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ai為何遲遲不引入國內?

電動汽車發展至今,時間雖然不長,但是技術卻進展飛速,但是電池的問題遇到了瓶頸,鋰電池在續航里程、充電時間、使用壽命方面遲遲沒有得到更大的突破,這個時候氫燃料電池脫穎而出,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的氫燃料電池更適用於電動汽車,但制約其發展的難題也相當不少。

加氫難

就像硬幣都有正反面一樣,所有的事物都有好壞兩面,氫燃料電池車也不例外。相比起特斯拉Model S四小時的充電時間,Mirai那隻需3分鐘的加氫速度以及續航里程看似贏了幾條街。

但實際情況是,加氫站未能得到普及是制約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攔路虎”。

加氫站的罕見程度有別於我們常見的加油站,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境內已建好的加氫站僅有9座,分佈在北京、上海安亭、河南鄭州、大連高新區、江蘇如皋、廣東佛山和深圳等地。與日本相比,國內的加氫站少的可憐,這也是Mirai遲遲未在國內上市的一個重要原因。並且建加氫站有異於建加油站,整個環節中的制氫、儲氫以及運輸氫難度都遠遠高於加油站。

車體重

別看Mirai的車身尺寸跟凱美瑞不相上下,實際上Mirai的總重量高達1850kg,比凱美瑞重了整整350kg。那麼問題來了,尺寸為4890/1815/1535mm的豐田車居然這麼重?究其原因竟是動力部分和儲能部分佔了多半空間,而再加滿122.4L氫燃料以及四個乘客就能輕易突破兩噸這個大關了。

Mirai為何遲遲不引入國內?

水氫汽車如何“氫”裝前行

針對燃料電池汽車中存在的主要障礙,廣東合即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發出了不加油、不充電、不加氫氣、不排放尾氣的水氫汽車。水氫汽車直接利用水氫動力系統為電機供電,從而為汽車提供動力,水氫動力系統替代了傳統電動汽車中的鋰電池,只要原料箱中有充足的甲醇水即可保證水氫汽車的續航能力。

水氫汽車的核心優勢是“移動”制氫,原本需要一個高壓儲氫罐或者一個大型制氫工廠如今只需一個甲醇重整制氫罐便可輕鬆實現氫氣的即產即用功能。擺脫了大型制氫系統以及氫氣的“壓、儲、運”等一系列繁雜措施,經濟成本大大降低,安全也得到保障。另外,由於不需要笨重的高壓儲氫罐,整車重量大大降低,空間也得到了提高。

水氫汽車的原料甲醇來源十分豐富,可通過太陽能、風能等間歇式可再生能源電解制氫然後碳催化獲得,也可利用農作物秸稈、動物糞便和有機廢水發酵獲得。甲醇補給站可充分利用現有的加油站系統改造而成,與加氫站和充電站相比,配套成本幾乎為0,大大節省了基礎設施的大規模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