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川读本:2017.4.5村民的事儿挂心头——记延川县永坪镇黄家疙瘩党支部书记高富平

高富平指导村民发展大棚种植

延川读本:2017.4.5村民的事儿挂心头——记延川县永坪镇黄家疙瘩党支部书记高富平

高富平向空军帮扶队介绍村情

延川读本:2017.4.5村民的事儿挂心头——记延川县永坪镇黄家疙瘩党支部书记高富平

高富平向笔者介绍村上的大棚情况

通讯员 高学

春夏之交,深入延川县永坪镇黄家圪塔村,一座座大棚内村民们正在忙碌着栽植西瓜苗,村支书高富平正在大棚里为村民指导技术。已先后担任黄家圪塔村支部书记九年的他,1998年返回家乡投身农业大棚栽植,在他的带动下,黄家圪塔目前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棚专业村。

“种大棚是个技术活”

高富平在大棚上肯下功夫、肯钻研。村上的坝地以前都种玉米,高富平回乡创业时种过葡萄、油桃、草莓,但因为技术与管理等原因,创业以失败告终。为了种好大棚,他先后三次赴杨凌学习先进的大棚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最终选择了种植西瓜、小瓜和蔬菜,并获得成功。此后,他的大棚从1座扩大到10座。以前种西瓜都是铺蔓,蔓就占了很大一片地,且铺蔓西瓜的产量不是很高,他就寻思着能不能把西瓜的蔓吊起来,这样既节省空间又能提高栽植数量。他主动用自己的大棚做实验,把大棚里的西瓜由三行种到六行,再种到八行,现在是十行,效益整了几番。乡亲们看到高富平的大棚获得可观的收益后,也都纷纷跟着他发展起了大棚种植。几年来,高富平带着乡亲们先后共新建大棚100余座。因为村民对他的信任与日俱增,去年高富平重新当选黄家圪塔村村支书。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党支部”

2016年,黄家圪塔村和周边的4个自然村进行了合并,本就不团结的村委会班子,合并后矛盾进一步凸显。高富平对班子成员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党支部,如果领导班子都不能够团结一致,还怎么带领村子进一步发展?”新班子一组建起来,他就着力抓班子建设。他坚持给每一位班子成员做思想工作,通过不懈的努力,使班子凝聚力逐渐形成;紧接着,他又开始培养班子成员的长远思维。他说:“村子要发展必须要有一个主导产业,这样村子才能可持续发展下去。”

黄家圪塔村有着多年种植大棚的经验,于是他多方协调、积极发展村里大棚产业。镇党委副书记高东东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致富看党支部,高富平一上任就抓住了工作重点,把黄家圪塔村支部从后进支部带向了先进。”

“老百姓的事,无小事”

高富平是一个积极为群众办实事的人,只要村上有什么事,他总是第一个跑在前面。几天前,村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移植西瓜苗,正是需要用水的时候,村里的水泵却坏了,眼看移植在地里的西瓜苗就要干枯而死,高富平二话没说,自掏腰包买了水泵,连夜安装好,解决了村民大棚的灌溉难题。

还有一次,县交通局在村里修建产业道路的时候,需要在路上挖渠铺设过水管道,白天村子里来往的车辆比较多,施工不便,只有到了晚上才可以挖开,但开挖时把村里的自来水管道挖破了,负责抽水的老张并不知道这一情况,发现水箱的水不多了,就把抽水泵打开准备蓄水。开挖的路面被水淹没,施工队第二天还要施工,一池子的水不处理,就影响了施工的进展。高富平知道后,把自家的水泵、水管、发电机运到场地,连夜抽水,及时保障了第二天的正常施工。“村子里的事,没有小事,都是关乎咱们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情。”高富平一边指导村民移栽西瓜苗一边说。

“小刚,你给我打工吧”

33岁的村民赵小刚,儿子常年有病,妻子要时刻不离地照料儿子,导致他不能全心去发展产业,家庭收入有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这一切高富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多次上门劝赵小刚发展大棚致富增收,但因为缺乏资金,赵小刚的产业梦无法付诸行动。了解到情况后,高富平当即对赵小刚说:“发展大棚的前期投资我给你包了,年底大棚有了收入后再还。”可赵小刚又说他一个人忙不过来,务劳大棚的事就算了吧。“小刚,你给我打工吧。”考虑到赵小刚的实际情况,高富平把赵小刚雇佣到了自己的大棚里,每个月给赵小刚3000元的工资,既使赵小刚照顾到了家庭又增加了收入,使赵小刚一家人的日子有了好转。

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上任一年,高富平硬是把支部从后进带向了先进,如今村里大棚产业已经走上了轨道,今年高富平动员让没有大棚的农民发展规模养殖业,把养殖场放在大棚附近,发展循环、无公害养殖。“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争取让村里每家每户都有一条致富的好路子。”高富平说。

“别看我们村的大棚多了,可我们村的西瓜、小瓜的销路一点也不用发愁,都是上门收购的,往常每一车西瓜、小瓜高书记都亲自把质量关,信用就是我们最大的财富,现在每年到了收购时节,收购商都会主动给书记打电话。”村民赵振自豪地说。

