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化大桥,我们的梦想和现实

赵化大桥,我们的梦想和现实

桥·赵化镇

懒云\文

小时候,有段时间离开老家赵化镇,跟随在晨光工作的父亲身边,时常经过高大得令我自觉对其敬仰的东门大桥。推算回去那大概是四五岁,也就1977年左右吧。当时除了这个巨大的单体建筑让沱江矮矮的趴在了下面让我大开眼界之外,父亲单位旁的晨光冰糕厂也一并让我眼神倾注挂念不已。常常将二者结合着臆想——吸着那天宫里可能才同时有的绿豆冰糕在东门大桥上走过去又走过来,还走过去再走过来,又走过去仍走过来,是多么骄傲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沱江河的美景壮景灿烂享受啦!

某次偶然听父亲讲,东门大桥也叫红旗大桥,是一个刚毕业的中专生设计的,而且这个人还是个女的。哦,好厉害!或许这就是人生第一次钦佩孙悟空之外的另一个人了。有文化有知识有能力真的好让人尊敬!这种意识就因为桥的原因,第一次被灌输并随即铭刻到了脑海深处。

后来读书时看到课本讲赵州桥,蓦然就将课本里图画中的小小赵州桥与脑袋里那高大上的东门大桥进行了从材料、长宽高、孔径、地域亲疏感、接触生疏度等全方位的对比,很是不服气的自嘲:它和我们富顺东门大桥除了时间差,哪里都不如我们的哈!东门大桥这么雄伟方便的大石拱桥,以后一定会超过它成为最著名的桥,也上课本让北京蒙古西藏台湾的和外国的人从小也晓得这我们富顺的这座东门大桥红旗大桥。

1984年百年不遇的大水,河边都扩展到了好多高坎上的屋基下面,让屋基不甘愿的也滋润一回沱江河起码增大了千倍的体量,那时完全没有一种敬畏大自然的感觉,感受不到一种曲异的经历如此不一般境况而令人生不虚此行的嘘吁。作为顽童的我与同样的伙伴,听信着一种稀奇的传言,翘首以盼的扫面着汹涌的河面,等待着传言中的蛟龙出现。然而却等来一个揪心的坏消息,东门大桥被一个大油罐撞了!被撞了!好消息也同时伴随而来,东门大桥没有被撞倒!倒也让我省去了不少的可惜,我心中的这个图腾依然耸立。

再后来听人摆龙门阵说,在台湾当立“立法委员”的李公权,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愿出资在赵化和万寿之间修建一座沱江大桥,只要求冠名“李公桥”而已。县里回应云:汝为异类国名党要人,如此乃为尔立碑留名千古,岂能冒天下之大不韪,不可也。

望望一百米来宽的赵化沱江河面,心想换在今天时代,何止命名李公桥,或许冠名“国民党大桥”都可以吧,说不定还会是一个成功的统一战线丰硕成果呢。

一次去晨光三厂,谈起旁边新建的晨光大桥,有人言在八十年代晨光大桥就差点修建了的,当时国家计划在晨光三厂沱江河对面占用三个山头修建一个重点化肥工程项目,就计划要建大桥的,还要解决县里的待业青年就业和所在地农民就业。只是由于县委书记和县长反对——占那么宽的地盘,要让我们少收好多粮食啊!故而此国家重点项目转移到贵州去了。听此感慨不已,心想若换在今天,县里所得税收会很愉快的拿出一二大奖引入这种项目的若干人等吧。

也记得某次去参观黄葛浩水电站,看到横亘沱江的水坝,油然冒出一中遗憾感:哪像赵化两岸光秃秃只能船来接送,何不如坝上立桥方便交通啊!稍后坐在树荫下盯着水电站,突然懂起,这都是一种赵化无桥的失落感,哪管恰不恰当、成与不成,都会生发出一种潜意识的赵化何时才能有大桥的失落和希翼情感。犹如饥饿时自然就会想到饮食,是那么的自然和必然,似乎也成了一种习惯。这可能也是另一种孤雁与落霞齐飞的串味。

在读中学时,一再耳闻赵化在勘测建桥地址,一曰银石溪,一曰石盘下的周家湾。每每听闻都莫名的与有荣焉的兴奋一阵,但随着毫无消息的后续而渐归往日水镜。往复不已,犹如生活的灯苗时不时的撒入一两粒盐巴,噼啪闪烁一下,让灯苗不是那么昏暗无味。最可气的是最后却等来了牛佛修建沱江大桥的落寂消息,讪讪的自嘲牛佛与赵化差不多,所以赵化也大概或许可能应该要建大桥了吧。

终于,在2015年盼来了赵化大桥的开工,坐落在石盘下的周家湾,大桥桥梁部分长669米,宽20.5米,四车道并有人行道。连接了赵化方向的省道207线与万寿的县道089线。大桥及连接线全长1.2公里多。从网上看到整座大桥用度1.2亿多元,记忆中赵化可没有这样的大手笔。现在国家的富强真的从赵化也可见一斑了。

前两年回家,按导航指引从富顺下了高速沿富顺二环路行驶,咦?怎么又来到了一座富顺的新沱江大桥?后来才知道富顺县城的第三座沱江大桥名叫富州大桥。又想起继赵化大桥之后就会动工的怀德大桥,以及另一座计划中的福源灏大桥,真的好满足。我们这样的小地方,桥也像下饺子一样不断的出现,不由得使劲的按了下喇叭,发泄了心中如网络上赞美国家强大呐喊——厉害了!我的国!

