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孩子的大媽,啥人都有,遇到個摳門大媽卻成為我好姐妹

哄孩子的大媽,啥人都有,遇到個摳門大媽卻成為我好姐妹

退休了,住到兒子家哄起了孫子,幹了一輩子工作,到老轉行成了保姆。

在這個小區,與我一樣的大有人在。春天太陽暖暖地升起來的時候,小區我們十幾個大媽,推著童車,聚在一起,這個誇我的孫子好,我誇那個外孫漂亮,這成為小區的一道風景了。

城裡每過五天逢大集,集上的東西比超市的便宜。每到集時,我們這些人又組成大媽隊,拖著行李輪架,浩浩蕩蕩去趕集,每次都是十點出發,這事兒不用招集,約定俗成就這個點兒。

李大媽給女兒看孩子,與我兒子家是一座樓上的,平時見得多一些。趕大集時,我常與她一起兒。趕集時,李大媽很會砍價兒,一把韭菜也要砍半天。我買菜回來的路上,一碰頭問一下價兒,我買的總比她貴一些。

哄孩子的大媽,啥人都有,遇到個摳門大媽卻成為我好姐妹

故事示圖

後來,我就跟著李大媽,她買什麼我再照價買。還別說,真是便宜了不少,只是李大媽那摳摳索索的勁兒,我心裡有點嫌她。平時大家聚在一起,孩子吃的東西不一樣,有時大家就交換一下。可李大媽又像買菜一樣,顯得很摳門兒。

我開始疏遠李大媽了,這樣的人不可交。

那天趕集,我本與李大媽不在一起,可選著菜時就走到她後邊,她正在買一個攤位的菜。買菜的是個年輕小媳婦,他那茄子大也水靈,李大媽砍了半天價,小媳婦就是一分不降,稱茄子時五塊六毛錢。小媳婦說五塊五好了,李大媽非要五塊不可,人家說關不住本兒,不幹。李大媽又拿了一條大的說,那六塊錢好了,媳婦非說太多了。就這樣,兩人你來我往,李大媽買了五六種菜。

哄孩子的大媽,啥人都有,遇到個摳門大媽卻成為我好姐妹

故事示圖

結賬時,小媳婦說共24元五角,就24元吧。李大媽拿出50元給她,這本是很好算的賬,那小媳婦或許是被李大媽叨叨亂的頭腦,找了36元。我心裡好笑,這小媳婦的算術指定的物理老師教的吧?正好李大媽愛得便宜,這次又多得了十元。

沒想到,李大媽抽出那十元來遞了回去。“姑娘,你多找了我十元,這錢是你的。”

我有點不相信眼睛了,好小媳婦愣怔一下,然後恍然道:“你看,我這做買賣的真不像啊,把錢都沒算對。”然後她問李大媽:“大媽,你剛才那麼費勁地砍我價兒,咋還退錢給我呢?”

李大媽有點兒生氣地說:“看你這孩子,咋說的呢,砍價是砍在明處,還你錢呢是本分,錢再好,俺的人品可比這錢重啊。”

從那天開始後,我對李大媽有了好感。買菜時又跟著她,天天買便宜的菜。

哄孩子的大媽,啥人都有,遇到個摳門大媽卻成為我好姐妹

我們成了好姐妹後,才知道李大媽和老伴兒都是農村人,沒有退休金,兒子和兒媳都是工人,收入也不太多,但他們愣是節儉著與親家一起給孩子在這個還算不錯的小區買了房。

一晃過去幾年,我們哄的孩子上幼兒園了。我和李大媽都回到了自己的家,我們還是保持著聯繫。老姐妹倆常相約一起,去看看孩子,趁機我們聚到一起,聊它個無荒地老……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若有不當,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