黄家圪塔:

空军帮扶队带来真实惠

通讯员 刘鹏飞

延川读本:2017.4.5村民的事儿挂心头——记延川县永坪镇黄家疙瘩党支部书记高富平

空军帮扶队与村民代表商议帮扶工作

延川读本:2017.4.5村民的事儿挂心头——记延川县永坪镇黄家疙瘩党支部书记高富平

空军帮扶队为村上设立的图书室

延川读本:2017.4.5村民的事儿挂心头——记延川县永坪镇黄家疙瘩党支部书记高富平

空军帮扶队为村上修建的石拱桥

自从延川县永坪镇黄家圪塔村铺设了水泥路后,村民们务农更便捷了,生活更舒适了。这一切变化,得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包扶。

黄家圪塔村上的生产路原先为土路,在空军领导的亲切关怀下,2016年村子生产道路改为水泥路。“人家空军是真心实意地帮扶,为村里的发展费心费力,你看这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棚就是他们帮扶修建的,这230亩的坝地原来我们种的是玉米,由于没有修建排水渠,一到雨季,大水就把玉米淹了,现在空军帮我们修建了排水渠,还为我们修建了234座高标准的大棚,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大棚,脱贫致富不成问题了。”黄家圪塔村村支书高富平高兴地说。不仅如此,空军还为村支部赠送了办公桌椅,为村民设立了图书屋,现在村民的生活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军民联建共筑致富梦

黄家圪塔村位于永坪镇东北方向5公里处,全村有503户1524人,64名党员。该村前村紧邻永延线,土地较平坦,适合发展大棚,但土地较少,制约产业发展,属贫困村。

2016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到黄家圪塔村进行踩点,准备把黄家圪塔村作为脱贫攻坚的包扶村子,村民们听说后非常高兴,作为村支书的高富平深知机会难得,他下决心一定要抓住这次村里“大变脸”的机会。在空军政治部来考察前,高富平就召集村民代表开了一个碰头会,就如何抓住这次机会,营造一个良好的包扶环境与村民深入交流。会上,他对村民说:“我们村没有其他资源优势,只有后沟230亩坝地,如果可以在坝地里发展大棚那将大大加速全村脱贫致富,但是坝地年久失修,一旦遇到大雨就会形成涝灾,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得在坝地里修建排水渠,可这笔不小的开支村里根本负担不起,现在我们要把握住这个机会,大家一条心把这次帮扶落实好,抓住机遇共同致富。”

空军政治部经过实地考察和深入了解,决定把黄家圪塔村确定为包扶对象。在实施包扶过程中,空军帮扶队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建了一座连通村支部、方便村民通行的“连心桥”。后来了解到村民没有活动的场所,空军政治部当即出资为村民修建了活动广场,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村民致富的信心也进一步增强。

  修渠建棚发展产业

空军帮扶队经过实地调研,依据村民的发展意愿,把村后沟的坝地改造为集中大棚建设基地,还出资修了排水渠,保障了大棚建设的基础,目前230亩坝地上建起了234座高质量、高标准的大棚,每个棚里已经移植了西瓜苗。高富平说:“这些都是空军出资给我们建的,我们将建好的大棚根据村里实际情况分配到每家每户。”现在每一座大棚都分配到农民手里,已经开始了栽植,村民致富的信心更大了,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村就能脱贫致富。经营大棚是个技术活,种植的好一年可以收获两茬,赶上好时节还能卖好的价钱。为此,空军专门从山东聘请了技术人员到村里指导村民发展大棚产业,现在村民们个个都是种植大棚的能手。

“蓝天春蕾”助力教育发展

空军帮扶队经过调研后发现,村里有13户因子女的教育而致贫的。为了解决村民子女的教育问题,空军决定资助中小学生每人每年500-2000元,大学生每人每年5000元,彻底解决了黄家圪塔村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同时,他们还给村子里援建了一个“蓝天书屋”,方便村民们学习一些有关栽培、养殖的知识,村民们终于有了一个学习的平台。村民每次要办理养老统筹、退耕补助等业务时,常常要跑到冯家坪中心社区或永坪镇复印一些资料,既不方便又耽误生产,空军了解情况后,随即给村委会配置了办公用品,包括办公室电脑、复印机、打印机、互联网等,现在村委会办公更方便了。

免费义诊造福村民

“包扶一年来,空军是实实在在地帮啊!村子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黄家圪塔村支书高富平说。在空军帮扶的同时,县政府也积极完善配套设施,硬化生产路11公里(预计八月全部完工)。包扶期间,村民们也全力配合,一有问题,就连夜开会解决,一旦个人和集体发生冲突之类的,村干部就发动群众都去做思想工作。临近年底了,空军专门抽出时间拿着米面油到村里慰问大家,给贫困户送了米面油,全村的每家每户送上了油和牛奶。

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棚在阳光下银光一片,棚内的瓜苗菜苗绿意盎然茁壮成长,沟道两边的松柏越发青翠……黄家圪塔村村民幸福的明天一定会早日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