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最新演講:講政治是全局觀很重要的一部分

馬雲最新演講:講政治是全局觀很重要的一部分

日前舉行的浙商總會2018年半年度工作會議暨骨幹培訓學習會上,馬雲受邀做了主題演講,乾貨非常多。

面對新的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形勢,企業家應該怎樣思考和行動,怎樣做出適應和改變,馬雲講的非常透徹,並認真的剖析了自己的思考邏輯。新農參考認為,其中的思辨性、看問題的角度和經驗的提煉,對企業家朋友很有借鑑和啟發意義,故呈此文以饗讀者。

1、做企業時,好的時間是不正常的,不好的時間是很正常的

2、企業出問題都是因為錢多出了問題

3、現在整個形勢就像前兩天我聽了很多企業家跟我講的,人人都是嘴上不說,心裡個個擔心

4、一個政策出來,一個國家要想說什麼話的時候,這個事情你要想明白,仔細聽聽它到底是真的、假的

5、我認為死一批企業也挺好的

6、我不知道在座有多少人認真學過“十九大”,反正我自己組織公司內部學了五、六次

7、不要把今天的文件和當年的文件去比

8、很多人說企業不好、實業不好、實體不好,是你的實體不好

9、一定要在陽光燦爛的時候爬到屋頂上修屋頂,千萬不要在下雨、下暴雪的時候再跑到屋頂上修一修,這種時候你可能就摔死在屋頂上了

10、絕大部分優秀的企業家都是哲學家,哲學家的主要觀點是苦頭吃多了,才會變哲學家

11、阿里巴巴不想做零售,我只是想告訴大家,零售是可以做好的(馬老師最後悔的事情就是創立了阿里巴)

12、海底撈實際上是一個製造業,只是端到桌子上那一刻是服務員幫你端上來而已

13、我們做企業的人,不能把自己的民族化提得很高,叫什麼民族企業,其實世界上絕不會因為是民族企業而為你付錢

14、實體經濟不是製造業,服務業是實體經濟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

15、中美關係不好跟你其實也沒什麼關係,好跟你也沒多大關係

16、中國有一個了不起的戰略,就是“一帶一路”的戰略

17、剛才有人講我們的朋友都是窮國家,但是有的時候中國的產品賣到窮國家比較靠譜

18、有一年中國移動召開高層會議,請我去講,我那天說,中國移動互聯網會高速發展,但是一定不是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尤其不會是中國移動,那幫人特生氣

19、你改變,你痛苦,只有痛才不會苦

20、中美貿易戰大家當喜劇片看,但是特朗普三板斧的能力大家還是要高度認識和重視,他還是有絕活的,他畢竟是商人出身

21、高爾夫球場上最擔心的是什麼?是業餘選手上來,他瞄的是這兒,一打就打到邊上去了

22、所以,我覺得中國有這麼一個對手,中國企業有什麼可擔心的?

23、里根總統之前,美國的經濟政策跟今天中國的經濟政策差不多,基礎設施投資、製造、地產、出口。里根上臺以後,迅速重新調整,擴大內需、擴大進口為主

24、未來的經濟是所謂平臺經濟,平臺經濟就是讓別人比你更強

25、利他主義、可持續發展、綠色、普惠,這些是未來30年你想活下來必須要運用的基本手段

26、別跟我講30年,我3年都活不下去,你不想清楚30年,3年肯定是活不下去的,當然你想了30年,3年也未必活得下去

27、要有未來觀,從未來看今天

28、講政治是全局觀很重要的一部分

29、再大的困難,今天不是最困難的(後天很美好,但絕大多數人都死在明天晚上)

30、好跟我也沒關係,不好也沒關係,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往前走。

以下為馬雲演講全文,根據馬雲演講速記精編。在文中理解上述金句,可以助消化:

企業家好日子不多了,要學會適應

我們浙商是很了不起的,因為我們浙商考慮(問題考慮)得很透、很遠、很廣。每個人的事情做得好與壞,關鍵在於你看問題的深度、廣度、角度,我覺得全國能做得好的企業家跟我們浙商一樣,都對問題持有不一樣的深度、廣度、角度。

