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川讀本:2017.4.5村民的事兒掛心頭——記延川縣永坪鎮黃家疙瘩黨支部書記高富平

高富平指導村民發展大棚種植

延川讀本:2017.4.5村民的事兒掛心頭——記延川縣永坪鎮黃家疙瘩黨支部書記高富平

高富平向空軍幫扶隊介紹村情

延川讀本:2017.4.5村民的事兒掛心頭——記延川縣永坪鎮黃家疙瘩黨支部書記高富平

高富平向筆者介紹村上的大棚情況

通訊員 高學

春夏之交,深入延川縣永坪鎮黃家圪塔村,一座座大棚內村民們正在忙碌著栽植西瓜苗,村支書高富平正在大棚裡為村民指導技術。已先後擔任黃家圪塔村支部書記九年的他,1998年返回家鄉投身農業大棚栽植,在他的帶動下,黃家圪塔目前成了遠近聞名的大棚專業村。

“種大棚是個技術活”

高富平在大棚上肯下功夫、肯鑽研。村上的壩地以前都種玉米,高富平回鄉創業時種過葡萄、油桃、草莓,但因為技術與管理等原因,創業以失敗告終。為了種好大棚,他先後三次赴楊凌學習先進的大棚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最終選擇了種植西瓜、小瓜和蔬菜,並獲得成功。此後,他的大棚從1座擴大到10座。以前種西瓜都是鋪蔓,蔓就佔了很大一片地,且鋪蔓西瓜的產量不是很高,他就尋思著能不能把西瓜的蔓吊起來,這樣既節省空間又能提高栽植數量。他主動用自己的大棚做實驗,把大棚裡的西瓜由三行種到六行,再種到八行,現在是十行,效益整了幾番。鄉親們看到高富平的大棚獲得可觀的收益後,也都紛紛跟著他發展起了大棚種植。幾年來,高富平帶著鄉親們先後共新建大棚100餘座。因為村民對他的信任與日俱增,去年高富平重新當選黃家圪塔村村支書。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的是黨支部”

2016年,黃家圪塔村和周邊的4個自然村進行了合併,本就不團結的村委會班子,合併後矛盾進一步凸顯。高富平對班子成員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的是黨支部,如果領導班子都不能夠團結一致,還怎麼帶領村子進一步發展?”新班子一組建起來,他就著力抓班子建設。他堅持給每一位班子成員做思想工作,通過不懈的努力,使班子凝聚力逐漸形成;緊接著,他又開始培養班子成員的長遠思維。他說:“村子要發展必須要有一個主導產業,這樣村子才能可持續發展下去。”

黃家圪塔村有著多年種植大棚的經驗,於是他多方協調、積極發展村裡大棚產業。鎮黨委副書記高東東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致富看黨支部,高富平一上任就抓住了工作重點,把黃家圪塔村支部從後進支部帶向了先進。”

“老百姓的事,無小事”

高富平是一個積極為群眾辦實事的人,只要村上有什麼事,他總是第一個跑在前面。幾天前,村民們正在緊鑼密鼓地移植西瓜苗,正是需要用水的時候,村裡的水泵卻壞了,眼看移植在地裡的西瓜苗就要乾枯而死,高富平二話沒說,自掏腰包買了水泵,連夜安裝好,解決了村民大棚的灌溉難題。

還有一次,縣交通局在村裡修建產業道路的時候,需要在路上挖渠鋪設過水管道,白天村子裡來往的車輛比較多,施工不便,只有到了晚上才可以挖開,但開挖時把村裡的自來水管道挖破了,負責抽水的老張並不知道這一情況,發現水箱的水不多了,就把抽水泵打開準備蓄水。開挖的路面被水淹沒,施工隊第二天還要施工,一池子的水不處理,就影響了施工的進展。高富平知道後,把自家的水泵、水管、發電機運到場地,連夜抽水,及時保障了第二天的正常施工。“村子裡的事,沒有小事,都是關乎咱們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情。”高富平一邊指導村民移栽西瓜苗一邊說。

“小剛,你給我打工吧”

33歲的村民趙小剛,兒子常年有病,妻子要時刻不離地照料兒子,導致他不能全心去發展產業,家庭收入有限,日子過得緊巴巴的。這一切高富平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多次上門勸趙小剛發展大棚致富增收,但因為缺乏資金,趙小剛的產業夢無法付諸行動。瞭解到情況後,高富平當即對趙小剛說:“發展大棚的前期投資我給你包了,年底大棚有了收入後再還。”可趙小剛又說他一個人忙不過來,務勞大棚的事就算了吧。“小剛,你給我打工吧。”考慮到趙小剛的實際情況,高富平把趙小剛僱傭到了自己的大棚裡,每個月給趙小剛3000元的工資,既使趙小剛照顧到了家庭又增加了收入,使趙小剛一家人的日子有了好轉。

致富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上任一年,高富平硬是把支部從後進帶向了先進,如今村裡大棚產業已經走上了軌道,今年高富平動員讓沒有大棚的農民發展規模養殖業,把養殖場放在大棚附近,發展循環、無公害養殖。“致富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爭取讓村裡每家每戶都有一條致富的好路子。”高富平說。

“別看我們村的大棚多了,可我們村的西瓜、小瓜的銷路一點也不用發愁,都是上門收購的,往常每一車西瓜、小瓜高書記都親自把質量關,信用就是我們最大的財富,現在每年到了收購時節,收購商都會主動給書記打電話。”村民趙振自豪地說。

