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需要什麼樣的老家?愛她的人都在尋找答案

5月26日,鶴壁太行群山陡峭的盤山公路上,豫A牌照的車一輛接著一輛,穿過一個又一個古村,徑直向山頂駛去。公路兩旁的招牌上顯示著他們的目的地:雲端西頂。

西頂是鶴壁“北斗七星”古村落群其中之一,位於勺子和勺柄連接處,風水最佳,有“旺後”之稱,雖只有97人,但1949年之後,已出過30多名縣處級以上幹部。

河南人需要什麼樣的老家?愛她的人都在尋找答案

這是豫記尋訪新鄉賢計劃第二站,由豫記和鄭州滑縣商會主辦,參加活動的有豫記粉絲、鄭州滑縣商會的成員和河南鄉建的踐行者,一行四十餘人陸續抵達,共話鄉村旅遊與鄉村振興。

王又又 王小米 | 文

靜靜謝 | 圖

說是雲端西頂,果然是在雲端之上。我們到時已是傍晚,腳下雲霧繚繞,看不到山腳的村莊,只能拍拍夕陽下的群山。小村莊乾淨整潔,雞犬相聞,石頭房子炊煙裊裊。

河南人需要什麼樣的老家?愛她的人都在尋找答案

河南人需要什麼樣的老家?愛她的人都在尋找答案

順著幾乎全是岩石建造的曲徑往裡探尋,見有一處庭院,柴火氣勾得眾人往裡打望,正是此次活動主場。

四隻鮮嫩的小羊羔已經烤上,院內瀰漫著羊肉的香氣,大家或坐或站,或與新朋結識,或與老友寒暄。

河南人需要什麼樣的老家?愛她的人都在尋找答案

“鎮長家屬”陰自義忙著招呼大家,寒暄之中,飯菜陸續端上,月亮出來了,庭院裡夢幻的燈光亮起來了,三十多人依次落座。烤全羊一上,大家舉起酒杯,西頂夜話就此開場。

來自“愛故鄉”的潘曉龍先吹了一曲嗩吶,夜話氣氛瞬間拉昇。一曲吹罷,他表示,文化是鄉村之魂,挖掘出民間優秀的文化藝術,會使得更多人喜愛故鄉、心繫故鄉、建設故鄉。

河南人需要什麼樣的老家?愛她的人都在尋找答案

潘曉龍

接下來出場的是西頂的文化顧問程建周。他做過商人,當過兵,雖非“科班”文化人,但對西頂的一草一木、歷史典故瞭如指掌。不同於其他主講,他主動走下臺來,到大家身邊講述西頂的故事。讓人感覺,文化不只在典籍之中,更在村民的日常生活當中。

他正在編寫的西頂文化已有數萬字,同樣以 “西頂夜話”命名。講到動情處,62歲的程建周還即興朗誦了一首詩歌《老兵》,把夜話氣氛推向一個高潮。

河南人需要什麼樣的老家?愛她的人都在尋找答案

程建周

來自河南鄉村旅遊協會、大巖景觀的徐沉浮則從專業角度做了剖析,在他看來,不是說外來資本砸到一個地方,就能把一個地方變得更好,鄉村旅遊難度很大,重在堅持,重在專業。

並不是說老的東西就一定是好的,而是要對傳統做現代化改造、做批判性繼承。人們之所以遷出,就是因為不符合現代的居住標準,鄉村旅遊要做好,現代化設施就必須跟上。

“不過,很多時候都是熬出來的,慢慢做出來的。在西頂最重要的是陰自義夫妻倆。因為喜歡,所以能夠長久的堅持,相信以後也會更為專業,更為舒適,更顯特色。”徐總表示。

河南人需要什麼樣的老家?愛她的人都在尋找答案

徐沉浮

“雲端西頂”這個名字,是在鶴壁旅遊局工作多年、現今是鶴山旅遊總顧問,同時也是西頂旅遊規劃總顧問的蘇進峰起的。蘇進鋒原先在高校教書,教旅遊,後來被公選到鶴壁當公務員,做了五年後離開。十幾年後,政府又把他請了回來,做鶴山區鄉村旅遊建設。

過去他在鶴壁工作,曾提出“一河三山” 的概念,即淇河旅遊,雲夢山、大伾山和五巖山。終於,在前年,他把五巖山做成4A景區。

他強調,做旅遊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高低不同。只要投身,總是一件好事,有困難再一塊想辦法。

河南人需要什麼樣的老家?愛她的人都在尋找答案

陰自義

鞠利是華谷農業的創始人,過去,他一直致力於參與古村落活化的相關活動。在講話中,他提到村莊有三寶,老人、老樹、老房子,西頂三寶都在,但如何讓村莊可持續發展?只能從人開始,鄉村振興靠的就是“富而善”的鄉賢。

楊桐總結說:所謂鄉賢,可以是本土鄉賢,離開故土的鄉村精英的迴歸,也可以是外來鄉賢,就像老家滑縣但卻紮根西頂的陰自義、孫彩霞夫婦二人。

河南人需要什麼樣的老家?愛她的人都在尋找答案

楊桐

夜色越來越深,酒至三巡時,大家還不時的上去吼上一嗓子,唱唱歌,唱唱戲。有思想的碰撞和爭鳴,有鄉情的散發和交融,或許,這正是鄉村旅遊該有的模樣。伴著初夏涼爽的風,西頂的喧囂漸漸沉寂下來……

