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读红楼:万事靠自己的单亲妈妈,值得我们尊重与钦佩

漫读红楼:万事靠自己的单亲妈妈,值得我们尊重与钦佩

初读红楼时,年纪尚轻,对李纨很不喜欢。

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曹公对李纨的判词写得很不好,什么“枉与他人作笑谈”,什么“也需要阴鸷积儿孙”,再加上专家们的解读和故事情节,觉得李纨既是一个吝啬无趣、斤斤计较的寡妇,也是一个自私冷漠、在贾府危难时袖手旁观、不肯伸手援助的小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再读《红楼梦》,对李纨有了新的认识,对她的命运多了一份同情,也对她的人生态度和选择多了一份理解与尊重,甚至钦佩。

李纨出身于正宗的书香门第,父亲是国子监祭酒,是那个时代的顶层学者,拥有极高的文化水准。虽然父亲教育态度秉承“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理念,对女儿并未认真培养,但自带书香的气质却完胜靠军功起家的贾家、王家和商人出身的薛家。所以她不仅有名,还有字:宫裁。纵观整部红楼梦,女子有名有字的,唯有一个李纨而已。(黛玉也有字,颦颦,但那是宝玉顺口给起的,不及李纨这样的正式)李纨嫁到贾府,成为嫡长子贾珠的妻子。贾珠爱读书也勤奋,两个人志同道合,婚后生活应该是琴瑟和鸣、幸福美好的。那真是李纨最风光的时代,身为贾府长媳,执掌荣国府的大小事务,有权有势,人人都要尊重巴结奉承,第一胎就生了儿子,更是锦上添花,前途灿烂。

不料天有不测风云,贾珠忽然就去世了,留下李纨和幼子贾兰,顿时一切都改变了,让这个年轻的少妇一下子从云端跌落到谷底。

漫读红楼:万事靠自己的单亲妈妈,值得我们尊重与钦佩

太婆婆贾母、婆婆王夫人更疼爱幼子宝玉,给予了他百般的宠爱,把希望都给予在他的升上,完全无视孙子贾兰。除了公公贾政偶尔想起贾兰外,其他人都很少关注这个年幼丧父的孩子。随后,李纨被剥脱了管家的权力,让给了本是隔房妯娌王熙凤。与此同时,按照封建时代对寡妇的要求,她不得不摒弃一切鲜艳衣着、脂粉首饰,心如“槁木死灰”一样,度过漫长的余生。

此时,她大概二十刚过,而青春就从此结束,成为了单亲妈妈。

贾府的繁华热闹跟李纨母子无关,他们是孤儿寡母,除了一点生活待遇上的优待之外,没人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心愿诉求。在一个个孤独的漫漫长夜里,李纨唯有与幼小的儿子相依为命,听着窗外热闹的丝竹声声,看着华丽的烟花绽放,李纨的内心有多么的疼痛与苍凉。白天,她还得强颜欢笑,陪着婆婆、小姑子谈笑游玩,眼看着王熙凤夫妇的恩爱、宝玉与黛玉的谈情说爱,她的内心一定有波澜涌起,表面上还要云淡风轻。

漫读红楼:万事靠自己的单亲妈妈,值得我们尊重与钦佩

成为单亲妈妈的李纨,如果没有生在这钟鸣鼎盛之家还好,因为冷暖对比不会那么强烈鲜明;如果没有受过那么多道德文化教育还好,至少道德枷锁不会那么沉重,比如曾经贾珠的侍妾、通房丫头们都自己求去,不必将青春埋葬。别说求去、再嫁,就是偶尔精神出个轨,估计她都不敢有,只能“竹篱茅舍自甘心”。然而日子还要一天天过,她的心思无人可以诉说,唯有独自品尝岁月的沧桑,人情的冷暖,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贾兰身上。

虽然身为长孙,但她不能、也不敢指望贾家的世袭官职落到贾兰身上。贾府上下,一个个都势利冷漠,没人会为她们母子打算,她能依靠的唯有自己。

她只有用心教贾兰读书,期望他有一天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中进士、走仕途,为母子二人争取更好的未来。

她只有尽可能积蓄钱财。钱是人的胆,钱更是最大的安全感和保证。而且孩子长大的过程太漫长,不可知的变数太多,对于单亲妈妈李纨来说,怎么能不担心忧虑呢?她已经失去了丈夫,没有了爱,又不管家族事务,除了在大家族中应有的份例之外,完全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所以只能竭尽所能守护自己的钱财。所以她才努力看紧自己的钱袋子,会为了起诗社去找王熙凤要钱,对王熙凤的讽刺挖苦顾左右而言他——她才不跟谁争闲气呢,要来银子就好。

了解到这些,我们怎么还能苛责李纨吝啬小气?这个自己内心悲苦,却含辛茹苦抚育孩子的单亲妈妈?

爱钱、努力培养孩子,不奢望别人,一切都靠自己,这是从古至今一个单亲妈妈的生存样本,她们的努力值得每一个人的尊重和钦佩。

漫读红楼:万事靠自己的单亲妈妈,值得我们尊重与钦佩

然而李纨虽然守寡,但出身书香之家,内心也是向往诗和远方的。当探春提议开诗社的时候,李纨积极支持鼓励,并且吐露了自己的心愿“前儿春天我原有这个意思”,是啊,她早就想到了,只是没能说出而已。她欢喜地先给自己起了一个别号“稻香老农”,然后开始带着大观园的女孩们一起赏海棠、赋菊花、咏雪联句、柳絮填词,那是红楼梦中最为浪漫的时光,书中人自是欢喜,就是读者,对这段故事也都向往难忘。李纨作诗虽然一般,但极富鉴赏力,每次都是她负责点评,有理有据,让众人心服。

只是,美好的时光太短暂,随着女孩们长大,她们开始走向发各自的归宿,而贾府也日渐衰败,李纨的境遇也是越来越不好了。抄检大观园后,王夫人处置了宝玉屋里的丫头之后,又看贾兰的奶妈不顺眼,借口贾兰年纪大了,不需要奶妈了,要李纨给裁撤出去。可宝玉比贾兰更大,奶妈还在身边啊。一本《红楼梦》中,很少看到作为婆婆的王夫人与儿媳妇李纨直接对话,这转述的一次,竟是要裁李纨的人。兔死狐悲,李纨不能不心生凄凉。

漫读红楼:万事靠自己的单亲妈妈,值得我们尊重与钦佩

八十回之后,按照李纨判词,她是教子成功了的。儿子贾兰果然争气,考中进士成为大官,把一副凤冠霞帔给了含辛茹苦半生的母亲。这时候贾家忽然衰败,很可能犯罪被抄家,但李纨母子躲过了这场灾难。也许这时候落魄的贾家人想李纨求助,李纨没有帮忙,让人诟病她的冷漠。可是,她凭什么帮忙呢?她在贾家的时候,他们可曾给予他们母子真诚的爱与关怀?我们记得,时常贾兰与贾环在一起,身为亲叔叔的宝玉根本对贾兰不理不睬,有两次贾兰贾环去看宝玉,他都找借口不予接待。李纨母子一直安分守己,从未图谋过继承贾府的财产,如此轻视,怎么能不让他们伤心?

不是吗?人家孤儿寡母好不容易凭着自己的努力过上了安定美好生活,凭什么还要从井救人?难道把自己也拖下水就算有情有义了?贾府自作孽,贾宝玉的贾府子弟自己不上进,一切都是咎由自取,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李纨母子并没有落井下石,他们只是选择自保而已,我并不觉得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命运对李纨母子曾经十分苛待,亲戚们也待她们相当冷漠,她们有权力保住自己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