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罕见动作,对你的钱包影响不少

央行罕见动作,对你的钱包影响不少

央妈就喜欢半夜突袭。昨天夜间就放出降准1个百分点的消息,这将对我们钱袋子产生不少影响。

4月17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

秒速读懂财经新闻时间

存款准备金:按照要求规定,每个商业银行都要想央行提交一笔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比如存款准备金率为20%,那么就是说,银行吸收了100万的存款,就要交20万在央行,剩下的80万才能去开展业务。

那么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就会使得商业银行交给央行的钱变少了。如果原来是20%,减低1%就是19%。原来交20万,现在只需要交19万了,商业银行自己就多出来了1万元。

而中期借贷便利(MLF),也常常被人戏称为麻辣粉。就是商业银行缺钱的时候,向央行抵押贷款的工具,期限为3个月、六个月或者一年。而这个利率是由央行制定的。而银行按照这个利率贷款之后,必然会影响到市场融资成本。

这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是为了让银行拿钱还MLF的钱。就是央行降准之后,商业银行就拿着释放出来的资金归还给向央行借的钱。乍一看,对市场并没有什么影响。

但是,仔细想想。如果没有降准的话,MLF到期,银行一定要拿一笔钱去还钱,那么市场上就少了一笔可以流动的资金。而且降准释放的资金略多于需要偿还的MLF。所以,还是会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使得资金不会太紧。

另外,mlf的市场利率也比较高,最新的一年期MLF操作利率为3.3%。这样会间接地增加市场的利率成本。银行从央行那边按照3.3%的利率借到一笔钱,那么银行再把这笔钱借给企业或者个人就肯定要高于3.3%。

而商业银行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利率是1.62%。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置换MLF,是有利于商业银行付息成本有所减少,

从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调节存款准备金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对我们个人的理财有什么影响呢?

股市

此次降准抵消MLF之后,还会向市场释放4000亿元资金,无论从量还是价方面都将进一步改善货币市场流动性。而我们知道,流动性的改善对于提升股市具有正面效应。从对历史上降准的股市表现来看,短期内(一周内)降准对股市有一定的利好作用,长期而言并无明显的规律。

而且可能还会出现高开低走的现象,大家需提防重复上演追高套牢的悲剧。

债市

降准也是利好债市的。

首先,市场利率下跌,债券的票面利率不变情况下,票面利率大于市场利率,那么会使得债券的价格上涨。

而且,降准后商业银行增加的资金未必会放贷款,但肯定会去买债券。这也会使得债券价格上涨。

楼市

降准之后,对于楼市有一定的利好作用,首先房地产企业可以获得更低的融资成本。另外,释放资金之后,银行也可能放松贷款要求,房贷宽松,购房者压力持续降低。

理财产品

市场利率下降,也会影响银行理财产配置的资产收益下降,最终导致我们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回报下降。

根据市场的传导效应,类似的固收类产品,收益率都会有所下降。比如货币基金。

从过去两次降准的经验看,在降准启动3个月之后的银行理财收益率会出现显著下降,1年平均降幅在1%左右。

P2P

P2P也会随着市场的影响,收益率有所下降。降准放水之后,银行的资金变多,那么企业和个人去银行贷款的要去变宽,或者利率降低,那么符合条件的借款人肯定会优先选择银行贷款。那么P2P贷款业务就可能需要降低利率来迎合市场,贷款端利率降低,必然也会降低投资者的收益率。

以上就是降准对市场以及我们投资的影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