黃家圪塔:

空軍幫扶隊帶來真實惠

通訊員 劉鵬飛

延川讀本:2017.4.5村民的事兒掛心頭——記延川縣永坪鎮黃家疙瘩黨支部書記高富平

空軍幫扶隊與村民代表商議幫扶工作

延川讀本:2017.4.5村民的事兒掛心頭——記延川縣永坪鎮黃家疙瘩黨支部書記高富平

空軍幫扶隊為村上設立的圖書室

延川讀本:2017.4.5村民的事兒掛心頭——記延川縣永坪鎮黃家疙瘩黨支部書記高富平

空軍幫扶隊為村上修建的石拱橋

自從延川縣永坪鎮黃家圪塔村鋪設了水泥路後,村民們務農更便捷了,生活更舒適了。這一切變化,得益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包扶。

黃家圪塔村上的生產路原先為土路,在空軍領導的親切關懷下,2016年村子生產道路改為水泥路。“人家空軍是真心實意地幫扶,為村裡的發展費心費力,你看這一眼望不到邊的大棚就是他們幫扶修建的,這230畝的壩地原來我們種的是玉米,由於沒有修建排水渠,一到雨季,大水就把玉米淹了,現在空軍幫我們修建了排水渠,還為我們修建了234座高標準的大棚,現在家家戶戶都有大棚,脫貧致富不成問題了。”黃家圪塔村村支書高富平高興地說。不僅如此,空軍還為村支部贈送了辦公桌椅,為村民設立了圖書屋,現在村民的生活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軍民聯建共築致富夢

黃家圪塔村位於永坪鎮東北方向5公里處,全村有503戶1524人,64名黨員。該村前村緊鄰永延線,土地較平坦,適合發展大棚,但土地較少,制約產業發展,屬貧困村。

2016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到黃家圪塔村進行踩點,準備把黃家圪塔村作為脫貧攻堅的包扶村子,村民們聽說後非常高興,作為村支書的高富平深知機會難得,他下決心一定要抓住這次村裡“大變臉”的機會。在空軍政治部來考察前,高富平就召集村民代表開了一個碰頭會,就如何抓住這次機會,營造一個良好的包扶環境與村民深入交流。會上,他對村民說:“我們村沒有其他資源優勢,只有後溝230畝壩地,如果可以在壩地裡發展大棚那將大大加速全村脫貧致富,但是壩地年久失修,一旦遇到大雨就會形成澇災,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得在壩地裡修建排水渠,可這筆不小的開支村裡根本負擔不起,現在我們要把握住這個機會,大家一條心把這次幫扶落實好,抓住機遇共同致富。”

空軍政治部經過實地考察和深入瞭解,決定把黃家圪塔村確定為包扶對象。在實施包扶過程中,空軍幫扶隊辦的第一件事就是建了一座連通村支部、方便村民通行的“連心橋”。後來瞭解到村民沒有活動的場所,空軍政治部當即出資為村民修建了活動廣場,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業餘生活,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評,村民致富的信心也進一步增強。

  修渠建棚發展產業

空軍幫扶隊經過實地調研,依據村民的發展意願,把村後溝的壩地改造為集中大棚建設基地,還出資修了排水渠,保障了大棚建設的基礎,目前230畝壩地上建起了234座高質量、高標準的大棚,每個棚裡已經移植了西瓜苗。高富平說:“這些都是空軍出資給我們建的,我們將建好的大棚根據村裡實際情況分配到每家每戶。”現在每一座大棚都分配到農民手裡,已經開始了栽植,村民致富的信心更大了,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村就能脫貧致富。經營大棚是個技術活,種植的好一年可以收穫兩茬,趕上好時節還能賣好的價錢。為此,空軍專門從山東聘請了技術人員到村裡指導村民發展大棚產業,現在村民們個個都是種植大棚的能手。

“藍天春蕾”助力教育發展

空軍幫扶隊經過調研後發現,村裡有13戶因子女的教育而致貧的。為了解決村民子女的教育問題,空軍決定資助中小學生每人每年500-2000元,大學生每人每年5000元,徹底解決了黃家圪塔村子女上學難的問題。同時,他們還給村子裡援建了一個“藍天書屋”,方便村民們學習一些有關栽培、養殖的知識,村民們終於有了一個學習的平臺。村民每次要辦理養老統籌、退耕補助等業務時,常常要跑到馮家坪中心社區或永坪鎮複印一些資料,既不方便又耽誤生產,空軍瞭解情況後,隨即給村委會配置了辦公用品,包括辦公室電腦、複印機、打印機、互聯網等,現在村委會辦公更方便了。

免費義診造福村民

“包扶一年來,空軍是實實在在地幫啊!村子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黃家圪塔村支書高富平說。在空軍幫扶的同時,縣政府也積極完善配套設施,硬化生產路11公里(預計八月全部完工)。包扶期間,村民們也全力配合,一有問題,就連夜開會解決,一旦個人和集體發生衝突之類的,村幹部就發動群眾都去做思想工作。臨近年底了,空軍專門抽出時間拿著米麵油到村裡慰問大家,給貧困戶送了米麵油,全村的每家每戶送上了油和牛奶。

一眼望不到邊的大棚在陽光下銀光一片,棚內的瓜苗菜苗綠意盎然茁壯成長,溝道兩邊的松柏越發青翠……黃家圪塔村村民幸福的明天一定會早日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