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富聯 如僅是代工廠無法打開估值上升空間

近來A股市場熱點不斷,其中之一便是獨角獸。6月13日,工業富聯 (601138)上市第四個交易日,但就在這天工業富聯開板,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僅錄得3個漲停板即開板,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對於中籤者而言,同是獨角獸,工業富聯漲停板遠不及藥明康德,有些遺憾;但對於整個市場而言,諸多分析認為,這或許是一件好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投資者較為理性。

同為獨角獸上市,一個連封16個漲停板,一個僅封3個即開板。

中籤者開板就賣 換手率達56.64%

6月8日,在一路關注中,工業富聯正式登陸A股,發行價13.77元,上市開盤價16.52元。上市首日,其毫無懸念地漲停,漲幅44.01%。此後的兩個交易日,連續收出兩個“一”字板,上市三日,股價升至23.99元。

6月13日,上市第四個交易日,工業富聯以24.55元開盤,開盤即打開漲停板,隨後一度翻綠。對比同為獨角獸的藥明康德,上市直接收出16個漲停板才開板,可謂霸氣。

開板日,工業富聯全天盤中震盪不斷,儘管午後快速發力拉昇,但收盤還是未能封板,收於25.72元,上漲7.21%。截至收盤,公司市值達5065.63億元,站上5000億大關;動態市盈率47.73倍,靜態市盈率31.92倍。

粗略計算來看,若中籤投資者能夠在6月13日盤中最高點26.36元賣出工業富聯,那麼一簽能夠賺12590元,即便沒有賣在高點,超1萬元的盈利還是有的。當然,這與同為獨角獸的藥明康德中一簽盈利近11萬元相較,有些寒磣了。

“代工廠”與“工業互聯”的距離

“看看富士康的財務數據你就明白了,買賣自己決定!”“一圖概括三隻獨角獸的命運,真的假不了……”同為獨角獸,命運卻不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工業富聯的基本面。

儘管名為“工業富聯”,但其身處傳統制造業,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分析人士指出,工業富聯的估值,就是在代工廠與工業互聯網轉型之間尋找平衡。若找傳統代工廠估值,可能只有10倍市盈率,但工業富聯此次IPO意在募資用於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雲計算及高效能運算平臺、高效運算數據中心、通信網絡及雲服務設備等八大頗具“概念”的項目,若真能轉型成功成為真正的“工業互聯”,則估值有望上浮。

但目前看來,其依然還是“代工廠”。招股說明書顯示,工業富聯2017年末擁有269049名員工,其中生產製造員工有203308人,佔比75.57%,大專以下員工209930人,佔比78.03%,30歲以下員工160499人,佔比59.65%,為典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2015-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728.00億元、2727.13億元、3545.44億元;各期歸母淨利潤達到143.5億元、143.66億元和158.68億元,增長十分有限。一季報實現營收776.95億元,同比增長19.78%;實現淨利潤26.53億元,同比僅增長4.4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