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說,我心寒啊!

屈原说,我心寒啊!

操吳戈兮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這是高中語文課裡的一篇課文——屈原的《國殤》。獨特的楚辭體很好辨認,但是創作年代久遠,很多現在不常用的詞,會影響大家的理解。老師上課的時候,往往會這樣來介紹這篇課文——

《國殤》是屈原為祭祀神鬼所作的一組樂歌——《九歌》中的一首,內容是追悼和禮讚為國捐軀的楚國將士的亡靈。樂歌分為兩節,第一節描述戰場短兵相接的戰鬥中,楚國將士奮死抗敵的壯烈場面,第二節歌頌他們為國捐軀的高尚節操。

考完試之後,學生可能只記住了屈原的一個身份——愛國主義詩人。若干年後,每當吃粽子的時候感謝他給我們帶來了端午節。

事實上,屈原首先是個愛國政治家,正因為不得志才成了詩人。

屈原说,我心寒啊!

圖片來自影視作品《大秦帝國》 屈原 楊志剛飾

明天就是高考的日子了,屈原,這位熱門考點寫手你複習到了嗎?要知道他可不是隻有那幾句“重點段落”值得背哦,他的經歷,也是語文作文的好素材!

正值端午節來臨之際,給你講講這位近乎偏執的愛國政治家——屈原的故事吧~

在那個戰爭頻仍的戰國時代,經過商鞅變法強大起來的秦國依然不被其他大國待見,其中有六國的不甘心,或許也有秦國獨大的擔憂。

燕國蘇秦首創合縱,燕、趙、魏、韓、楚、齊組成了六國聯軍陳兵函谷關下。秦國丞相張儀利用六國之間的嫌隙以連橫之計逐一分化了六國的同盟。

當時張儀與楚國簽訂盟約時承諾了六百里土地,所以貪心的楚懷王退出了合縱,合縱聯軍失敗後,楚懷王發現自己根本得不到那六百里土地恨死了張儀。

愛國的大司馬屈原是堅定的變法強國派,本就不支持與秦國結盟,楚國“受騙”,屈原既恨張儀又對楚王無可奈何。

屈原的愛國是不顧一切的。

屈原说,我心寒啊!

圖片來自影視作品《大秦帝國》 屈原 楊志剛飾

因愛國而暗殺使臣

在合縱連橫的陣營裡,楚國變數最大,當得知楚國又要倒向合縱,張儀十分著急,不得不臨危入楚再次遊說楚懷王。

聽說張儀敢來楚國,楚國上下都嗷嗷叫著要把張儀撕成碎片。當然了丞相親自出馬,秦國也派了大兵在邊境威懾楚國。

總之,經過疏通和張儀一流的辯才,楚懷王決定放了張儀。屈原決定暗殺張儀為天下除害,也為了逼楚王堅定地變法強國。但是暗殺張儀卻失敗了。

動用封地糧草,私起新軍攻秦

當年秦國商鞅變法為天下提供了一個強國的範例,其中一項就是建立一支新式的鐵軍。所以從上一代楚王楚威王時期開始屈原一直都在秘密訓練新軍,但是到了楚懷王時期一直來回搖擺,屈原很是擔心不能徹底進行變法。

所以這次張儀入楚,屈原一手暗殺張儀,一手準備用新軍攻打秦軍,逼楚懷王堅定變法。沒想到暗殺失敗,屈原認為只有靠戰勝秦國,楚國才有時間喘息來變法。

但是沒有王命調不到糧草,即便新軍將士也願意攻秦,打仗總得吃飯啊!

屈原的家族在楚國也屬於老世族,有自己的封地,於是屈原說動了族長動用封地糧草起兵攻秦。

可是兩軍對陣勝的不僅僅是兵力,是兩國綜合實力的對抗。倉促起兵尚未經歷大戰的楚國新軍自然不是秦軍的對手,經過慘烈的激戰,楚國新軍全軍覆沒,隨之東流的亦有屈原多年的心血。

《大秦帝國》中作者改寫了屈原的《國殤》,這是一篇屈原祭奠陣亡將士的悼文,新軍的勇猛、戰爭的慘烈、楚人的愛國一覽無遺,令人動容:

揮吳鉤兮奪秦弓

血染甲兮大旗紅

身首離兮天地驚

懷故國兮志堅誠

心高潔兮不可凌

子魂魄兮為鬼雄

屈原说,我心寒啊!

