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剛:昔日的「麥當勞院長」和他打造的眼科帝國

點擊“寶寶眼”可快速關注

於剛:昔日的「麥當勞院長」和他打造的眼科帝國

於剛

於剛:昔日的「麥當勞院長」和他打造的眼科帝國

吳倩

導讀

開“網吧”的“麥當勞院長”

於主任說:“做這件事的初衷並不僅僅是為了打造醫生品牌,更多地是出於對互聯網的好奇,希望通過互聯網的力量更方便地幫助患者。至於通過互聯網成功打造專家個人品牌這個“結果”,是在不斷的累積和對互聯網的運用中得到的意外收穫”。

於剛:昔日的「麥當勞院長」和他打造的眼科帝國

辭職進京,打造小兒眼科NO.1

於剛:昔日的「麥當勞院長」和他打造的眼科帝國

於剛主任說:“通過互聯網塑造醫生品牌沒有捷徑,打造品牌醫生,打造品牌科室,最終還是要用心、用情、用時間,品牌其實就是時間的積澱。”

於剛:昔日的「麥當勞院長」和他打造的眼科帝國

背後的辛苦和付出,誰人能知?

很多同行都羨慕於剛主任及其團隊取得的品牌成就,殊不知,這背後付出了多少努力,歷經了多少艱辛。

有一年科室舉行踏青活動,於剛主任問一位女同事的女兒是更喜歡爸爸還是媽媽,小女孩毫不遲疑的回答“更喜歡爸爸”,“因為媽媽回家只知道做兩件事:縫鼠標墊、回帖子。”

於剛主任說:“這位同事是我們眼科的曹文紅主任,為什麼要縫鼠標墊?最初來我們科室的多是成人眼科醫生,幾乎不會做兒童眼科手術,而兒童眼科顯微手術風險很高,孩子麻醉存在很大風險,怎麼辦?必須讓醫生在家一針一針從練習縫鼠標墊做起,回帖子就是科室網上醫患諮詢的代名詞。”

於剛:昔日的「麥當勞院長」和他打造的眼科帝國

明天會更好

還有一年多就要退休,到了該回家抱孫子的年齡了,於剛主任卻像年輕人一樣對於工作對於自己的專業充滿激情。訪談中,他提到褚時健,褚老70多歲高齡時,談起“褚橙”,談起10年後的事業,褚老眼睛裡依然充滿了只有年輕人才能展露的激情和希望,此情此景令於剛主任十分感慨。

國外一位75歲的老太太成功跳傘圓夢的新聞,也讓他內心激動不已。“只要敢嘗試,只要敢創新,什麼時候都不晚。”

如今,就讀於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於剛主任的兒子也逐漸跟隨父親的腳步加入到創業洪流中。說真的,他打心裡歡喜和支持,但他也問了兒子幾個問題——

“創業,你準備好了嗎,你懂經營嗎,你懂管理嗎,你有創業的經歷嗎,你成功過嗎,你失敗過嗎,你懂合夥人制度嗎,你敢擁抱失敗嗎?”

我想,這可能也是於剛主任一直在拷問自己的問題吧!

於剛:昔日的「麥當勞院長」和他打造的眼科帝國

關於醫生品牌,於剛主任有話說

於剛主任說:“通過互聯網塑造醫生品牌不過是一種手段。打造品牌醫生,打造品牌科室,最終還是要用心、用情、用時間。品牌其實是時間的積澱。

於主任說,記得科室的年輕大夫剛入職時,我給他們講如何做一個品牌醫生時有年輕醫生問我:“主任,您有名氣,病人都相信您,可我剛來,沒有名氣,我自己還是個孩子,別人能放心地把孩子交給我醫治嗎”?我回答說,你對病人只要用心,用情,病人從你的眼睛能看出真誠,他們會相信你,只要你堅持一如既往的對待患者,你就會成為一個品牌醫生。後來之後的事證明了這句話這句話。2014年最初只有三名眼科醫生的眼科,而如今已擁有23位醫生、其中15名正副高職,他們很多人十年前還是一個普通的眼科醫生,現在都已是在國內外享有盛名的兒童眼科品牌專家了。

先有品牌科室,還是品牌個人?這就好比,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個偽命題!在一個好的品牌科室裡,你可能不是好的品牌醫生;但在一個不強的科室裡,你也可能成長為品牌醫生。以下數據足以說明問題。

於剛主任帶領的眼科最初沒有病房,現在擁有二層獨立眼科病房,病人仍然排隊等候;他們原年門診量不到1萬人次,現在超過22萬人次,仍然一號難求。

他們原來僅能獨立完成2種門診眼科手術,如今30多種兒童眼科手術常年開展,每年完成2700餘例各種疑難、尖端手術。

這翻天覆地的變化僅僅用了十年!他們如何完成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成長及壯大?如何實現從弱到強品質的蛻變及飛躍?這就是於剛主任他們如何借力互聯網優勢,打造品牌科室,打造品牌專家團隊的故事。

採訪結束了,於剛主任把他在全國醫生集團大會的幻燈中的數據給我看,我看見他大會的題目是——《十年一瓢酒,足以慰風塵》。

我想只有於剛主任、吳倩以及他團隊的專家們才知道其間的韻味、香氣和回甘。

又一個十年要開始了,這次,於剛主任專家團隊用“寶寶眼好大夫”重新啟程,這支醫療互聯網的“輕騎軍”將如何演繹一出振奮人心的好戲,還等待我們一起去見證。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 版 | 權 | 聲 | |

文章:丁香園 於剛主任團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