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榜樣」周星星檢察官:“三重身份”同一使命

「檢察榜樣」周星星檢察官:“三重身份”同一使命

近日,周星星作為法治副校長在重慶第三十中學為學生上法治課。

從檢17年,從事未檢工作7年,周星星這位“元老級”的“莎姐”檢察官,擁有“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先進個人”等諸多榮譽稱號。但讓她最珍視的,是因為從事未檢工作而擁有的“三重身份”。

第一重身份:檢察官

“從穿上檢察制服的那一刻起,我就喜歡上了這份職業。”周星星認為,能夠從事自己熱愛的工作是一種幸福。

2013年,從重慶市渝中區檢察院精英雲集的公訴科出來,周星星加入剛成立不久的未檢科,專門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5年來,她辦理各類刑事案件134件154人,出色完成工作任務。

作為檢察官的周星星,辦案時不滿足於“息訴罷訪、案結事了”,而是把工作目標定位在“促進管理、創新治理”。2013年,周星星在院裡出臺《羈押必要性審查工作實施辦法(試行)》的基礎上,結合未成年人犯罪的特點,在未檢科羈押必要性審查工作中引入量化評估機制,通過打分的方式,直觀反映在押未成年人是否有羈押必要性,使該項工作更加科學化、客觀化。這項制度被重慶市檢察院在全市推廣,為降低重慶市未成年人的羈押率發揮了重要作用。

針對一度多發的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周星星積極與公安、法院、婦聯等9個職能部門負責人溝通,推動出臺了《渝中區關於保護性侵害案件未成年被害人權益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探索建立以“保護未成年人為本,多專業多機構共同合作”為工作架構,以“隱私保護、人性辦案、全程救助、特業禁入”為主要內容的特殊保護體系。這項制度得到了渝中區未保委和共青團重慶市委的充分肯定。

第二重身份:“莎姐”志願者

“我很喜歡‘莎姐’這個名字,我覺得‘莎姐’能夠中和檢察官身上的威嚴感,拉近和涉案未成年人的距離。”周星星說,作為一名“莎姐”青少年維權志願者,她十分注意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

小徐因為校園暴力被公安機關以涉嫌搶劫罪刑事拘留,案件分到周星星手上後,她注意到小徐對自己有深刻的反思和認識,但離開學校多年再加上父母雙亡、教育缺失,他嚴重缺乏自控能力。

為了將小徐拉回正軌,在改變對小徐的強制措施後,周星星通過“彩虹幫教”計劃,為小徐聯繫了長壽行知學校,幫助他重返校園,學習一技之長。為及時掌握小徐表現,她每週與小徐的班主任聯繫。在得知小徐情緒不穩定、不服從校方管理後,周星星兩次前往長壽,當面與校方協調溝通。

“小徐的情況符合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的規定。”周星星積極與公安部門及小徐居住地派出所協調,督促公安機關執行刑訴法的這項規定,小徐終於成功留在輕軌公司工作。

“就在前幾天,小徐還興高采烈地給我打電話,告訴我他已經成功轉正。”周星星說。

第三重身份:法治副校長

“‘莎姐’你好,我們全家都是你的粉絲,你能給我籤個名嗎?”在臨江門小學新學期第一堂法治課開講之前,一位小學生舉著本子請周星星簽名。

自從重慶市檢察機關開始打造“莎姐”檢察官品牌以來,常有人誤把“莎姐”當成某一位女檢察官。對於這種美麗的誤會,周星星早已習以為常,她寫下祝語並在落款處工整地寫下“莎姐”。

2012年至今,周星星陸續擔任渝中區多所中小學、職業中學的法治副校長,併為20餘所中小學授課。十餘年的公訴工作歷練,給了周星星充分的講臺自信。“她講課條理清晰,還善於結合同學們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課堂氣氛十分熱烈。”同事說。

為確保學生“離校不離教”,周星星還在暑假期間進入渝中區十餘個街道對學生和家長進行法治宣講。為了提高宣講效果,周星星和同事一起,將授課內容印製成不同主題的青少年普法宣傳小手冊。目前,已陸續推出禁毒、預防校園暴力等不同主題的小冊子3000餘冊,受到學生家長、老師和同學的普遍歡迎。

“重慶市檢察院檢察長賀恆揚來我院調研時,專門叮囑周星星,要在3年內完成轄區中小學法治宣講的全覆蓋。目前,她正在圍繞高標準完成這一要求而不懈努力。”該院檢察長夏陽說。(檢察日報 李立峰 陳天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