部血液的積攢量,使得整個人長途行軍的時候不會感到腳部異常的腫脹。與此同時,綁腿可以防止蚊蟲的叮咬,同時也可以防止樹枝刮傷,張鵬腿拆下來,遇到懸崖的時候可以當做繩索垂降下去,有人受傷了,用它來當繃帶,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馬鐙,馬掌,世界戰場真正進入騎兵主宰戰場的時代。

騎兵出現在這兩樣發明之前,但是在此之前的騎兵對於人的選擇有著嚴格的要求,這個時候騎兵,並不能大規模的進行普及,因為人的要求比馬的要求要高得多。

但是馬登的出現,確實讓大規模裝備騎兵成為了可能,原先要人馬一體的士兵才能夠當騎兵現在只需要上去進行簡單的訓練就可以訓練成一支可以使用的騎兵。

與此同時,馬掌的出現也讓整個騎兵遠距離的突擊成為了可能性,原先由於馬匹在長時間的行走之後,它的指甲會出現斷裂或者是有碎物進入馬的腳心,使得騎兵部隊喪失戰鬥力,但是馬掌的出現卻讓騎兵長途行軍,更加方便。

無線電,使得士兵指揮更加高效,戰爭進入百萬爆兵的時代。

在拿破崙時代,那個時候各大勢力之間捅下的兵力大致是10萬左右,並不是拿破崙拿不出更多的兵,而是因為當時的通訊手段確實太惡劣了,一個人能夠指揮10萬左右的軍隊已經算是極限了。

無線電的出現卻讓第一次世界大戰各個參戰國之間百萬兵力的對決成為了可能。

後填式子彈,徹底改變了士兵的設計姿勢

這個實際上要跟膛線一起說,原先是並裝填子彈需要把槍管豎起來降火藥倒進去,然後壓實之後再把子彈給塞進去,這樣的話導致整個人在設計過程中一直得保持站立狀態,這樣的話,自己整個一個被彈面積就特別大。

後裝式子彈,讓士兵可以趴下來進行射擊,這樣的話,士兵整個一個被彈面積就減小了戰場存活率也就越高了。

戰壕,大家一起蹲坑猥瑣

火炮栓門,使火炮射擊更加高效

原先火炮要設計的時候操作火炮的士兵是最苦逼的士兵,因為他們把火炮的拴門給打開的時候需要像擰那個葡萄酒瓶的瓶蓋兒一樣,這樣的話,火炮的射擊頻率就不高,後來有人改進了火炮的栓門,使得整個火炮射擊更加高效。


漩渦鳴人yy

首先是子彈成品化,而不再是像之前一樣需要將火藥、彈頭等按步驟裝入槍膛才能擊發,也使得後來的後膛槍成為了可能,間接幫助了自動武器的誕生。

最早的熱兵器是沒有成型的彈藥的,一般是發射藥和彈藥分開裝,這就導致實戰中士兵的射速很慢,直接影響到了各國軍隊的戰術使用,比如著名的三排排槍射擊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當時的裝填步驟很複雜,士兵身上還要帶很多專用的器具來裝填。而且即使如此,還要擔心火藥變潮溼等這些問題。而後來推出了紙殼包裝的子彈,後來又誕生了更加好用的金屬殼子彈,在作戰使用上更加方便。也使得自動武器的出現成為了可能。

馬蹬。其實在馬蹬出現之前,也是有騎兵的,但是主要是用馬的步兵,到達作戰區域後下馬作戰,只有少量能在馬上進行砍殺射箭等的騎兵,但是培養起來極為困難,所以數量不多。而隨著馬蹬等的出現,使得訓練大量的能在馬上砍殺的騎兵成為了可能,極大的提升了騎兵部隊的訓練速度。這就使騎兵這一兵種能夠發揮更大的做用了,而不再是此前僅僅將馬作為交通工具,沒法發揮太大的價值。

刺刀的使用。最早的熱兵器是沒有刺刀的,當時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火槍等在擊發之後,裝彈時間極為漫長,而在此時如果敵人拼殺過來,很難進行有效抵擋,用火槍肉搏很費力,而如果再帶上其它武器又會很費力。於是加裝有刺刀的火槍出現了,這很大的改變了步兵的戰術。線列步兵時代最常用的戰術就是排槍射擊之後,開始使用刺刀進行拼刺,和敵人肉搏。而即使是後來熱兵器變得越來越強,刺刀這一配件依然沒有消失,即使是很多西方國家,也依然裝備裝備有刺刀。此前還曾發生過駐阿富汗英軍向塔利班發動刺刀衝鋒擊退敵人的事情。


軍情解析

兩個

第一個算不上什麼發明吧。1860年,美國打南北戰爭,北方聯邦制造槍支都是一人造一支槍,一個工程師小到零件,大到槍殼都是一個人造的。後來,改進了。分工合作,每個人只生產一個零部件,最後組裝。結果就只有,北方打爆南方,統一美國。後來的一戰,二戰,越戰到現代戰爭都在用這樣的流水線。