我們要了解宏觀經濟,特別是對整個金融、製造業市場的判斷。我自己感覺,好日子不多了,但是應該這麼講,好日子本來就不多。做企業時,好的時間是不正常的,不好的時間是很正常的。

所以,如果你要選擇做企業,你明白好的日子來了,你要格外珍惜,壞日子要學會適應,學會在壞日子怎麼生存,好有好的過,壞有壞的過。

以前阿里巴巴非常困難的時候,我就鼓勵我自己,並和我的同事講,馬路上沒有車的時候只有兩種方案,你有能力跑得快點兒,沒有能力停下來修車。馬路上車很多的時候,你就要非常小心。

換句話說,經濟形勢非常好的時候,很容易出事情,企業出問題都是因為錢多出了問題。經濟形勢好的時候,是出大錯的時候,經濟形勢不好,你想出也出不了什麼問題,而且現在的形勢不一定是壞事情。

所以,天下之大,想清楚自己、想清楚自己企業的優勢,你有什麼、你要什麼、你放棄什麼,總會有自己生存的方法。

聽不懂政策,企業要想不被淘汰怎麼辦?

現在整個形勢就像前兩天我聽了很多企業家跟我講的,人人都是嘴上不說,心裡個個擔心。嘴上不說,怕說了以後反而政府對他的看法不一樣、銀行對他的看法不一樣、員工對他的看法不一樣,但他心裡特別擔心,去槓桿、去產能,其實每個人壓力非常大,非常大的企業都為了幾個億的錢弄得心驚肉跳。

以前企業家在做企業時老是等政策,而今後要懂政策。政策如果三令五申,四、五次,七、八次在講的時候,你要非常小心。

其實去槓桿、去產能也好,供給側改革這兩、三年來已經說了多少遍?很多企業家都把它當作文件在看,因為以前說得跟做得不一樣,現在說得跟做得是一樣的。但是隻因政府、國家太大,一個政策下來得兩、三年的時間。

所以,有的時候要高度注意,一個政策出來,一個國家要想說什麼話的時候,這個事情你要想明白,仔細聽聽它到底是真的、假的,是否真存在這個問題,你要提前兩、三年做好逃跑、轉移、升級的準備,而不能等到來了以後再改,那隻能是斷臂,來了再不改,你還想等待機會?沒機會了。

而且我個人覺得這一輪的經濟去槓桿、去產能、去汙染,從國家來看,從我們這些企業來看,我覺得去得好,必須死掉一批企業。這些企業在最有錢的時候、最有勢的時候、位置最好的時候,居然沒有去做這樣的戰略轉型,居然沒有看到這些問題,在最好的時候沒有聽懂國家的政策、沒有看到未來趨勢的災難性,不改,你說這些企業不死怎麼辦?我認為死一批企業也挺好的。

希望大家認真學習一下我剛才講的從等政策到懂政策。我不知道在座有多少人認真學過“十九大”,反正我自己組織公司內部學了五、六次,認認真真看。記住,現在的老闆和當年是不一樣的,他真覺得要乾的時候,就一步一步地來。所以,如果你不認真看“十九大”政策,不知道什麼叫做發展不平衡性、不充分性,不知道什麼叫做研究脫貧防風險的三大攻堅戰,不去想明白這些東西,三年以後若發生變化,你就得昏倒了。

不要把今天的文件和當年的文件去比,今天的文件是很有料的,看看你的企業是不是撞在風口上。

一定要在陽光燦爛時修屋頂

今天不是所有的企業都糟糕,也有好企業,很多人說企業不好、實業不好、實體不好,是你的實體不好,小米不是蠻好的?零售不好,零售也有很好的啊。金融不好,金融也有很好的。只是你沒有去擁抱這個變化,你沒有改變自己,你在最好的時候沒有改變自己。

