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商业地产周报(201856期)|楼市“因城施策”不会放松

中山商业地产周报(201856期)|楼市“因城施策”不会放松

中山商业地产周报(201856期)|楼市“因城施策”不会放松

中山商业地产周报(201856期)|楼市“因城施策”不会放松

中山商业地产周报(201856期)|楼市“因城施策”不会放松

周镇区商业存量(套数)

中山商业地产周报(201856期)|楼市“因城施策”不会放松

根据中山商房网监测,本周全市商业物业库存量为32568套,较上周库存总量减少了376套。上周库存去化1924套,阜沙镇去化最多,去化1014套,其次坦洲镇、南区、石岐区、民众镇,分别录得639、131、98、27套的去化,属上周去化量较大镇区。

周镇区商业存量套数环比

中山商业地产周报(201856期)|楼市“因城施策”不会放松

上周新增商业1548套,根据数据显示,各镇区中增量最多为火炬开发区,增加了317套,其次为沙溪镇增加了307套,港口镇277套,黄圃镇121套,东区116套,古镇镇92套,东升镇79套,三乡镇75套,板芙镇52套,南朗镇48套,小榄镇20套,神湾镇19套东凤镇14套,西区10套,南头镇1套,其余均无增长。

周楼盘商业存量TOP10(套数)

中山商业地产周报(201856期)|楼市“因城施策”不会放松

上周商业库存量10大项目排序发生改变;

华科商业中心1期,因增加了10套,库存量为968套,现排名第四,皇爵广场,减少了51套,库存量为859,现排名第五,中山市时代港汇广场增减不变,库存量为727套,现排名第六,百汇时代广场,因增加了38套,库存量为268,现排名第七,碧豪公馆,减少了89套,库存量为612,现排名第八,金丰公寓1幢,库存量为484,现排名第九,中国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库存量为466,现排名第十;

华科商业中心1期库存量增加10套,皇爵广场库存量减少51套,碧豪公馆库存量减少了89套,百汇时代广场库存量减少38套,其余镇区库存量保持不变。

新增商业

中山商业地产周报(201856期)|楼市“因城施策”不会放松

新增商业为9508.57㎡,其中60㎡以下的面积段占主要部分,枫璟美地园2期增量最多,占新增商业面积的45%。

市场分析

1、上周商业库存总量减少376套,环比库存减少1.14%;

2、本周各镇去化商业量有所上升,其中以阜沙镇、坦洲镇、南区、石岐区去化最明显;

3、据监测重点项目显示,全市商业存量前十的项目中,碧豪公馆减少89套,皇爵广场增加51套,以上属于增减较为明显的商业;

4、本周新增项目有三个,主要是60㎡以下面积段新增较多,据统计新增商业为9508.57㎡;

5、根据二手物业价格监测,本周中山市区商铺及写字楼销售价格、租金分别为17003元/m²、41.4元/月m²,16029元/m²、39元/月/m²,商铺售价和租金相比上周有所下降,写字楼售价相比上周有所上升写字楼租金相比上周有所下降。

中山商业地产周报(201856期)|楼市“因城施策”不会放松

楼市“因城施策”不会放松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演讲时表示:“围绕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制定了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基本政策。随着新时代房地产发展理念任务目标的确立,房地产出现了新的趋势。”

中山商业地产周报(201856期)|楼市“因城施策”不会放松

具体而言,刘志峰指出,房地产行业发展出现了五大新趋势:首先,房地产市场实现了从无房到有房再到优房这三个阶段的转变;其次,调控政策将继续针对遏制投机炒房展开;第三,围绕租购并举、加快发展住房租赁;第四,房地产围绕城市竞争力展开的趋势更明显;第五,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房地产加快结构调整,资源整合、兼并重组。

刘志峰认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目前,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房价涨幅回落,三、四线城市房价将趋稳,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今年,因地、因城施策的房地产调控不会放松。”

中心城区幼儿园建设布局规划

至2020年共规划354所幼儿园

昨日,中山市教体局公布了市政府审批批准的 《中山市中心城区幼儿园建设布局专项规划 (2016-2020年)》。综合目前中心城区7个区的用地、人口分布结合等多项指标预测,预计在2020年中心城区范围内共规划幼儿园总数354所,其中新增幼儿园197所,保留现状幼儿园144所,规划改扩建幼儿园13所。

中山商业地产周报(201856期)|楼市“因城施策”不会放松

中山18家企业跻身粤企竞争力500强

中山商业地产周报(201856期)|楼市“因城施策”不会放松

土地多元供给切中房地产市场病根

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近日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表示,为推动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我国将逐步改变政府作为居住用地唯一供应者的情况,以更好地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中山商业地产周报(201856期)|楼市“因城施策”不会放松

有序推进土地供应主体多元化,有利于进一步盘活非房地产企业自有土地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土地资源,对当前大力推进中的租售并举,具有显著助推作用。因为租售并举要克服的最大困难,就是大城市土地供应总体偏紧。以北京为例,按照计划,该市从2017年起 5年内,将供应1000公顷集体土地用于建设租赁住房(即平均每年200公顷),而与之可做参照的另一数据是,2016年北京居住类用地供应量总共不足130公顷,由此可见,尽可能拓展土地来源任务紧迫、意义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