圖片來自影視作品《大秦帝國》 屈原 楊志剛飾

冒死為將士請功

私自啟用新軍攻秦,成了也就算了,敗了自然是死罪。

提供糧草的屈氏部族自然也脫不了干係。看到戰敗的楚懷王急了,立馬找昭雎想辦法。昭雎一直想除掉政敵屈原,此時是最好的機會。

屈氏部族都知道屈原愛國,私啟新軍並不是要謀反,只是為了逼楚懷王變法強國,聽說楚王要殺屈原,集體寫了白絹血書請命,如果要殺屈原他們就集體反往嶺南自立。

這一連串棘手的事接踵而至,楚懷王頭都大了,只能勸慰族老不殺屈原。

此時屈原回來了,自知死罪難逃只希望不要連累族人。楚國雖敗,也殺了六萬秦軍,屈原請求楚王為戰死的將士論功行賞,如果秦國來追究責任就交出自己來保全楚國。

古往今來,這樣的耿耿忠臣實在是不多見,可能楚王也被感動了,僅僅罷黜了屈原,讓他去做了三閭大夫。

南國雄傑圖再起

秦惠王死後,秦武王在位時間很短,舉鼎暴死。秦國迎回了在燕國做人質的弟弟嬴稷即位,是為秦昭王。

蘇秦當年倡導合縱是希望六國可以有一段相對安定的時間變法強國,可是極少有君王真正理解他的苦心。

蘇秦死後,楚國的春申君和縱橫家魯仲連擔當起了為合縱奔波的重任,期待可以再次有機會變法強大楚國。而此時秦武王新喪,秦昭王剛剛回到秦國,正是合縱攻秦最好的時機。

聯軍六十萬攻秦,對秦國來說的確是極大的危機。然而聯軍之間各有自己的小心思,為了自己的利益,齊湣王擅自滅宋,引發其餘諸侯不滿。

秦國將軍白起臨危受命,最終破解了危局。秦國得以喘息後,第一個進攻的是楚國。江漢地帶的大國楚國從來沒想到秦國會有一支精銳的水軍,幾乎在不設防的情況下被秦國攻佔了彝陵,楚國不得不遷都避其鋒芒。

聽說楚王要遷都,屈原從放逐地趕了回來,聚集大軍準備抗秦。

零零散散湊起來的十萬大軍,大多數都是隸農,貴族們大多隨著楚王遷都逃跑了。

自從秦國商鞅變法,為了鼓勵為國而戰,秦國早就取消了奴隸制。所以當楚國的隸農聽說到秦國可以做有地位的騎士,並且上戰場立功還能有爵位,自然倒向了秦國。此時的屈原悲憤交加。

楚國又一次敗了,連楚王都遷都逃跑了,而此時秦國卻來請楚懷王到秦國議和。大家都勸楚王千萬不能去,可是楚懷王不聽執意要去秦國,最後死在了秦國。

隨著楚王的死,屈原的心也死了,“舉世皆醉我獨醒”的屈原可能已經看到了楚國的滅亡。

屈原说,我心寒啊!

圖片來自影視作品《大秦帝國》 屈原 楊志剛飾

終以身死問蒼天

白髮飄飄的老人佇立在高高的孤峰頂端,山下是湍急的汨羅江。

老人揚起高傲而執拗的頭顱,凝視著流雲飛動的天空,長長地嘆息了一聲。

上天啊上天,都說你太古自生,不是人造,不受人制,洞察奸邪,懲惡揚善。

真的是這樣嗎?不!你混混沌沌,無邊無際,不識人間是非功過,全然沒有公平,沒有爭議,沒有愛心,你還是天麼?

老人仰天大笑,笑一陣又大哭一陣,搖頭拭淚,隨即又大笑著躍入了汨羅江。

有人說楚懷王死了,另立明君不是可以繼續變法麼?也有人說屈原是愚忠,他應該識時務輔佐明君。

但對於母國的一片赤誠的愛,甚至為了她做出不可思議的刺殺使臣、冒死私自啟用大軍這樣的事,這片忠心實在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

屈原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楚國的強大,他唯一的目的就是變法強國,只是他的個人才華無以施展、政治目的沒能達到。

憤懣、絕望吞沒了他,即便沒有自投汨羅江,世間也再無那個有著強烈功業心的屈原了。

屈原说,我心寒啊!

想必,瞭解了這樣的一位屈原之後,你會對屈原的作品有著更深刻的理解。

以上來自小說《大秦帝國》,一部比《三國演義》更真實的歷史小說,讓你去觸摸兩千年前先人們的靈魂。

不敢說讀完它,語文和歷史成績可以突飛猛進,但至少可以幫助你理解《國殤》《廉頗藺相如列傳》《蒹葭》《阿房宮賦》《過秦論》等等講述先秦的文章,並且對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近期好文推薦

屈原说,我心寒啊!

相關書籍推薦

屈原说,我心寒啊!

《大秦帝國》

孫皓暉 著丨2016.10

-End-

屈原说,我心寒啊!

中信出版集團

我們提供知識,

以應對變化的世界

近期新書一覽,點擊書封即可看到有關內容!

屈原说,我心寒啊!
屈原说,我心寒啊!屈原说,我心寒啊!
屈原说,我心寒啊!屈原说,我心寒啊!
屈原说,我心寒啊!屈原说,我心寒啊!
屈原说,我心寒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