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關鍵決策

不同於二戰爆發前各大國之間大戰略的較量,一戰爆發之前的歐洲外交更多的體現出偶然性和突發性的特點。自從一戰爆發到今天的一百年來,對於一戰能否避免的爭論也始終圍繞著這些關鍵決策而展開。回顧其中的一些典型例證,對於我們瞭解那個時代、解讀今天的現實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奧匈帝國的拖延和德國的支持

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的遇刺在歐洲引起了軒然大波,這也是預料之中的事,一個歐陸大國王儲的死亡必然是一件大事。但是,正如所有熱點大事一樣,這件事的熱度同樣有一個期限,在這個期限內,奧匈帝國擁有眾多歐洲國家和民眾的同情,而超出了這一“窗口期”,那麼熱度和支持也會隨之下降。因此,如何利用好這一窗口期是一個國家做出決策的重要考慮因素。可惜的是,奧地利沒能利用好這一點。斐迪南遇刺後,奧匈帝國精心的組織了一次對兇手的審判,但是根據歐洲的司法體制,審判本身就是一個漫長的事。在遇刺事件(6月28日)發生整整一週後(7月5日)奧地利的請求德國支持的文件才由奧地利大使面呈威廉二世皇帝。

在接到奧地利的文件後,威廉二世憤怒的表示,德國將支持奧地利,並且認為對塞爾維亞的清算是必要的。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威廉二世在說出這些話的時候,沒有徵詢過他的官員。雖然輕率但是也有他的道理。威廉二世認為當時的俄國沒有做好戰爭準備,因為俄國的軍隊發展計劃要到1917年才能完整;而奧地利也不會輕易開戰,在之前的多次巴爾幹危機中,奧匈帝國總參謀長康拉德·馮·赫特岑多夫強烈支持對塞爾維亞開戰都被佛朗茨·約瑟夫皇帝阻止了,甚至還短暫的撤了他的職。但是,我們將會看到,德皇威廉二世的估算基本上沒有一次是對的。在此之後,7月6號威廉二世竟然開始了自己的北方之旅,而他的參謀長小毛奇也在度假。

德國的支持對奧匈帝國來說是至關重要的。7月19日,奧匈帝國擬定出了對塞爾維亞的最後通牒。此時,距離遇刺已經過去三週了。但是,就在此時,法國總統普恩加萊正在俄國訪問,奧匈方面擔心法俄兩國藉機討論應對方案,而決定推遲發出最後通牒。因此,直到7月23日最後通牒才發出。悲劇的是,如此漫長的過程,俄國不可能對通牒內容一無所知。恰恰相反,通過破譯電報,俄國和法國對奧匈帝國的情況瞭如指掌。

拖延到現在,歐洲輿論對奧匈帝國的同情已經逐漸散去,越來越多的人將奧匈視為衝突的挑起者甚至是蓄謀已久的侵略者。同盟國方面失去了來之不易的道德優勢。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關鍵決策

圖片來自網絡

二、有限戰爭&全面戰爭

隨著事態的發展,俄國向奧匈帝國和德國表明,俄國不會坐視塞爾維亞的滅亡。這就意味著俄國將會干涉;法國也表示將支持俄國,這也就說明了法國會干涉,唯有英國比較曖昧。令人不解的是,奧匈帝國為了不引起歐洲的反對,願意不吞併塞爾維亞的領土。但是奧匈只是告訴了德國,卻沒有告訴過俄國。直到7月26日,奧匈帝國才說出來。

為應對危機,俄國決定針對奧地利做局部動員,但是考慮到俄國廣袤的國土、落後的交通,動員的速度是極其緩慢的,因此動員的早晚對俄國來說至關重要。但是,由於俄國對非俄羅斯民族的不信任,要求每支軍隊的民族組成必須有四分之三的斯拉夫人或者二分之一的俄羅斯人,這樣一來,即使是局部動員也會牽涉到幾乎全部的俄國軍隊。換句話說,局部動員就等於總動員。而總動員就意味著將與德國開戰而非只針對奧匈帝國。

無獨有偶,老毛奇的繼任者施利芬制定的計劃也是著眼於與法國和俄國同時開戰。但威廉二世要求總參謀部製作針對俄國的動員時被告知,沒有這樣的方案。更可悲的是,施利芬計劃完全沒有考慮政治影響,單純地以理想化的估算為依據。其中,進攻比利時是這一計劃的關鍵之一。這就違反了對比利時中立的保證,其結果是德國再次失去了道德優勢,而且觸犯了英國的底線。我們會在以後的文章中詳細討論施利芬計劃。

因此,各方所期盼的將戰爭侷限在一定範圍內的想法,從技術上是不可能實現的。歐洲只剩下全面戰爭一條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