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殇知识点,137万医疗赔偿案背后的胎盘早剥

殇,早逝,战死;医殇,本可避免的生死之战。事故和残亡,谁也不愿看到,但却实在地发生了。纠缠在事非的表层,或是简单地表达义愤,无法给伤痛者带来抚慰,也无助于抵挡悲剧的重演。我们不如顺着蛛丝马迹,去寻找对未来或许有用的信息。今天要给大家剖析的是一桩137万医疗赔偿案。

医殇知识点,137万医疗赔偿案背后的胎盘早剥

医殇知识点,137万医疗赔偿案背后的胎盘早剥

医殇知识点,137万医疗赔偿案背后的胎盘早剥

在该案的审理过程中,院方代表认为,蒋女士虽在产检中发现肝功异常,但当时没有不适,血压也正常,接诊医生告知如有不适立即就医。但事后分析,因医生没有意识到病程发展,存在失误。而蒋女士认为自己没有耽搁就医,而且孩子是在停止救治后几小时还顽强地存活了几小时。院方对此的解释是,孩子经抢救后心率仍不好且瞳孔散大,即便救活也会出现脑瘫等后遗症,因此在向家属交待病情后,家属要求放弃了救治。蒋女士夫妇俩则认为那是看到医疗告知书后的非自主选择。

医殇知识点,137万医疗赔偿案背后的胎盘早剥

该案的医疗损害鉴定意见认为,产检中发现肝功及凝血功能异常,应及时收入院终止妊娠,但院方没有做出正确诊断和处置;新生儿在停止救治几小时仍存活,说明院方向家属告知的病情过重,处理不当。故此认为,院方过错与患者的胎盘早剥、胎儿重度窒息、新生儿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应承担全部责任。法院采纳了鉴定结论,最终判决院方赔付各项费用119万及15万精神损害抚慰金,加上其他费用,共计赔偿137万元。

医殇知识点,137万医疗赔偿案背后的胎盘早剥

我们现在来剖析这场医殇的知识点,胎盘早剥。按照标准的医学定义,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从发生率来看,国外数据为5.1%到23.3%,国内统计为4.6%到21%,有研究明确指出,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与是否仔细检查胎盘有关。结合蒋女士的案例来说,那场悲剧实在是应该避免的。因为,胎盘早剥并非是罕见的病例,医务人员在识别和处理上,也应具备相关的意识,是接诊医生发生了思维短路?

医殇知识点,137万医疗赔偿案背后的胎盘早剥

从临床表现来看,轻型的胎盘早剥多见于分娩期,主要症状为出血,血色暗红而量大,可伴有轻度腹痛,产程的进展会较快,有些病例是在产后检查胎盘时,发现胎盘母体面有凝血块及压迹才明确诊断。重型的胎盘早剥,剥离面较大,多见于重度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症状表现为持续性的腹痛、腰痛,积血越多疼痛越剧烈,同时会有恶心、呕吐、出汗、脉弱等休克现象。胎盘剥离面若超过胎盘的50%,胎儿会因严重缺氧而死亡。

医殇知识点,137万医疗赔偿案背后的胎盘早剥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