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與生鮮電商,誰會擁有未來?

惠農網鄧武傑


要說菜市場和生鮮電商的未來,不如先說我十多年前給一對剛認識的醫生夫婦解釋電商為什麼會取代傳統零售的故事吧。

當時我們是在一家麥當勞見面的,那對醫生朋友在自己的專業上非常精通,但對於互聯網剛適應到發電子郵件的程度,所以對電商這種互聯網企業未來有多大前途完全不瞭解(當時電商都是賠錢搶份額的、包括淘寶也是假貨橫行)。

我把互聯網用信息流的直通模式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傳統商業短板、再以信息流優勢推動資金流、物流、人流的結構性改變的理論模式講完,再用形象的感受來說明。

我說,比如飯館,當時從五星飯店到麥當勞快餐再到街邊蒼蠅館、早點攤,都是飲食企業。

但未來,顧客想吃什麼、飯館能提供什麼都會在飯前充分溝通達成一致,這樣飯館會針對性的採買/訂購、加工、配送到用戶指定地點(可以是家裡或工廠/寫字樓的食堂),除了像廣東早茶那種以社交為目的的飯館外,絕大多數飯館都會轉化成純廚房(這是麥當勞類快餐模式的升級進化),最大限度的減少店租和餐廚浪費。

而提供食客與廚房之間信息交流的平臺,就只能由電商提供——現在的美團就是這樣電商。

回到菜市場和生鮮電商的未來發展上。

我認為菜市場這種傳統果蔬銷售的零售終點,會逐漸轉化成類似餐飲快遞這種職能/企業;而生鮮電商會成為果蔬從地頭到桌上的信息交互服務平臺,未來冷鏈配送等職能也會由專業公司提供服務,是不需要生鮮電商自己配送或店面展示的。

那麼,對應的變化趨勢可能是:

菜市場先變成生鮮電商的配送集散點,再變成最後上門的配送企業。

生鮮電商在充分把握了果蔬從地頭到配送前的集散服務後,或者將自有的冷鏈配送部門獨立出去再合作,或者取消自有配送部門與專業配送企業合作,目的都是最大限度的提高配送效率(目前配送質量對品牌/成本的影響要大於配送效率的影響,所以大多生鮮電商都自建配送)。

所以,題目說的兩者都有未來,但菜市場的未來轉變更多。


理得心安


其實,這是一個消費升級和消費降級的問題:

菜市場和生鮮電商,面對的用戶群是不一樣的,就目前來說,生鮮電商沒有一家是盈利的,困在很多問題,配送的問題、保鮮的問題、配送成本的問題、以及採購成本、生產成本的問題,這些都是坑,無法逾越的坑。

生鮮電商,一定要做高端市場

舉個例子,我服務的一個客戶,全國最大的會員制生鮮配送平臺,深圳四季優美公司,他們做了五年,在惠州有自己的大型農場,蔬菜水果多樣化,聘請當地農民作為種植員工,生產無公害、生態蔬菜,然後有自己的分揀工廠和保鮮加工車間,在深圳擁有近一萬名會員,會員都是按年付費,一年需要交5000元,每週配送三次蔬菜上門。

可是五年做下來,還是虧損,虧損原因在於成本過大,農場的維護成本過高。配送成本過高。

後來,我們推出一個高端品牌,爭對深圳和廣州地區的高端住宅家庭,進行每天配送蔬菜上門,一年收入一萬元的會員費。這種模式成功了。

而且盈利報銷報表很可觀。所以,做生鮮電商,主打高端市場是明智的選擇。解決了用戶痛點同時,自己平臺也創造了收益。

菜市場

優勢很多,產品種類豐富,價格優惠,比超市要便宜很多,產品質量也有保證,所以,菜市場非常吻合大眾消費需求,屬於消費降級。

如何改造菜市場,其實有個很好的方式,比如菜市場的攤位菜農,入駐餓了麼生鮮配送,然後有用戶在平臺下單,購買了肉類、蔬菜、水果等產品,餓了麼配送員到才菜攤位來取貨。消費者省去了買菜時間,菜農把銷量提高了,配送員也有相應的收入,這是不錯的。

目前餓了麼只對接了超市生鮮渠道,未來肯定會把手伸到更細的毛細血管裡面。

020,打得是價格戰。


城市觀察君


你好,我是小刀談談互聯網,我來回答您的問題。歡迎朋友們點擊右上角關注我~

我認為生鮮電商更有未來,但是菜市場也會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使人們的傳統消費習慣發展變化。短期內生鮮電商是無法取代菜市場的,目前生鮮電商因為物流等各方面的原因,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一、目前生鮮行業特點