第二天清晨七點,山間薄霧還未消散,人們就已在雲端西頂的小院吃罷了早飯。雞蛋青菜湯、水煮蛋、手工饅頭、兩個農家小菜,不同於昨晚的烤全羊大餐,早餐雖然簡單,但卻十分養胃。

經過一夜調整,昨夜慷慨激昂的程建周化身導遊,帶我們前往靜居寺。沒想到,沿途看似並不起眼的景色,竟然都有著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故事。

河南人需要什麼樣的老家?愛她的人都在尋找答案

河南人需要什麼樣的老家?愛她的人都在尋找答案

河南人需要什麼樣的老家?愛她的人都在尋找答案

比如,站在望佛石上觀望,遠山就像一尊睡佛,也正是因此才有了靜居寺;再如,腳下的這條山路有十八公里,山下一戶家庭為讓新媳婦過個好年,公公翻山越嶺去挑水……才有了後來的紅旗渠。

靜居寺位於西頂附近一座山的山腳處,門前有一個段路需要爬坡,一對父子在後面,逐漸跟大部隊拉開了不小的距離。“小時候,你大手牽小手,就是這樣牽著我,你老了,我也這樣牽著你,是不是……”滑縣商會成員張子超笑著說。

“可不是,如今反過來了!”老爺子爽朗地答道。

河南人需要什麼樣的老家?愛她的人都在尋找答案

河南人需要什麼樣的老家?愛她的人都在尋找答案

河南人需要什麼樣的老家?愛她的人都在尋找答案

靜居寺的庭院有一棵茂盛的桑葚樹,如今恰逢桑葚成熟,得到允許,大家紛紛摘桑葚來吃,有的則坐在桑葚樹下歇腳。待大家參觀完靜居寺,就是今天的重頭戲了——鄉村建設論壇會。

為了大家可以放鬆身心,有感而發,我們在靜居寺腳下找了一塊水草豐茂的平地,背靠高山面朝水潭,伴著山林裡傳來的陣陣鳥鳴,大家席地而坐,談自己對西頂之行的感受或鄉村建設的看法。

河南人需要什麼樣的老家?愛她的人都在尋找答案

第一位發言者是鞠利,他指出,老人、老樹、老房子,是村莊三寶;廁所、吃飯、睡覺,則是城市人進村莊的三關。“所有鄉村的活化,都需要把傳統的東西當代化”,鞠先生根據自己的經驗,為西頂小鎮的建設指出一條道路。

資深驢友田曼曼是金融行業的從業人員,她認為“美景就在身邊”,非常醉心於散落山野間的古村落。但這些村落大部分都是“空心村”,沒有人去傳承和挖掘當地的生活理念或歷史文化。而這次西頂之行,在程建周顧問的帶領,瞭解到不少當地文化故事,這讓她十分驚喜。

河南人需要什麼樣的老家?愛她的人都在尋找答案

不僅如此,很多慕名前來的朋友,都對西頂如此完整的保留了原始古村落面貌和淳樸的民風表示驚奇,紛紛準備動員親戚朋友,一同來領略西頂的鄉土人情。

河南人需要什麼樣的老家?愛她的人都在尋找答案

最後,鄭州滑縣商會的辛季舞秘書長也帶來了壓軸發言。相比其他人,辛季舞更能體會到西頂小鎮開發的不易。

河南人需要什麼樣的老家?愛她的人都在尋找答案

辛季舞和西頂小鎮的開發者陰自義、孫彩霞夫婦是很好的朋友,他是看著西頂如何從一個“空心村”變成如今面貌的,儘管西頂還有很多不盡如人意之處,但鄉村建設“堅守和執著是很重要的”。提起陰自義、孫彩霞夫婦的付出,辛季舞的語氣難免有些心疼,也令聽者動容。

同時,辛季舞感概:“讓回到家和回不到家的遊子,有一個鄉愁……對於年齡大些的朋友,父母不在了,便沒有家了。如何讓人還活在童年的時光呢,那就是心有寄託。”

河南人需要什麼樣的老家?愛她的人都在尋找答案

這些年來,豫記一直致力於打撈鄉愁,無非就是在快速城鎮化的今天,留住在家和在外遊子心中的家鄉,重振新農村。

經濟是鄉村的血,文化是鄉村的根,為鄉村注血鑄魂,即豫記想做、在做的事。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先生曾在《人民日報》上表示:“現代鄉賢成了連接傳統與現代的橋樑,讓傳統與現代有了‘可譯性’。”由此來看,現代鄉賢,也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尋找現代鄉賢,也能發現鄉村建設的多種可能性。

豫記尋訪新鄉賢計劃第二站,便聯合了“愛故鄉”河南站、古村之友河南小組、大巖景觀、華谷農業等多方共同發起。我們也歡迎更多熱愛故鄉、心繫故鄉的同仁一道參與,共同尋找鄉村振興的答案。

豫記,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