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TF16949:2016經營計劃管理程序

1.目的

促使公司經營計劃與目標的規劃、確定、執行、改善科學化、規範化,以保證確定內的經營計劃及目標是企業追求發展的最大利益,並能適應和滿足市場客戶需求與期望。

2.範圍

本公司所有經營計劃的擬訂以及各項經濟目標、績效目標的建立、執行與評估、改善。

3.術語和定義

SWOT分析:用以建立公司優勢和尋求機會的策略;

S(優勢): Strength:包括技術、資源、市場定位、核心競爭力……

W(弱點):(差距)Weaknesses:公司表現不佳的作業或產品

O(機會) :Opportuniteies:現在及未來的環境變化,公司可加以利用而轉換為優勢的機遇

T(威脅) :Threats:現在及未來的環境變化,可能造成對公司的傷害.

4 .職責和權限

4.1總經理負責每年年終例會提出次年公司年度經營計劃提案;

4.2管理者代表負責每年年終提出次年公司業務、財務、生產、工程的總體規劃;

4.3業務部提供市場分析資料(含客戶的需求與期望);

4.4行政部:提供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供企業人力資源的配置及策劃報告;

5.作業流程:見附頁

6.內容和要求

6.1 環境分析

6.1.1 外部環境分析

a. 一般環境分析:主要分析國內外政治、法律、經濟、金融形勢與社會消費水平的變化趨勢會對企業整體經濟造成影響的重點因素;

b. 產業環境分析:主要分析公司的主要客戶、供貨商與同行業競爭者會對公司經營產生的影響因素。

6.1.2 內部環境分析

a. 分析的目的在於瞭解本公司經營計劃的可行性與可用資源、衡量本公司的競爭實力與管理水平。

6.2年度生產經營計劃

6.3.1公司年度生產經營計劃根據企業中長期規劃及總經理要求目標而制訂;

6.3.2年度經營計劃分為三類:

a. 經營目標計劃:以業務額、損益表、銷售收入為重點,

b. 管理目標計劃:以提升管理技能,提高核心競爭力為重點,

c. 項目計劃計劃:以經營目標計劃內容核定項目計劃,如市場營銷策略,員工培訓計

劃,新產品開發計劃,質量體系認證計劃等;

6.3銷售計劃由業務部門負責擬訂及牽頭實施:

6.3.1 公司主要產品的市場份額及銷售計劃;

6.3.2 公司新產品市場開拓預測計劃等。

6.4各項經營指標統計、被考核部門如下

6.5經營計劃會議,至少每季度召開一次;

6.6各項數據由各個部門統計,管理者代表進行核實、彙總,並根據有關考核管理辦法提出考

評意見報總經理審核同意後公佈;

6.7各項經營指標,作為各個部門的績效考核依據。

6.8不達標的部門提出須認真檢討並作出改善對策,必要時對管理人員進行調整。

6.15.2 績效考評的層次

a.公司績效由公司總經理簽訂;

b.各二級單位目標績效由總經辦根據公司年度經營計劃目標分解決定並報總經理批准;

c.各二級單位績效目標以"經營責任書"的形式由公司總經理代表公司經營班子與各二級單位經營管理者代表(正職)簽訂;

d.公司各級經營管理者的個人收入及職務晉升(降免)與所負責的目標績效實現情況掛鉤;

e.公司目標績效的調整需經過總經辦特助決定並報總經理同意;

d. 目標績效的執行情況以月度計劃執行情況的形式進行監視,由總經辦按照相應的績效考核辦法進行階段性評價,有關職能部門配合完成。

7.相關文件

8.相關表單

《SWOT分析表》

《統計報表》

《目標達成一覽表》

糾正預防措施報告

《經營計劃》

《過程KPI一覽表》

《各部門KPI趨勢表》

需要電子版的網友,請郵件[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