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了“宋四家”的書法大家,為何默默無名?

周越書法

影響了“宋四家”的書法大家,為何默默無名?

周越行楷跋王著草書《千字文》

影響了“宋四家”的書法大家,為何默默無名?

周越行楷跋王著草書《千字文》(局部)絹本設色,縱138釐米、橫51釐米。遼寧省博物館藏

影響了“宋四家”的書法大家,為何默默無名?

周越《懷素律公帖跋》

釋文:越觀懷素之書有飛動之勢 若懸巖墜石驚電遣光也 珍重珍重 景祐三年五月十六日

影響了“宋四家”的書法大家,為何默默無名?

釋文:賀秘監覽登草想賀公賦囗融賀秘覽東歸會稽而霧隱霞棲流鏡湖水作治囗石簣峰為梯嘆非雌雉畏甚雄雞秦建子無鄉不醉漆園雨風隨至魚龍囗攝濤奔浪走中秋逢犯鬥之槎月上雲開半夜見隕星之在橫魯陽揮天之戈樹呂布射來之戟狂兇無雙離鴻一隻援毫既罷閱目忘披瘦滿堂生金玉之寶盛世抱慶曆四年孟夏十二日尚書司雒員外郎南都書贈。

啟功先生在《論述絕句》第六十則中寫道:

子發書名冠宋初,流傳照乘四名珠。寥寥跋尾誰能及,不是蘇髯莫喚奴。

周越。越字子發。“落筆已喚周越奴”,蘇軾句也。

周子發書,為北宋一大家,而遺蹟流傳極少。石渠舊藏王著書真草千字文,後有周跋,四十年前已成劫灰。今所存者,為石刻四事,皆跋尾也。

按啟功所言,周越書法作品流傳極少,卻是“寥寥跋尾誰能及”。

周越到底何許人也?

影響了“宋四家”的書法大家,為何默默無名?

一、周越書法在宋代的歷史地位

周越字子發,又自清臣,宋朝淄州鄒平(今山東鄒平)人。其兄周起字萬卿,是宋真宗時代的進士。因周越為其弟,則可以推算出周越大概生活在宋真宗和宋仁宗年間。

宋人朱長文《墨池編》卷三說:

“宋周越字子發,仕歷三門發運判官,以司勳員外郎知國子監書學,遷主客郎中以卒。草書精熟,博學有法度,而真、翰不及,如俊士半酣,容儀縱肆,雖未可以語妙,於能則優矣!當天聖、慶曆間,子發以書顯,學者翕然宗尚之。然終未有克成其業者也。嘗撰《書苑》,屢求之不能致,無以質疑雲。有司馬尋者,慶曆中嘗知利州,其跡亦仿子發。”

天聖至慶曆年間是公元11世紀的1023年至1048年間。蘇軾、黃庭堅都生在這個年代,並且都在周越“以書顯,學者翕然宗尚之”的流風影響下。現在研究中國書法史,一提宋代書法便集中在蘇、黃、米、蔡四人身上,未免偏頗。

影響了“宋四家”的書法大家,為何默默無名?

宋代統治前後經歷了319年,宋太祖在位16年,太宗在位22年,真宗在位25年,仁宗在位41年。蔡襄在真宗即位後14年出生,而在宋仁宗死時蘇軾才27歲,黃庭堅18歲,米芾12歲。在“宋四家”以前的近百年中,墨跡流傳至今的,除了李建中的《土母帖》之外,鳳毛麟角,寥若晨星。並且李建中出生在後晉出帝開運二年(945),他的書風只不過是唐末五代流風傳承至宋初罷了,所以蘇軾在評李建中書法時說:“猶有唐以來衰陋之氣”。

這裡我們不免發出疑問,難道李建中至“宋四家”之間出現了書法史的斷層?回答是否定的,周越正是這一時期的代表書家。

影響了“宋四家”的書法大家,為何默默無名?

