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陽曆史文化|③魏晉南北朝:佛教聖地 古剎鐘聲

城阳历史文化|③魏晋南北朝:佛教圣地 古刹钟声

城陽曆史悠久、人文薈萃。為此,我們開闢專欄,概覽城陽曆史文化,並將其中的重要文化主題進行介紹。準備好了嗎?開啟一段穿越千年時空的文化歷史之旅吧!

今天,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城陽曆史文化。

城阳历史文化|③魏晋南北朝:佛教圣地 古刹钟声
城阳历史文化|③魏晋南北朝:佛教圣地 古刹钟声

魏(220~265年) 三國時期,屬曹魏東萊郡。建安五年(200年),魏武帝曹操分東萊郡一部新置長廣郡,旋廢。

晉(265~420年) 咸寧三年(277年),復置長廣郡,治所在不其,屬青州刺史部。東晉十六國時期,先後歸後趙、前燕、前秦、東晉、南燕等國。

周(前 1046~前771) 西周至春秋時期,屬萊子國;戰國時期,公元前567年,齊滅萊子國,今城陽地區歸屬齊國,為即墨邑領地。

南北朝(420~589年) 永初元年(420年),劉宋改青州為東青州,泰始四年(468年)一度移其治所於不其。皇興二年(468年),女姑口海戰,北魏佔不其,析青州東部置光州。北齊天保七年(556年),廢不其縣,併入光州長廣郡長廣縣。

西晉歷史地圖

城阳历史文化|③魏晋南北朝:佛教圣地 古刹钟声

青州 長廣郡 不其縣

北魏歷史地圖

城阳历史文化|③魏晋南北朝:佛教圣地 古刹钟声

光州 長廣郡 不其縣

城阳历史文化|③魏晋南北朝:佛教圣地 古刹钟声

佛教:海陸一體化的傳播視野

佛教文化在城陽源遠流長,城陽是青島地區的早期佛教中心。

史蹟:法海寺創建於曹魏,為青島乃至山東最古之佛教寺院。高僧法顯登陸不其牢山,帶來彌勒信仰,深刻影響了本地區的佛教文化。魏晉之際,諸寺院興盛,體現了佛教早期傳播的歷史軌跡。

意義:歷史地看,城陽地區是一個內蘊深厚、特色鮮明的早期佛教傳播中心。

城阳历史文化|③魏晋南北朝:佛教圣地 古刹钟声
城阳历史文化|③魏晋南北朝:佛教圣地 古刹钟声

法海寺及佛造像

城阳历史文化|③魏晋南北朝:佛教圣地 古刹钟声

法海寺

自魏武皇帝創建,一宋嘉佑年間寺僧重修。

——元泰定三年重修碑記

城阳历史文化|③魏晋南北朝:佛教圣地 古刹钟声

位置:夏莊街道源頭社區

年代:曹魏—清

文保: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法海寺為千古名剎,創建於曹魏時期,歷代重修。

史蹟:漢末,曹魏佔領不其後創建。東晉高僧法顯登陸牢山後,成為彌勒信仰之聖地。南北朝時,成為山東半島佛造像中心。隋唐之際實現佛教中國化,隨著禪宗的興起,法海寺歸屬臨濟派,是青島地區唯一傳戒的叢林寺廟。

意義:法海為青島乃至山東最古之佛剎,在佛教文化傳播史及佛造像藝術史上具有重要價值。

北齊佛造像

大齊武平二年歲次辛卯五月丁未朔七日癸丑,任媧亡先主許法擇,自恨生不值佛出,又不見彌勒三會,媧敬造彌勒像一軀,上為國王帝主,下為七世父母,生存養屬,一切眾生,普同斯福,一時來佛。

——佛造像題銘

城阳历史文化|③魏晋南北朝:佛教圣地 古刹钟声

出土地點:法海寺南源頭河

年代:北齊

1980年春,法海寺前出土一批佛造像,俱為石制,殘件逾百,未全部挖掘,尚有部分埋於地下。

史蹟:一尊造像的長方形底座鐫有“大齊武平二年”及“彌勒三會”等銘文,說明為北齊佛造像,雕刻於北齊武平二年(571)。可能毀於唐武宗會昌五年(845)發生的“會昌滅法”之際。

意義:法海寺佛造像與青州造像有著十分密切的傳承關係,體現了南北朝佛造像藝術的諸多特點,對研究佛造像藝術史、佛教在山東地區的傳播路徑具有重要意義。

慧炬院及其他佛剎

慧炬院

東麓招提境,荒涼碧盤阿。

頹垣過鹿雉,殘碣隱松蘿。

法象花龕合,藏書壁閣多。

哲人今杳矣,惆悵意如何。

——宗維翰

城阳历史文化|③魏晋南北朝:佛教圣地 古刹钟声

地址:夏莊街道華陰社區

年代:東晉——隋

文保:新發現不可移動文物

史蹟:原名石柱庵,初創於東晉。隋開皇十二年(592),高僧慧光的弟子道憑重建,易名“慧炬院”。

意義:慧炬院為東晉名剎,歷史悠久,反映了古代城陽及周邊地區佛教文化的歷史脈絡,形成深厚的文化積澱。

其他佛剎

荊溝院(崇佛寺)

獅蓮院(城陽寺)

洪門寺

— 往期回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