二是後坐力。早期的步槍極度追求大威力,大威力就有大後坐力。往往士兵的肩上有瘀血,馬克芯看到這樣後,用後坐力製造了世界上真正意義的機槍,最早的全自動武器。後世的名槍都是由這個才能成就輝煌。

三,金屬子彈。如果第一個不算,那麼再加一個。拿破崙戰爭時的步槍都是用紙質包裝的火藥,再倒入槍膛,在用棍子壓實,才能擊發。而這樣的射速是相當慢的,所以才會有拿破崙的排隊槍斃,拍槍法。後來發明了金屬子彈才有後來的武器。

再加一個,迫擊炮的發明。1904年,日本和俄國在東北爆發日俄戰爭。日本有兩種戰術,一是萬歲衝鋒,俄軍不怕,有馬克芯。但是,日本的壕溝戰,機槍打不到。俄軍有37毫米炮,仰高對準日軍陣地開炮,炮彈在天空畫出一條弧線落到日軍陣地上。迫擊炮就誕生了。


帝國34

我看大多數答主都回答的比較世界性,我就撿點他們說剩下的,咱自己家的發明。

風箏

現在正好是春季,是放風箏的最佳季節。打住!風箏和戰爭有什麼關係?且聽我慢慢道來。

風箏是誰發明的?一說是墨子,二說是魯班,三說是韓信。墨子發明的據說是一隻木鳥,可以飛上天;魯班也做了一直風箏,三日而不落。和戰爭有關係的貌似是韓信發明的風箏,垓下之戰是韓信發明了風箏並把身形輕盈的張良與風箏一起放飛,在楚軍上空唱楚歌,才是項羽軍心潰散的。另外,也有故事說可以用風箏丈量城牆與敵軍之間的距離。


弓箭

要說改變戰爭形態的發明,非弓箭莫屬。弓箭可以說是最原始的遠程攻擊武器,讓戰爭從貼身肉搏切換到遠程攻擊。弓箭據說起源於我國,在冷兵器時代絕對是可怕的發明。


化學武器

別驚訝,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墨子有關著論裡說過,利用鼓風機把燃燒的芥末產生的氣體排入敵人隧道里。中國人的化學武器主要有這幾種:直接用臭烘烘的糞便做成彈丸,也算是簡易的毒氣彈吧;也有最原始的催淚彈,還有能讓人聲音嘶啞的彈,暫且叫它啞巴彈吧。



我國古人的智慧還是很厲害的,很多發明都是未來那些震撼世界的大發明的雛形。


尬聊歷史


據考證歷史上涮羊肉的真正發明者是拔都。此人是成吉思汗長子長孫。


拔都畫像

西部汗國成立時拔都掌權,率領蒙古鐵騎踏遍了歐洲。蒙古勇士彪悍勇猛,主要和平時飲食習慣有關,愛吃肉、喜喝酒。平時的蒙古兵都是大鍋煮羊肉,亦稱手把肉。

蒙古鐵騎之所以戰無不勝,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機動能力超強,快如閃電!在戰爭過程中拔都發現大鍋煮肉慢,於是要求士兵把牛羊肉切薄,用戰盔當鍋,三根木棍做架,煮熟後蘸鹽吃,這樣的吃法大大縮短了士兵用餐時間。



可以說,蒙古鐵騎當年是用一道美食改變了整個歐洲戰爭形態!


紅城老站

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應該就是馬鐙了。

馬鐙,是一對掛在馬鞍兩邊的腳踏,供騎馬人在上馬時和騎乘時用來踏腳的馬具。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在騎行時支撐騎馬者的雙腳,解放了騎馬者的雙手,騎兵們可以在飛馳的戰馬上且騎且射,也可以在馬背上左右大幅度擺動,完成左劈右砍的軍事動作。可以說,馬鐙的出現,讓騎兵對步兵,從相對優勢變為絕對優勢。

據考古發現,馬鐙出現於3世紀時的中國,所以馬鐙又被西方人稱為“中國靴子”。在馬鐙出現之前,中原王朝對陣北方少數民族的騎兵,也可以經常保持勝績,如戰國、秦漢兩朝,漢人基本是不屬於匈奴的。但有馬鐙之後,中原的步兵鮮有能戰勝匈奴、突厥、鮮卑等族騎兵的,以步對騎,也許只有岳家軍能夠做到。

馬鐙傳到歐洲之後,對歐洲各國產生了更為巨大的影響,英國科學技術史專家李約瑟說:“只有極少的發明像腳鐙(馬鐙)這樣簡單,但卻在歷史上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催化影響。就像中國的火藥在封建社會的最後階段幫助摧毀了歐洲封建社會一樣,中國的馬鐙在最初幫助了歐洲封建制度的建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