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消防地震救援拉动演练凸显“茶城”铁军实力

普洱消防地震救援拉动演练凸显“茶城”铁军实力

普洱消防地震救援拉动演练凸显“茶城”铁军实力

为有效应对重特大灾害事故,发挥消防部队应急救援国家队和主力军作用,积极响应习主席训令和练兵备战要求。6月1日至2日,普洱公安消防支队采取“无预告、通讯全中断”方式,一场全过程、全要素的地震救援拉动演练在思茅区倚象镇拉开“战幕”。

快速响应——一次突破极限的急速行军

6月1日14时01分,随着一声紧张急促的电铃声,模拟警情发出:普洱市思茅区发生里氏5.6级地震,震中位于思茅区倚象镇普洱监狱后山(北纬22°40′′N,东经101°03′′E),地震造成现场通信中断,部分道路、桥梁损坏和建筑倒塌,有人员被埋压,地震拉动演练正式拉开帷幕。消防支队指挥中心先后接到群众报警及市政府发生地震的通报,立即启动地震应急救援预案,随即成立地震救援前、后方指挥部,紧急调集支队全勤指挥部、特勤中队、战保大队人员集结出动增援。14时30分,所有参战力量集结完毕,支队长简要动员后随即下达出动命令,全勤指挥部3车13人、特勤中队4车30人3犬、战保大队6车14人以及各类救援器材,由参谋长带领迅速向倚象镇集结。全市9县1区11个地震救援分队也在辖区内做好出动救援准备。

普洱消防地震救援拉动演练凸显“茶城”铁军实力

“徒步行进”作为第一个实战科目,模拟强震发生后,道路损毁、建筑坍塌、公网瘫痪,一些列次生灾情“仿真化”实景再现。15时10分,救援队到达预定地点,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全体指战员携带个人防护装备、破拆、搜救、照明、通信等救援器材以及重达20公斤的装有个人72小时自我保障物资的携行包,通过徒步的方式前进。搜救队员个个士气高涨、步伐坚定,顶着烈日向“灾区”挺进。“战友们!加油、加油、再加把劲就到了”,这是地震救援政工组不停地为救援官兵打气助力喊出的口号。在经过一所小学时,一群学生高喊着,消防叔叔,加油、加油。历经1个多小时的历程,最终在16时08分到达指定地点。

危难时刻——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救援”

“黄金72小时”是地质灾害发生后的黄金救援期,各搜救分队要在72小时内陆续在3个区域开展15个科目的实战训练。道路被毁,建筑倒塌,缺水断电,通讯中断,“震中”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孤岛,灾区现场断壁残垣,钢筋、瓦砾纵横遍布。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展开救援,无疑是以体力和技能的极限挑战生命救援的极限。

普洱消防地震救援拉动演练凸显“茶城”铁军实力

他们雷厉风行,争分夺秒。6月1日19时10分,根据支队前方指挥部命令,支队轻型搜救派出救援力量到达指定地点生命迹象搜寻、狭小空间救援、深井救援、山岳救助等科目,各救援分队根据科目迅速制定实施方案,按照各自分工任务立即开展作业。在一片荒野坍塌的废墟上,救援一分队分队长将救援官兵分成2组,从震中心向两边横向搜救,期间,一组队员采用喊话、生命探测仪器监测等方式进行“地毯式”搜救,队员们小心翼翼对每个角落逐一进行搜索,确定人员被困位置。另一组,在训导员李红兵一只手牵着搜救犬雷诺,一边说着“搜、搜、搜……”,搜救犬雷诺在坍塌的废墟建筑里来回搜索,用灵敏的鼻子探寻被困者的气息。“汪汪汪!”搜救犬雷诺突然趴下,并朝向训导员,狂吠起来,同时用爪子刨着它脚下的废墟,果不其然,在这处废墟下发现了一处生命迹象。所有人的神经都绷紧了,各种救援工具也立刻在救援人员手中开始作业,1分钟,15分钟,30分钟.....历经1小时,随着救援人员的一阵欢呼,生命通道终于被打通,“被困人员”成功获救。