多年來,在阿里我自己的感受很深,我那時候一直堅信,在陽光燦爛的時候修理屋頂,公司在形勢最好的時候、業績最好的時候、利潤最好的時候、士氣最好的時候必須改革,一定要在陽光燦爛的時候爬到屋頂上修屋頂,千萬不要在下雨、下暴雪的時候再跑到屋頂上修一修,這種時候你可能就摔死在屋頂上了。

形勢不好的時候,你要非常小心,該宰的宰、該萎縮的萎縮、該退縮的時候退縮,但是理想主義不能變。退縮不等於丟理想,而是要修復自己。

今天我們所有的企業都要認認真真地去思考,絕大部分優秀的企業家都是哲學家,哲學家的主要觀點是苦頭吃多了,才會變哲學家,學習是成不了哲學家的,只有自己吃了苦頭,知道好與壞,才能重新調整過來。

未來沒有純製造業和純服務業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過去40年浙商的成功是敢為天下先,靠創新、奮鬥。但是在今天的形勢下,大家要認認真真思考,我到底想幹什麼?

要擁抱技術,擁抱技術極其關鍵。大家說盒馬鮮生行不行、大潤發行不行?當下盒馬鮮生上海、北京、杭州所到之處人多成這個樣子,它也只是換一種方法做,擁抱技術做而已。我們收購了大潤發以後,現在它的發展態勢也是越來越好。

我們不是說想進入零售行業,阿里巴巴不想做零售,我只是想告訴大家,零售是可以做好的,但是如果使用昨天的方法去做,那是不行的。

所以,未來的製造業一定是服務業,而未來的服務業一定是製造業。大家記住,純製造業的時代可能過去了,純服務業的時代也過去了,更何況很多人都沒分清楚什麼叫製造業。

我有時候開玩笑,大家說海底撈是服務業還是製造業?海底撈實際上是一個製造業,只是端到桌子上那一刻是服務員幫你端上來而已,它後面的採購、生產、材料整個過程就是一個製造業的過程。

大家講虛擬經濟,虛擬經濟是偏金融的,要發展實體經濟,一定要發展好虛擬經濟,不要把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對立,金融不是壞東西,但是以前的金融沒有發展好,不是金融不好。

企業老講要發展實體經濟,其實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是一個貨幣的兩面。所以,我們做企業的人,不能把自己的民族化提得很高,叫什麼民族企業,其實世界上絕不會因為是民族企業而為你付錢,網民叫好但是他是不會付錢的,看熱鬧的人很多。

我們沒必要打一些莫名其妙的牌,沒必要去做一些莫名其妙的概念。不要把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對立起來,不要把服務業和製造業對立起來,今後服務業就是製造業,製造業就是服務業,如果你說你現在做的是製造業,那你的路走得也不會太長,也就是幾年的時間。

實體經濟不是製造業,服務業是實體經濟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希望大家要記住這一點。

未來的利潤取決於技術含量

企業還在進行資源投入、資金投入、勞動力投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的利潤就在於你的技術含量。未來的市場不在於多大,而在於多深。日本的市場是深度非常深,中國市場廣度很大,中國的市場遠遠未開拓,中國有巨大的機會。

希望大家多注重這個觀念的思考,以後製造業就是創造業,以前的製造業,企業花大把的時間都在想融資、買設備、搞定材料,未來的製造業不是花時間去引進資金,而是引進知識、引進人才,把這方面做好才是最重要的。

在2001年、2002年的時候,在阿里巴巴最困難的時候,整個互聯網泡沫沒了的時候,很多互聯網公司都把自己的互聯網名稱改掉了,他們認為再叫互聯網,就太丟人了。

但是我們覺得那時候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把所有的錢集中起來培養人才、訓練人才、訓練幹部,認清楚自己的互聯網到底能走多久。我們在思考,這個行業、產業到底能走多久,是否真有希望。如果大家都沒希望的話,你堅持是不是有可能,在出問題的時候要把自己想清楚。

未來30年,世界經濟會重新洗牌

大家說中美貿易,我認為未來20年,不要對中美關係好轉抱太多希望,它們之間的關係一定是起起伏伏,因為美國已經把中國當作戰略對手了。東西方文化有差異,中國人講究和氣生財,什麼事情都想和,而西方是講究競爭出優勢,他是一定要跟你搞競爭的。