生鮮產品主要是指沒有經烹調、製作等深加工過程,只需要保鮮和簡單整理上架而出售的初級農產品或肉類產品。主要可以分為八類:蔬菜、水果、乳製品、熟食、乾貨、肉類、家禽、水產。其中,熟食一般指麵包、蛋糕等初加工同時對保鮮有一定要求的相關產品;乾貨則是去除了水分或水分較少的初級農產品或者海鮮產品,比如綠豆、香菇、藥材、茶葉、海帶等。

二、生鮮電商的現狀

1.生鮮產品標準化程度低

2.生產集中化程度較低

3.生鮮產品季節性與區域性較為明顯

三、生鮮電商目前發展的短板

  1. 冷鏈倉儲物流佔比較低
  2. 耗損率較大
  3. 產品保質期較短、週轉率要求很高

四、未來生鮮電商發展趨勢

1.生鮮產品標準化

2.生鮮產品豐富多元化

行業展望

未來菜市場會互聯網化,生鮮電商消費也會場景化,消費者會越來越看重生鮮品質,這對菜市場或者生鮮電商的要求越來越高,總得來說,更看好生鮮電商的發展。

【小刀談談互聯網:小刀網絡創始人,20年農村生活,魔都漂泊十年,跨電商、SEM/SEO、公關、移動互聯網經驗,長期每天閱讀5萬字+, 敬請各位朋友關注、點贊、評論~】

IT小刀哥


生鮮電商會擁有未來。隨著冷鏈物流技術的進步,送貨成本可以降到低於1元,商品到家價格低於菜市場,菜市場和超市逐漸退出市場。人們到商場的意願主要是社交和體驗消費。




龍飛0916


謝謝題主,這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菜市場是是傳統生鮮的一個縮影。生鮮電商是新時代的一道光。如果從生意的角度去看,生鮮一直都在,菜市場和生鮮電商只是兩種不同的表現形式。

1.對於生鮮菜市場的理解。一定是傳統的味道。是中華傳統文化承載形式之一。菜市場代表著人間煙火氣息,會不斷的升級改造,但是菜市場一定會存在。因為這是民生問題。只是管理會越來越標準化,規範化。短時間內,菜市場這種模式一定會存在,因為需求一直都存在。

2.生鮮電商,是伴隨移動互聯網產生。是新時代生鮮的一種表現形式。它不是發明,而是傳統生鮮在電商時代的一種衍生品。是對傳統生鮮的一種完善與補充。沒有絕對的競爭關係。除非整個傳統生鮮,重新構建。生鮮電商更多代表的是便捷與效率,是現代人生活的高效率的體現。

兩種模式,代表者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存在絕對的競爭關係,更多在於消費者需求的選擇。去菜市場的不一定就不會選擇電商生鮮。去電商生鮮購物的,後續也可能會去菜市場購買。

生活方式一直都有,這兩種模式就一直都會存在。


水清如許


我的回答是:這個問題問的有點矛盾性,他們應該相輔相成互補不足,這樣才能變得更有未來。


首先我們要知道菜市場這個2000多年已經開始,一直到現在長盛不衰,有人群聚集的地方肯定會有菜市場的,這個不用講肯定會有未來的。不好的地方是需要去特定的地點,路程有些不便而已。


生鮮電商的起步來源於快遞行業的進步,以順豐和京東為主的生鮮快遞得到人們的認可,讓人們能夠吃上新鮮的食材,減少去菜市場的次數,也就是送貨上門。但生鮮電商也是有侷限性就是快遞地區不能太遠,否則就不能保持生鮮。貨源來源於市場、農家等等。


最後的最後,這兩個都有必要的,也都有各自的未來,沒有誰更有未來之說。


木子李的日常



菜市場從2000年前就已經出現並沿用至今,沒有出現所謂的悄聲匿跡,相信以後也不會消失,同時去市場買菜也會促進家人內部關係,例如兒女陪父母買菜,達到促進感情的目的。同時只要有人群的地方,菜市場就會一直存在。


生鮮電商是近幾年開始火起來,期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快遞行業促進,方便人民可以吃到一些地方的特產,價格也不算太貴,人民意識也接納這種消費方式,因而有遠大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