普洱消防地震救援拉动演练凸显“茶城”铁军实力

他们废寝忘食,连续战斗。19时20分,救援官兵马不停蹄进行深井救援、狭小空间救援等科目,各个科目难度高,规程复杂,考验的是官兵的救援技巧。在深井救援中,参战官兵分工明确,动作迅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配合默契,成功救出1名被困群众并转移至指挥部。19时37分,救援二分队领受最后一项科目断崖垂直救助,这项科目模拟断崖纵深30米,崖下1名人员被困,随即,救援官兵立即携带救助绳索、安全钩、滑轮、多功能担架等器材装备前往救援。期间,救援官兵首先对整个救援现场进行勘察和评估,随后制作绳索保护、支点设置、滑轮系统、携带装备,两名救援队员利用绳索沿悬崖壁向崖底下降至被困人员位置。19时50分,两名救援队员将被困者固定在担架上后,采取“电梯”垂直救援技术实施救援,上下合力,1米……10米……20米……终于,“被困群众”被救援人员转移到了安全地带,而整个过程整整用30分钟。

普洱消防地震救援拉动演练凸显“茶城”铁军实力

6月2日8时40分,水域救援分队在梅子湖模拟开展了水域救援实战演练,根据所设置的不同类型人员被困险情,综合运用演练了驾驶操作援冲锋舟、水中救援护卫及施救方法、活饵救援技术、离靠岸技术、绳索及锚点系统制作等多种技战措施和战术方法,成功处置了各类抗洪抢险、水域救援险情。

12时10分,整个演练圆满结束。在各个搜救环节中,支队救援官兵克服环境、身体等不利因素,连续攻克难关,并凭借过硬的综合素质和顽强的战斗作风,圆满完成了演练预定操作科目。随后,支队全勤指挥部对各地震救援分队完成演练任务情况进行了演练战评。

秣马厉兵——一次最佳精细的后勤保障

在前线队员分秒必争投入战斗的同时,后方也有一群坚守岗位、甘于奉献的可爱官兵。他们通力配合、高效协作,他们在专业领域中持续发散着光和热,他们是沙场砺兵的坚实后盾。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保障是战时工作的命脉。支队从机制上逐步完善,在人员、物资、装备上合理编配,建立靠前保障、主动保障、集中保障、精确保障、持续保障的战勤保障体系,按照方案要求完成前方指挥部帐篷搭建,指定专人负责参演57人的饮食、卫勤等生活保障,做好参战部队车辆的故障检查、抢修和油料保障工作,尽可能地提高前方队员的保障标准,及时对故障、破损的器材进行维修与更换,保证全体队员在前方的战斗力持续不减。

思想政治,生命之线。政治保障是战时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支队在此次演练中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在演练地区设置了标语横幅,有针对性地开展政治鼓动、心理调试与疏导、唱响军歌、参战表决心等活动,切实将思想政治教育浸润到演练的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名官兵。

普洱消防地震救援拉动演练凸显“茶城”铁军实力

有序有力,高效顺畅。通信保障为演练信息传递开辟了重要通道。支队通信保障组携带无人机、卫星便携站、对讲机等随行保障,确保了现场、前指和支队作战指挥中心语音、图像、信息互联互通,达到了预期拉动演练的效果。

后记:对于军人使命和打赢本领的不断追寻,是实战化训练与生俱来之问,也是与时俱进之思。经历这一次严峻考验的他们依然怀揣使命、心存担当,将满载着在这次演练中撷取的经验与心得,在未来的战斗中展现出更加豪迈的雄姿!“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奋鞭策马。”作为改革的拥护者、参与者、推动者和落实者,普洱公安消防支队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战斗力标准,以强烈的责任忧患意识,突出实战化训练,加快战斗力提升,着力锤炼过硬本领,坚决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