還有一點,中美關係不好跟你其實也沒什麼關係,好跟你也沒多大關係,好也不可能全買你們家的東西,不好也不可能只能靠美國自己。中美之間發生強大貿易戰的概率非常低,因為雙方輸不起,但是好已經不可能了。

這件事情全世界都看見了,大家就當娛樂片一樣,我們既然生存在這個時代,就站在樂觀、欣賞的角度去看看。中國有一個了不起的戰略,就是“一帶一路”的戰略。

剛才有人講我們的朋友都是窮國家,但是有的時候中國的產品賣到窮國家比較靠譜,窮國家也是我們的機會。但是窮國家不等於要爛產品,我們必須要調整之前的策略。

中美貿易角逐背後的巨大機會在哪裡?未來的30年,這個世界會重新洗牌,30年以前,政策的改變、中國的開放,以及技術、理念、思想、管理重新洗牌了整個經濟。未來30年,世界經濟將會重新洗牌。

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講,來參加本次會議的大概有200人,30年以後,這個房間裡的人將會變成500家企業,包括我們在內,大概有20家企業還能夠參加浙商總會理事會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你要做好準備的是,如何拿到這20張門票。

有一年中國移動召開高層會議,請我去講,我那天說,中國移動互聯網會高速發展,但是一定不是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尤其不會是中國移動,那幫人特生氣。我說我們可以打個賭。你們看今天的形勢怎麼樣?往往最有資產、最有資源、最能幹的那幫人是去不到未來的。

所以,我希望大家今天就改變,你改變,你痛苦,只有痛才不會苦。你連痛都不行,你苦的日子是非常糟糕的。

企業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

中美貿易戰大家當喜劇片看,但是特朗普三板斧的能力大家還是要高度認識和重視,他還是有絕活的,他畢竟是商人出身。

特朗普不是普通的政治家,他不斷地證明自己比別人聰明,所以我們要全面觀察他的動作。我有時候想想也蠻有意思的,高爾夫球場上最擔心的是什麼?是業餘選手上來,他瞄的是這兒,一打就打到邊上去了。現在他的體力也好、能力也強,一上場就把整個世界打亂了,球到處亂飛,但是他的學習能力也很快。其實在過去一年內,他進步的非常快、是非常厲害的人物。

所以,我覺得中國有這麼一個對手,中國企業有什麼可擔心的?我們跟世界優秀的企業去角逐,跟美國競爭,我們要進,也不一定爭,非洲有多大的市場,“一帶一路”有多大的市場,幹嘛一定要爭呢?但是進,是要有的。

中興事件值得在座每一個企業去思考,你要擁有核心的技術,你這個企業一定要擁有獨到、獨特的技術。所以,我想我們也不用擔心,因為你擔心也沒用,中美要鬧矛盾,瞎擔心,你也解決不了什麼問題。你要適應,我們期待中美之間的關係,貿易會好起來,多做一些適合兩國之間貿易的交易。但是我們每個企業家都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

貿易遊戲規則將重寫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今年上海的進口博覽會上,國家稱將在未來五年內進口8萬億美元,在未來的15年內,進口24萬億美元。這意味著什麼?對所有的製造業、消費產品進行顛覆性的衝擊。

WTO的遊戲規則是什麼時候制定的?里根總統之前,美國的經濟政策跟今天中國的經濟政策差不多,基礎設施投資、製造、地產、出口。里根上臺以後,迅速重新調整,擴大內需、擴大進口為主,由於美國當時的中產階級人數也就是5000萬、6000萬人口左右,進口量不到1萬億美元,重新制定了WTO遊戲規則,重新確定了美元標準。

中國未來的15年內,將會有2-3億的中產階級、5億的中等收入人群,還有8萬億美元的進口量,這意味著要重新寫貿易遊戲規則,製造業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希望大家認真地去思考、認真把握,自己在這個領域裡面,你的定位是什麼?未來的製造業不是Made in China,也不是Made in America,而是Made in Internet。是這個國家採納的資源,那個國家拿到的技術,那個國家拿到的設計,未來的企業一定是全球化的企業。未來你的市場必須是全球的,未來80%的企業必須是全球化的企業。只有這樣,你才能生存。