《宋史?藝文志》載,周越不僅能書且著有《古今法書苑》十卷。《宋史》中有專門介紹周越其兄周起的傳,在這個傳裡說“起能書,弟越亦能書,集古人書並所更體法,為《書苑》十卷,累官主客郎中”。這證明周越不僅是一個書法家,同樣也是一個有一定造詣的書法理論家。

現代人對周越的陌生是周越的悲哀,主要在於他的書跡留傳太少了,而在史書中也僅有簡單的幾句介紹,事實上,生活在宋代的人們對周越是非常熟悉的。

歐陽修《筆說》中有《李晸筆談》一則,其後有文如下:

“《李晸筆談》引歐虞褚陸。參考周越《古今法書苑》及諸人所論,知陸名柬之,虞世南甥,亦學其書,品在中上。別有薛純學歐書。又有薛稷。皆公其比。世或稱歐虞褚薛,故為之辨。”

我們再來看一下“宋四家”對於周越是如何重視的。

蔡襄是先學了周越的書法,而後學張芝、鍾繇、王羲之、李陽冰、顏真卿、張旭、懷素、智永的。在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卷二中說:“本朝書米、蔡為冠,餘子莫及,君謨始學周越書,其變體出於顏平原。”

蘇東坡也是先學周越而後變之的。在《東坡後集》卷一首《詩六十四首》,其中有《六觀堂老人草書詩》一首,從其中的幾句詩裡也可以看出蘇東坡對於周越的崇拜:“草書非學聊自娛,落筆已喚周越奴。蒼鼠奮髯飲松腴,剡藤玉板開雪膚。游龍飛天萬人呼,莫作羞澀羊氏姝。”

東坡以降,黃庭堅更是周越的頂禮者。黃庭堅以“周越為師”學草書,自謂“二十年抖擻俗氣不脫”。觀照現今我們所見的黃庭堅行草書法作品,有一典型特色,即用筆喜顫掣抖擻,捺筆多“一波三折”,這都是在周越那裡學來的。清代的馮班之評黃庭堅書法可為至論,他說:“黃山谷純學《瘞鶴銘》,其用筆得於周子發,故遒健。”

至於米芾,也是周越的追隨者。張醜在《元章四帖》條下記米芾自述:“餘年十歲寫碑刻,學周越、蘇子美札,自作一家,人謂有李邕筆法,聞而惡之,遂學沈傳師,愛其不俗,自後數改獻之字,亦取其落落不群之意耳!”

由此可以看出,“宋四家”諸人無一不曾受周越影響,而周越是五代書家至“宋四家”之間的重要書家這一結論,確無疑義。

影響了“宋四家”的書法大家,為何默默無名?

二、關於周越書法優劣的考評

在啟功先生所提到的周越書法作品《王著千文跋》出現以前,現今能見到的周越書跡有二:一是跋王獻之《洛神賦》,另一個是跋懷素《藏真律公帖》。宋代《宣和書譜》卷十九稱周越書法“真行尤入妙,草字入能也”。又稱“落筆剛勁足法度,字字不妄作”。米芾說:“周越書,如輕薄少年舞劍,氣勢雄健而鋒刃交加。”

在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周越書法的遒健與剛勁,而周越書法的媚俗也是出了名的。黃庭堅敘述其學書經過時說:“予學草書三十餘年,初以周越為師,故二十年抖擻俗氣不脫。晚得蘇才翁、子美書觀之,乃得古人筆意。其後又得張長史、僧懷素、高閒墨跡,乃窺書法之妙。今來年老懶,作此書如老病人扶杖,隨意傾倒,不復能工。顧異於今人書者,不紐提容之,強作態度耳。”

米芾學周越書法,其後也不滿其師書法之俗。兩位書家在自我反省學書過程中,在破繭欲飛,書法風格即將自成一家之時,都不由自主地批判其師,這也算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段佳話,也從一個側面看出周越的確有讓人發微辭的地方。

宋人在評論周越書法時,常將他和北宋另一書法家仲翼相提並論,如蘇東坡雲: “書初無意於佳乃佳爾,草書雖是積學乃成,然要是出於欲速。古人云:‘匆匆不及草書。’此語非是。若匆匆不及,乃是平時亦有意於學,此弊之極,遂至於周越,仲翼無足怪者。吾書雖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踐古人,是一快也。”

南宋陸游也說: “仲翼有書名,而前輩多以為俗,然亦以配周越。予嘗見其飛白大字數幅,亦甚工,但誠不免俗耳。” 周越書法歷來被評為俗書,已成定論,但為何周越書俗,則需有識之士作進一步研究。

影響了“宋四家”的書法大家,為何默默無名?

周越《草書賀秘監賦》

三、結論

宋初“學者翕然宗尚之”的書法大家周越,在經過一千年後,連研究書法的人們對他已感陌生,更何況一般人。能夠知道他名字的,也不過是聽到黃庭堅提到自己早年追隨周越學書而俗的故事後,人云亦云起來。因筆者才疏學淺,語拙詞艱,對宋初書學巨擘周越的認識未免鄙陋。謹藉此小文,以期書界對周越的研究更深入、翔實,收拋磚引玉之效。

摘自:書法孔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