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红尘最近的和尚,两次被逼破戒,仍成得道高僧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佛教盛行,名僧无数,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小说中西天取经的唐玄奘了,他的原型就是唐朝时期的译经大师玄奘,但鲜少有人知道,有一位与玄奘齐名的译经师,被称为“佛经翻译界的爱因斯坦”,因为他,佛法在中原才得以弘扬。他就是鸠摩罗什。

距离红尘最近的和尚,两次被逼破戒,仍成得道高僧

鸠摩罗什,略称“罗什”,意为“童寿”。鸠摩罗什自幼天资超凡,半岁会说话,3岁能认字,5岁日颂千偈,7岁出家,9岁便能登坛讲经,名闻西域,是名副其实的神童,让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

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既通梵语,又娴汉文,博通大乘小乘,佛学造诣极深,这超强的语言能力为他日后从事传经译经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前秦苻坚遣吕光攻打焉耆,灭龟兹,劫持罗什到凉州。三年后吕光遂割据凉州,自立为凉主,罗什随吕光滞留凉州达16~17年。

距离红尘最近的和尚,两次被逼破戒,仍成得道高僧

直到后来姚兴攻伐后凉,亲迎罗什入长安,以国师礼待,并在长安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场,请罗什主持译经事业。罗什在长安开始了长达10年的译经工作:翻译了70余部、近400卷浩繁的佛教梵文经典,例《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金刚经》、《维摩经》、《阿弥陀经》等。

距离红尘最近的和尚,两次被逼破戒,仍成得道高僧

其中金刚经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最广为人知。后世也以梦、幻、泡、影、露、电,比喻世事的空幻无常。

距离红尘最近的和尚,两次被逼破戒,仍成得道高僧

罗什的弟子甚多,其中道生、僧肇、僧睿、道融最盛名,被称为罗什四大弟子。

但罗什也并非戒律一生,他也是距离红尘最近的高僧,一生有过两次破戒。

第一次是龟兹国被攻占的时候,在吕光的逼迫下,与龟兹国王的女儿成亲。

第二次是在长安的时候,被姚兴逼迫的。

“尝讲经于草堂寺,兴及朝臣、大德沙门千有余人肃容观听,罗什忽下高坐,谓兴曰:‘有二小兒登吾肩,欲鄣须妇人。’ 兴乃召宫女进之,一交而生二子焉。兴尝谓罗什曰:‘大师听明超悟,天下莫二,何可使法种少嗣。’遂以伎女十人,逼令受之。”——《晋书》

距离红尘最近的和尚,两次被逼破戒,仍成得道高僧

虽然鸠摩罗什破戒两次,但是他一生的精力都花在了佛教传播的事业中,他是佛教中至为重要的一个高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