赵化大桥,我们的梦想和现实

寻遍四野,大大小小哪个都市和乡村地名,莫不是吉利吉祥、藴情藴意的寓意。可赵化作为一个千年古镇,一个赵,一个化,却是特例。几多解释,世代相传的正版名称由来,是宋太祖年少落难时投奔其在昭通的舅舅,途经此地饿的没法,幸得此地人热情汤饭续命。后登基感恩,以姓赐之,以化替乞,赐此地名为:赵化。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赵化也不能静静的躺在戊戌六君子刘光第的光辉下,更需归纳总结为什么在六君子中最有骨气、最具性格、最有文化、最有君子风度、最有历史使命感的刘光第却远不如谭嗣同声名远扬?越了解刘光第,就越看到原因——不善交流、没有力量进行宣唱。如此历史文化底藴,不仅仅是“可惜”两个字就可原谅的啊。这般那般,应千方百计广而告之、立而殊之!

今,赵化大桥即将通车伊始,假此东风之力,傍独特历史文化之身,个人愚建一方案——于大桥一桥头适当处,筑刘光第大像,旁耸巨石,采聂作平之《赵化赋》,赋中添入释赵化名有数语,仿刘光第端厚扛鼎之书法,于巨石上凿刻:

斯是小邑,水美鱼肥,始于渔村。闻宋太祖尝迷途于斯,几于饿去,旦有纯朴之民一瓮之恩,延得匡胤武术家、军事家、皇帝。六合归一王土大统,太祖勿忘此地之恩情,无讳皇帝之姓,再转讨要为化,亲书‘赵化’为匾,赐名本地。无忌贵姓,不遮尴尬,殊名出世,举世无双。然后有八宝之粥,复制此经,粘贴此历。赵化并八宝粥也,一名一物,呼应流芳。嗨,斯是小邑,声名伟大。

嗟乎,天地玄黄,世道沧桑。名都几经繁华,未免荆棘铜驼;小镇曾经沧海,依旧烟火人家。赵宋巡检司,齐民生息;明清水码头,云帆征发。光第故里,蜀南大邑。花开花谢度千载,人歌人哭藏万家。

人忆少时,尝临古镇高处,看大野迎嶂,烟霞明灭;对曲江绕郭,鱼龙变化,慨然有万里之意。及于今,家严家慈,安居古镇,趋庭鲤对,省亲如时。故园草木,魂牵梦系。丽水生晖,总属父母之邦;青山织锦,长是桑梓之地。

一爱赵化兮,风物壮美,山川形胜。雒水北来,猛浪若奔;青山东迤,翠峰如林。因河而设港,枕流以为镇。川盐济楚,古镇借势崛起。谚曰: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曩昔咸、同之际,富顺井盐远销荆楚,赵化得地利之便,遽尔为重镇。兹其时也,舟车辐辏,联樯似阵;商贾麇集,挥袂如云。瓦屋鳞次,破空市声喧喧;街巷纵横,沸天歌吹盈盈。民谣有曰:千年银富顺,半在赵化城。

又爱赵化兮,尊儒重道,兴教倡文。先圣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赵化既得交通之利,卒为川南通衢。民安乐土,世重化育。桂枝临水,文昌书院经声未远;荷塘浸月,培村中学泮池尚清。富顺出才子,赵化多英俊:杜鹃啼血,刘裴邨孤忠昭日;沧龙出海,郑必坚雄文化人。一榜中三高,举人同闾墙;一家三博士,学霸竟草根。君子书屋犹在,光第精气长存。开高轩以瞰江,对甘棠以寄情。知遗风之瓜瓞,喜嘉树之重荫。

再爱赵化兮,物阜民丰,世情甘美。造化厚人兮,赐盆地之沃壤;水旱随意兮,仰沱江之好水。春耕夏耘,年年华实蔽野;秋收冬藏,岁岁佳禾盈畴。堆银垒玉,赵条丝远足大荒;罗纹织绵,江阳绸履迹西欧。豆花香,河鱼美,羊汤浓,老酒厚。鼎镬多佳馔,饮食记春秋。古人云:一饮一啄,皆有前定。家山滋味,念兹在兹,或啖乡肴,或释乡愁。

嗟夫!昔王仲宣登楼兮,叹人情同于怀土。世人萍踪,迹类转蓬。辙涔寄命,冰壶照影。早岁小木,今已亭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莼鲈相招,宁未沾襟?枌榆互望,罔不锥心。

赞曰:维我赵化,土厚水长。天造地化,人民安康。金声玉振,青史昭彰。克绍其裘,兴我家邦。

离赵化大桥通车之时还有一节之期,那种“天堑变通途当惊世界殊”的壮哉、美哉、有哉的感受已经浸入了每一个组织细胞。深深祝愿:赵化,必将不再孤独沉寂,定将端起香味扑鼻的历史文化这陈酿与热情豪放的现代交通建设这烈酒,来来来!和着嫩而绵扎的豆花与各色河鱼,碰了这杯酒,是时候展现你不一般的风采了!

2018年6月14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