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雲南公務員面試熱點:給“救護車”讓道 汽車文明你我他

【熱點背景】

時值週五晚高峰,擁堵的車輛想起來就讓人頭痛。然而,當生命的警笛拉響,那些憋屈在路面上急得火燒火燎的車輛,彷彿商量好一樣,次第避讓,“給救護車讓道”,任何一個對生命有著基本尊重的人,相信都會為之動容。深圳眾多司機在這一刻的集體選擇,讓人欣慰,也呈現出一種向好的文明走勢。可見,“讓救護車先走”,並非多麼困難的事情。再急、再忙,也急不過生命。危急關頭,稍微耽擱一會兒,出讓一下路權,多一些禮讓意識,本就應該是“汽車文明”中不言自明的基本共識。

【命題預測】

近日,深圳救護車穿越了每天最堵的路段,每天需要20多分鐘,僅用三分鐘就穿過了,針對此現象你怎麼看?

【熱點分析】

此現象不但體現了國人愛心的體現也說明現在我國的國人素質有所提高,然而,現實生活中,欣慰的事情之外,仍有太多讓人遺憾的事情。比如,今年2月,山東濟南一輛救護車被擋道導致車上一患者最終搶救無效死亡的事件,曾引發輿論強烈關注。雖然很多時候,並不是每一輛被擋道的救護車都必然導致悲劇,但無論如何,任何與救護車搶道的行為,都是文明社會的恥辱。

除了避讓救護車,斑馬線禮讓行人,過路口要減速,不要佔用高速公路應急車道等等,其實都是當下還需大力呼喚的“汽車文明”。前段時間,公安部交管局公佈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近三年來全國斑馬線上發生機動車與行人的交通事故達1.4萬起,造成3898人死亡。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悲劇中,有九成是因為機動車不按規定讓行造成的。

“汽車文明”的養成,有賴於像深圳市這次主動避讓救護車的這些車主的美德,但更需要輔以相應的制度支持。實際上,我國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53條規定: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執行緊急任務時,可以使用警報器、標誌燈具;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駛路線、行駛方向、行駛速度和信號燈的限制,其他車輛和行人應當讓行。而依據《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駕駛機動車不按規定超車、讓行的,或逆向行駛的,一次記3分。

在現實生活中,機動車不按規定讓行救護車,有一定的原因在。比如,交通法中,只規定“應當讓行”,卻沒有規定“如何讓行”,在一些國家,“左車向左,右車向右”是比較常見的具體讓行方法。另外,交通法沒有明確免責條款,避讓如果違章,申訴起來很麻煩,只能依靠交警認可才會撤銷處罰,這在客觀上無疑也會阻礙車主讓行。而平時生活中,一些救護車被濫用,假公濟私濫用特權,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人們形成讓行習慣。

這些原因,有些屬於法規不夠細緻,有些則是社會文化,如果不及時改進或改觀,交通法規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勢必大打折扣。如今的中國正在跑步進入“汽車社會”,理應有與其相匹配的“汽車文明”。但文明行車不能完全依賴駕駛人的道德自律,更應該依靠規則的細化和完善,以及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

2018雲南公務員面試熱點:給“救護車”讓道 汽車文明你我他

文/玉溪中公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