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以上的冠心病患者,在心理应激的状态下,会发生心肌缺血

1/3 以上的冠心病患者,在心理应激的状态下,会发生心肌缺血

大量证据表明,1/3 以上的冠心病患者可在心理应激的状态下发生心肌缺血,该类型缺血称之为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

除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外,还会导致临床预后恶化,死亡风险增加。

目前,虽对于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的认识日趋完善,但其相关诊疗尚不规范,临床工作中误诊、漏诊率较高。

1/3 以上的冠心病患者,在心理应激的状态下,会发生心肌缺血

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又称精神压力导致的心肌缺血,指患者在心理应激下诱发的心肌缺血,其不同于运动和药物负荷为诱发因素所导致的心肌缺血 。

研究发现运动诱发心肌缺血的冠心病患者可发生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患者的一种特殊病理现象。

73%运动诱发心肌缺血的冠心病患者可发生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

但也有研究认为,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可出现在不伴有运动诱发心肌缺血的冠心病患者中 。冠心病患者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与运动诱发心肌缺血不一定同时出现 。

冠心病患者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和运动诱发心肌缺血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

冠心病患者发生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与多项危险因素有关,包括性别、心功能状态及心理因素等。

1、性别:性别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冠心病患者中女性较男性更易发生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这可能与女性解剖结构中冠状动脉相对较细,容易出现微循环病变有关 。

绝经后妇女如有胸痛症状,同时冠状动脉造影阴性,应考虑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内皮功能障碍有关 。

2、心功能状态:心功能状态对冠心病患者发生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影响的结论不尽相同。

有严重左心室功能异常(LVEF≤30%)的冠心病患者较左心室功能正常(LVEF≥50%)的患者更易发生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

研究根据LVEF 将患者分为3组,即左心室功能正常组(LVEF≥50%)、左心室功能轻至中度异常组(LVEF≤30%~50%)和左心室功能严重异常组(LVEF≤30%),3组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9%、31%和50%。

3、心理因素: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因素与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易感性关系密切,抑郁症状与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有关,而与运动和药物负荷诱发的心肌缺血无关。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特质与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的发生也有关。

高情绪反应的冠心病患者室壁运动异常的发生率较大,但运动时情绪的反应性与心功能障碍并没有关系。高情绪反应者更多地合并焦虑抑郁。

另一个研究则显示,在心理应激下,有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的患者比没有心肌缺血反应的患者更容易出现争斗、敌意、生气等状态,但二者在焦虑及神经症方面则没有差别。

(一)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度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这些都是有确定临床意义的。

实施前需评估患者的身体状态。应以有氧运动为主,包括步行、骑车、爬山、游泳、打门球、乒乓球和羽毛球等,有节律的舞蹈、传统拳操也是合适的运动方式。

运动强度,对于身体较好、病情稳定、经常运动的患者可达到70%~85%最大心率;

对于体质弱,缺乏运动的患者应在60%~75%最大心率为宜。

推荐运动时间为16:00—18:00,每次运动持续30~60 min,运动频率为3~5 次/周。

运动过程中如发现上身不适(包括胸、臂、颈或下颌,表现为酸痛、烧灼感、紧缩感或胀痛)、无力、气短、骨关节不适(关节痛或背痛)应停止运动,及时就医。

运动康复过程中应定期在医生指导下评估和修正运动处方。

(二)行为心理学干预

冠心病患者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行为心理学干预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人际关系疗法。

1、β受体阻滞剂:相关研究证据有限。研究显示硝苯地平和阿替洛尔可能改善心理应激导致的室壁运动障碍,另有研究显示美托洛尔可能改善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 。

研究的理论基础:

(1)抑郁症状与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有关;

(2)负性情绪与心肌缺血有关;

(3)处理心理应激而非使用传统的抗心绞痛药物可改善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

(4)心理应激可增强血小板活性,而SSRI 可减低其活性。

随访6 周,结果显示艾司西酞普兰可明显地改善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同时改善了冠心病患者心理应激的血液动力学反应和心理应激过程中的某些心理学指标,包括焦虑状态和负性情绪。而艾司西酞普兰对ESIMI并没有作用 。

推荐从最低剂量的半量(老年体弱者1/4量)开始用药,每5 ~7 d 缓慢加量1 次,至最低有效剂量10 mg/d。常用的SSRI 类药物的有效剂量和用法见表2。

SSRI类药物禁忌证:

(1) 对SSRI类过敏者;

(2)禁止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氯米帕明、色氨酸联用。

注意事项:SSRI类药物镇静作用较弱,白天可服用。为避免自感乏力,倦怠等不适,可睡前服用。为减少胃肠道刺激的不良反应,可餐后服用。

3、苯二氮卓类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肌肉松弛等作用。根据半衰期可分为长效和短效2 类。

常用的长效药物有地西泮、艾司唑仑等,常用短效药物有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其抗焦虑作用的选择性较高,小剂量即可明显改善焦虑患者恐惧、紧张、忧虑、失眠伴心悸、出汗、震颤等症状,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焦虑均有明显疗效。

用药时应注意呼吸抑制、成瘾等不良反应。

4、坦度螺酮:坦度螺酮为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主要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的5-羟色胺1A 受体,与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相同的抗焦虑作用,同时具有抗抑郁作用 。

研究表明,坦度螺酮能有效控制精神性压力导致的心血管系统功能变化,可降低血压、减缓心率,对可改善相关躯体和精神症状。

与美托洛尔相比,低剂量的坦度螺酮(5 mg)不影响静息血压和心率,而只是选择性地降低精神压力导致的心率加快。有研究显示高剂量坦度螺酮(60 mg)较低剂量(30 mg)抗焦虑作用更明显,且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多。

坦度螺酮与SSRI 类药物合用可增强抗抑郁、抗焦虑的疗效,减轻SSRI 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1、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相关中医理论: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心”的生理功能包括“主血脉”与“主神明”,即心不仅主司血液在脉道运行,还具有主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作用。

中医经典著作枟黄帝内经枠中有言“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明确指出不良精神心理状态对机体具有重要影响。

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可属中医学“郁证”、“胸痹”、“心悸”、“怔忡”等范畴,常由焦虑、抑郁、恐惧等情志过极引起气血运行失常,致使心气虚损、心脉痹阻等,表现为心慌、烦躁、气短、胸闷、胸痛、自汗、失眠等。

2、常用中成药:中成药品种繁多,选用时需符合“辨证论治”原则。

部分中成药列举如下:

振源胶囊可益气通脉、宁心安神;

心可舒片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心灵丸可活血化瘀、益气通脉、宁心安神;

复方丹参滴丸可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乌灵胶囊可补肾健脑、养心安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