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戰,一場不該輸的戰爭,大清卻輸了,輸到50年前的光景

甲午戰爭,這一場兩個甲子之前的國之大難,之所以說它是大難,因為輸的太慘,而且導致的後果也非常的嚴重,其影響非常大。

甲午海戰,一場不該輸的戰爭,大清卻輸了,輸到50年前的光景

第一個嚴重的後果,就是當時國內通過長達三十年的同光中興的洋務運動,很艱難的撐出一個有點看頭的場面,大家一看有槍有炮的,有點模樣啦,而且也有一支現代化的海軍軍隊,還能高看一眼當時這樣的局面,但因為甲午之敗,就這麼輸的特別的慘,很快就被打回原形。那個時候大夥都認為這支隊伍能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效果,真龍下凡嗎,但是慘敗過後,對其大失所望,真龍變成了小長蟲。那時西方發達國家都對中國特別看好,他們認為中國乃是東亞當之無愧的重要的強國,就這麼一次慘敗後,很快就被日本搶佔了先鋒,因此甲午之敗,導致中國正式淪為國際叢林當中的二流國家。

甲午海戰,一場不該輸的戰爭,大清卻輸了,輸到50年前的光景

第二個嚴重的後果,僅一次戰敗和沉淪,就是嚴重的創傷,就很難爬起來,因為錢都賠給了侵略者日本啦。比如,馬關條約,裡面那麼多不平等的規定,中國要賠給日本兩億三千萬兩白銀,本來賠了2億兩,因為三國干涉還遼,後來又多賠日本人3000萬兩。

當時咱們國家也並不富裕,這裡裡外外賠的,簡直就快砸鍋賣鐵了,當時的經濟現狀嚴重退步到50年前,而對於海軍戰隊的再建那就是難上加難了,因為財力實在是跟不上發展啊。

甲午海戰,一場不該輸的戰爭,大清卻輸了,輸到50年前的光景

而日本在當時掠奪了中國多少的金銀財富,用於建立軍隊那是綽綽有餘啊。從而導致了中國與日本有了很明顯的差距。

所以甲午之敗後,日本人用掠奪中國的財富大肆新建自己的裝備和軍力,所以1905年的一戰便成名,而且還打敗了當時的俄國,其實這都是用中國人所賠付的。

甲午海戰,一場不該輸的戰爭,大清卻輸了,輸到50年前的光景

尤其是日本人當時的海軍隊伍當中,赫然還有中國北洋艦隊裡面的船,就是當時的所謂的超級鐵甲艦鎮遠號,不是從劉公島基地被日本人擄走了嗎?對,參加了日俄戰爭,這個鎮遠號後來也真是好慘,後來被大卸八塊,還讓日本人放在博物館裡給展覽,羞辱中國人。可是這場戰爭畢竟是我們輸了,就得必須接受後果,任西方列強宰割。

甲午海戰,一場不該輸的戰爭,大清卻輸了,輸到50年前的光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