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公務員面試熱點:私挖凍肉再銷售,食品問題何時止?

【熱點背景】

上百村民聚集在垃圾填埋場,把被填埋銷燬的走私凍肉,再一箱箱挖出來,那種惡臭撲鼻、蠅蟲滿地的場面,讓人反胃無比。被村民私挖出來的凍肉去向成謎,更加令人不安。

【題目預測】

近日,一條“雲南上百村民私挖走私填埋的腐爛凍肉再銷售”的報道引發廣泛關注。匪夷所思的是,這一現象在當地已經持續兩年之久,形成了村民挖掘、專人收購、專人運輸、專人銷售的一條龍產業鏈。對此,你怎麼看?

【中公解析】

“名以食為天”,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社會的一根紅線,隨時牽動著群眾百姓的心絃。而爆出這個食品安全問題除了以往在報道中常見的無良商家外,這次尤為讓人震驚是當地村民竟然參與其中,受害者變成“肇事者”,委實讓人扼腕,更是引起輿論的一片譁然。

經過打私部門查獲的凍品拉到填埋場,銷燬凍肉後,村民會聚集在填埋場,把凍肉一箱箱挖出來。這種行為不僅破壞了當地行政管理秩序,更是涉嫌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犯罪。很多人都在討論為何淳樸的村民會變壞,把惡臭不堪的填埋凍肉,挖出來重新出售,不把別人生命健康放在眼裡,這不僅是人性問題,更是法律和監管問題。

馬克思曾經說過,資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會鋌而走險,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這也正體現了金錢的誘惑和法律監管的重要性。普通村民覺得私挖凍肉能賣錢,因此慢慢形成一條結合挖掘和銷售的利益鏈條;而政府的失職,沒有進行及時的打擊和監管也讓他們無法無天,為所欲為兩年之久成為現實。

這些企業或者說無良商家打法律的擦邊球久已,近日能被曝光,也就說明治理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政府應該主動出擊,一方面對於犯罪行為,我們要“零容忍”,嚴懲違法行為,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加強對食品安全的監管;另一方面對於此事涉及的監管部門我們要能夠問責失職行為,把監管落實到實處;最後,要能夠完善凍品的後續處理技術,將查獲的物品做科學的無害化處理,讓違法之人無可乘之機。

2018公務員面試熱點:私挖凍肉再銷售,食品問題何時止?

文/玉溪中公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