未來經濟一定是利他主義

未來的經濟一定是利他主義。在IT時代是立體圍剿,我越來越強、越來越好,而未來的經濟是所謂平臺經濟,平臺經濟就是讓別人比你更強。什麼叫生態,就是你強,合作伙伴必須強,合作伙伴強,你也能強起來。所以,這種重新顛倒和思考的理念,是未來30年世界經濟重新洗牌的關鍵點。

一個企業能否做得好,一個企業的組織是不是設置得好,要什麼樣的人才,做什麼樣的產品,這個產品與眾不同,關鍵在於你這個公司的思想跟別人不一樣。所以,我覺得浙商了不起,因為我們看得遠,我們看得不一樣,企業正因為每個人的角度不一樣,看問題的深度不一樣、角度不一樣、廣度不一樣,才能促使企業做得特別有味道。

不管再怎麼不一樣,有些東西是未來社會的趨勢,利他主義、可持續發展、綠色、普惠,這些是未來30年你想活下來必須要運用的基本手段,聯合國在推,各個國家在推,老百姓都希望,讓大家一起受益,而不是自己受益。

所以,治理汙染就變得極其關鍵了,這些是關鍵詞,你要問你的企業有沒有往這些關鍵詞轉換,哪些詞是你認為未來30年一定會存在的。

你可能說,別跟我講30年,我3年都活不下去,你不想清楚30年,3年肯定是活不下去的,當然你想了30年,3年也未必活得下去,但如果你不想30年,3年活下去,你每年都在擔心下3個月還能不能活。

我覺得把自己看透,把公司看透,把未來的趨勢想清楚,認為天下之大,怎麼會融不下我創造獨特價值的企業?你總能走下去。

優秀企業的關鍵詞

我覺得作為浙商,作為我們做企業的人,永遠要堅信理想主義、樂觀主義,要學習、自重、自尊。

未來30年,由於技術革命和世界格局的變化,中國成為了世界老二,而且中國在走向老大的路上或者是中國在走向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過程中,大家不要害怕出現問題,因為有問題,才有你們和我們這些企業家存在,我們可以把問題解決,只有你解決了這些問題,才是你自身價值的所在。

只有帶著理想主義、樂觀主義的精神,再加上強大的現實主義,才有可能生存。作為企業沒有現實主義,不活過這個季度、下個季度,基本上就完蛋了。

所以,做優秀的企業,我認為關鍵詞是:

第一,三觀

1.老闆和所有的高層一定要想明白,要有未來觀,從未來看今天。

2.要有全球觀,從全球未來看今天。

3.全局觀,講政治是全局觀很重要的一部分。

這是公司高層管理必須要有的“三觀”。

第二,三主義。

1.公司一定要有理想主義色彩,你為什麼而生產?你不是為錢,你不僅僅是為利益,必須要有堅強的、堅定的理想主義。

2.現實主義。你必須要活好今天,該斬首的斬首,該斷臂的斷臂,該活下來的活下來,該收縮的收縮,該發展的發展。

3.樂觀主義。再大的困難,今天不是最困難的。

那時候我在杭州跟所有的員工講,我們不給宿舍,阿里巴巴的人在杭州買不起房子,杭州沒幾個企業能給員工買得起房子,就這麼一步一步往前走,也不是說明天就買得起,或許15年以後我們才有機會。

所以,做企業多分享、多溝通、多學習、多交流。做企業就是借假修真。這些東西都不是自己的,所有的財富都是社會、員工、孩子們的。你這一輩子就是修煉自己內心的平靜,如果看見經濟形勢不好了,你就急,經濟形勢好了,你就瘋狂,你根本沒修煉好,浙商就是修煉。外練一層皮,內練一口氣。要修煉,好跟我也沒關係,不好也沒關係,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往前走,這是我們做企業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