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行經處——西安將軍山古鎮

長安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地方,“長安情懷”是多美的意境呀!長安是被文化完全浸潤的地方,這種浸潤已經深入骨子裡。於是,長安城北,五陵塬上漢家陵闕;長安城南,終南山下,一城文化,半城神仙;


老子行经处——西安将军山古镇老子騎青牛去樓觀臺,悠哉西行,至終南山化羊峪,見雲霧繚繞,山上有一石,似將軍屹立,正氣浩然,遂名:將軍山。據傳,後來此地有是著名的古戰場。(這點未有肯定)
老子行经处——西安将军山古镇​將軍山古鎮位於秦嶺北坡,依附山勢,拾級而上,整個鎮南高北低。最南邊是將軍山,山勢奇特。

老子行经处——西安将军山古镇古鎮前邊,是一片白楊林,粗不可摟,細的如碗口般。古鎮自古有之,因將軍山而得名。此將軍就是將軍,並無特指,後把武聖“關公”​搬來,作為文化依託,包裝成了現在的將軍山古鎮。個人覺得,其實沒有必要搬關公,將軍山和化羊峪的文化已經足夠。
老子行经处——西安将军山古镇古鎮在半山腰,依山勢修建,街道多臺階,街道正中有水流,體現的是山水的意境。

老子行经处——西安将军山古镇古鎮建築為關中農村古民居
​​,也是比較接地氣的一種,規格要低於興平馬嵬驛和官廳驛。
老子行经处——西安将军山古镇鎮子裡主要是小吃商鋪,這對於西安周邊無數的古鎮,是毫無新意的。

老子行经处——西安将军山古镇前幾年,生活稍好後,我們熱衷的旅遊方式是“報團”​​​;接著私家車普及,自駕遊成了主要出行方式;再接著,小長假的出現讓農家樂一下火了起來,但農家樂無外乎是“田園生活+吃喝”,於是乎,新新人類上來後“文化體驗+心理的滿足”成了鄉村遊的核心。這就促使很多極具文化意蘊的古鎮,村落,遺址開始大紅大紫。
老子行经处——西安将军山古镇這種旅遊,其核心是什麼?是文化!這個文化必須有“特色”​否則會毫無吸引力!這就和寫作文一樣,必須有明確的主題!將軍山古鎮在建立之初的主題就是“關公忠義文化”。

老子行经处——西安将军山古镇但後來,似乎這個主題的意義不夠突出,也不能夠滿足人的文化需求。老子行经处——西安将军山古镇因此古鎮開始增加一些文化展示,而能展示的,無外乎是一些能夠拉近親近感的老物件或者傳統。

老子行经处——西安将军山古镇這無疑是一種決心或者說進步,但林林總總的關中古鎮似乎都有這種展示。而其之於將軍山古鎮,也僅僅類似池塘中扔下的一個石子——死水微瀾而已。
老子行经处——西安将军山古镇於是將軍山開始主動進行文化的開發和發掘!走自己的特色似乎才是正路。那麼對於將軍山古鎮,最大的財富除了一流的環境和豐富的秦嶺資源外,還有那些人文可以發掘?

老子行经处——西安将军山古镇將軍山古鎮,屬於西安鄠邑區。從秦鎮到戶縣一直到周至,這片區域是周文化的核心區域。是西安的另一塊人文寶地。這個區域根本不缺文化!老子行经处——西安将军山古镇​舉個例子,這塊土地,有鳩摩羅什翻譯佛經的場所——草堂寺,有神話人物鍾馗的家鄉,有全真教祖庭及王重陽的活死人墓,有大名鼎鼎的豐鎬遺址,有周文王靈臺,靈囿,靈沼,是西周權利的核心區域。

老子行经处——西安将军山古镇再往西走,趙公明財神祖庭,樓觀臺等。
老子行经处——西安将军山古镇所以在這片充滿文化氣息的土地上,戶縣曾在70年代到80年代之間組織百姓進行手工藝培訓。比如“戶縣農民畫”​“剪紙”……當時參與培訓的農民,農業社是給工分的——這就極大的激發了農民畫的創作熱情,戶縣農民畫很快蠻聲中外!於是,將軍山古鎮似乎找到了自己文化的靈魂——戶縣農民畫。

老子行经处——西安将军山古镇目前,戶縣農民畫小鎮的規劃及籌備正在進行中。
​​老子行经处——西安将军山古镇現在看起來,​我們看似無心地對傳統的保留和學習,往往會改變一個地方的文化氣質甚至未來,所以,我終於明白了南懷瑾的一句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是關係中華民族興旺的大事。

老子行经处——西安将军山古镇目前,戶縣從事農民畫創作的人數和十年或者二十年以前相比是下降的,能從事比較正宗和專業畫作的人大多集中在50歲左右。整個創作環境​也大不如前。
老子行经处——西安将军山古镇​如果斷代,​我們將無法彌補……

老子行经处——西安将军山古镇後記:將軍山古鎮,是依託關公及戶縣農民畫復建的古鎮,整個古鎮​規劃和建造從關中農村古集鎮街面而來。古鎮集中展現的是關中秦嶺北麓的民俗特點和戶縣農民畫。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在常見常接觸的人看來似乎是毫無意義用心去傳承或者花心思去宣傳的,但這麼多年,眼見著身邊舞獅子龍燈消失,灃河邊蔡倫造紙術的泯滅,造鼓技藝的失傳,長安事酒酒麴炒制工藝的消失……竟不由的生出一些責任,但平頭百姓一枚,力量小的似螞蟻,又無多少年華去繼承,於是只能在頭條發發牢騷,於聽者是娛樂或者導遊,於有心有能力者可能是一個線索,總之,感謝聽紅星嘮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