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长的育儿经:城关区辅读学校学生家长刘小霞——静待花开

乖觉懂事,画得一手好素描,十六岁1.8米的威猛个头,正是人见人爱的阳光少年!在小博家,小博妈妈刘小霞希望不要出现孩子的正面照,原因简单而令人心酸:小博是一名被唤作“星星的孩子”的自闭症少年,刘小霞希望他像个正常的孩子一样平静地生活,同情、怜悯不适于小博,不被过度关注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关注。

“需要用一生的时间走下去”

“10多年前,人们对自闭症、孤独症没什么概念,以为患儿只是不爱和别人说话、内向。直到小博被确诊,查阅越多资料,了解越深入,就越是绝望!原来这种病不仅仅是孩子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还会出现语言发育迟缓、刻板重复动作、智力落后等各种意想不到的状况。”看着快四岁还不会说话,吃饭、睡觉,甚至是上卫生间都要黏着自己、拒绝除自己之外任何人亲近的儿子,刘小霞心中无尽悲凉。

世上最美妙的声音是“妈妈”

小博家干净整洁,一进门,小博自觉地去换睡衣。刘小霞说:“自闭症的孩子做事刻板,一旦形成自己的生活、作息规律就总是什么样。”

“与其说自闭症孩子是‘星星的孩子’,不如说‘沉睡中的孩子’更恰切,他们的内心世界就像他们的梦境一样,别人不懂,也无法进入。我只有不断 ‘呼唤’他直到‘唤醒’、拉入‘现实’。”小博四岁了还不会发音,已经错过了学习语言最关键的三年,刘小霞暗下决心:必须跟时间赛跑,让小博有所改变。

其后的两三年,刘小霞撂下了生意,不是在康复机构全天陪读,就是在家训练小博发声,用了很多方法,收效不大。小博听辨力差,不会运用气息,刘小霞就让小博看她的口型模仿,放他的小手在自己的嘴唇上找感觉,一个音节几十遍、上百遍地重复。半年之后,小博学会很多字的发音,继而学习连字发音,再后来不再需要看口型。只不过,说出来的词语完全没有节奏感,没有语调和感情, 比如“妈妈”总说成“妈、妈”,刘小霞却已知足。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有一天,小朋友塞给小博一包干脆面,刘小霞不想小博吃,硬从他手里夺去。刚一转身,猛听小博大声喊道:“妈妈!”能明显感到小博在生气,像个正常的孩子。刘小霞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出现幻听,站在原地没敢动。紧接着又真切地听到一声“妈妈”,头脑发懵的刘小霞顿时喜极而泣……那一刻,她觉得这声“妈妈”简直是世界上最美妙、最动听的声音,当妈妈五年了,第一次有跟平时不一样的感觉,奇妙而幸福!

有妈妈引路,小博越来越出色了

“小博来上学时八岁,经常问什么都只是回答‘是’、‘好’,一点儿也不连贯,融不到班级生活里,生起气来就摔东西。”安老师将小博从一年级带到了八年级,很心疼他,说小博刚上学那会儿情绪特别不稳定,但在妈妈刘小霞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到了四五年级以后状态突飞猛进,再也没有出现过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时候。

“换作十年前,我根本不敢想象小博能有今天的状态!”刘小霞脸上漾起苦涩过后的欣慰。

说现在的小博是“画痴”并不为过。他爱画画,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就开始作画,可以五个小时连画不停。过去常画卡通、跑车,近一年从师学素描后,小博将原先的画都收起来,贴了满墙的素描新作,隔段时间就会把自己不满意的画作扔掉。

小博画画的天赋是刘小霞陪他在康复中心训练时发现的。在那里,有一些活动是专门训练孩子专注力的,比如穿珠子、摆积木等,小博偏偏都不感兴趣。刘小霞就拿火柴棍摆各种平面图形给小博看,一段时间以后,小博也能依样摆出房子、格子之类的图形。之后,刘小霞手把手教小博握笔,画他摆出来的图形。小博做别的事没耐心,画画倒是越来越上心。“小博永远只画他自己眼睛看到的东西,给他买的车模,他会不断变换角度观察,一有时间就画,特别安静。画到后来,我都着急,只要不喊他,他就一直画!”刘小霞说。安老师印象最深的,是小博去年在一张A3纸上画了80多辆车,“小小的车没有一辆是重样的”。她惋惜地说:“我感觉我们小博比一些美院的孩子画得还好,要能有机会特招进美院就好了!”

可能因为画画的缘故,小博的方位感比较强,自己能坐公交车上学,如果爸爸开车走错路,他马上就会提醒。而在刘小霞对小博的从小锻炼下,小博掌握了简单的算账,100元以内的物品,都能算出应找多少钱。“小博现在有‘心眼’了!”刘小霞捂着嘴乐:“他要存钱给自己买车呢!而且认准了‘牧马人’、‘劳斯莱斯’!”刘小霞去年拿小博让她保管的年钱给小博报了美术班,小博恼了。今年的年钱大约有3000多元,小博自己藏起来了,这可是他的“宝贝”车钱。“这证明小博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安老师说。

“小博现在回家除了画画,还会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上网查看各种车的资料,看科目一,正醉心考驾照。”小博卧室的墙壁上,贴着两张小博用彩笔记下的想要购买的书和物品:《新古典风景油画》系列、《树木水景活页画册》、《希施金森林风景油画》……一路看下去,“画风”突变,哈雷头盔、哈雷拖车、巴吉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