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将抢来的高精尖人才当花瓶摆设,会抢是前提,会用是保障

会抢人才还要会用人才

文| 巴桂树

别将抢来的高精尖人才当花瓶摆设,会抢是前提,会用是保障

诚意满满,劲头十足,这是近来多地招才引才工作的真实写照。随着全国多地如火如荼地招贤纳才,尊才爱才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省委、省政府近期印发了《关于大力引进海外人才、加快建设高端人才汇聚高地的实施意见》和省委组织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实施办法》。四川的人才新政明确一手抓海外人才引进、一手抓本土人才培育,既是对当前国际国内人才竞争的积极应对,也凸显了省委“引育并重”的人才工作理念,更彰显了新时代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

四川这一人才新政的最大特点,是博采众长、广泛吸纳近年来全国各地引进人才的创新举措和有效做法,对过去海外人才引进政策举措进行集成创新,打出让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的组合拳在海外人才引进中,我省将突出

高精尖缺导向,以我省发展急需紧缺的高层次留学人员、华人华侨专业人才和外国专家为重点,着力引进战略科学家、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高级管理及金融人才等“四类人才”。

别将抢来的高精尖人才当花瓶摆设,会抢是前提,会用是保障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也只有拥有足够人才,特别是引来一地最紧缺的高精尖人才,创新才有动力,发展才有活力,竞争才有势力。不少地方“放大招”吸引人才,凸显各地广聚天下英才,激发竞争活力的期冀,表明各地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已提升到又一新高度,也标志着各地竞争业已跨进拼人才阶段。这当然属好事,也是必须具有的发展智识。

但是,纳贤不是一锤子买卖,打造“人才高地”也并非一日之功,一地长足稳定发展,光是引来人才还远远不够,还必须穷尽制度关怀,切实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落户的人才会面临家庭生活、孩子教育等一系列具体的现实问题,如果后续留才的措施跟不上,配套措施不健全,未配给人才持久的温暖关怀,那么极易导致引进的人才“挥手自兹别“。

如此担忧恐非多余。人才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不得不说,有的地方 “新落户人才子女需回原籍参加中高考”政策,就是未能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有的地方的人才落户后,发现房价上涨幅度较大,无论是买房还是租房都颇为困难,加大人才的生活成本,人才难以得到持续的温暖;有的地方当初像“割韭菜”一样去大江南北组团 “抢人才”,但很快发现,由于对本地实情没有摸准,未获悉真正的“缺口”在哪里,当初一哄而上去抢人才,属好高骛远。片面效仿别地重金引进“高精尖”,到后来才发现,这些高精尖人才根本用不上。此时,对引才方来说,可谓“进亦忧、退亦忧”,尴尬万分;对人才来说,因无施展空间便无创新建树,苦不堪言……凡此种种,均属人才引进之大忌。

而这次四川人才新政,其间始终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并最大限度地健全海外人才服务保障制度,这样的举措抓住了问题的要脉。首先抓准摸透,我们究竟需要哪方面的高精尖人才,这是当下最紧缺的。因缺而引,引来则用,有用方能留才;其次,这次人才新政中全面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实现工作许可、签证与居留有机衔接。无疑,这解决了我们紧缺高精尖人才的后顾之忧。

别将抢来的高精尖人才当花瓶摆设,会抢是前提,会用是保障

当然,紧缺的高精尖人才肯定是大家眼里的“香饽饽”,我们需要研判信息、捷足先登,甚至礼贤下士、三顾茅庐,尽快把人才“抢”回天府。这一步固然重要,但我们需要尽快从“抢人”阶段进入“留人”阶段,在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法治环境、行政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做好配套工作,切实补好各类短板,让城市更有温度、更具有吸引力,尽可能减少各类人才的后顾之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