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孩子的自信?

1369花开花落

讲给孩子听

我的姑娘,每个女孩都是公主

你生来珍贵而独特。知道吗,无需漂亮的衣服、珠宝、容貌,你天生优雅而快乐,这样的你本身就是一位可爱的公主啊。知道吗,你是上天赐予我的最好的礼物。

每个人都有漂亮的一面。也许这个小姑娘头发漂亮,那一个眼睛很好看,还有的女孩拥有迷人的笑容或者个性,每个人都很重要,你也一样。你可以按自己的方式,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穿上自己最爱的衣服,做自己的公主。

我的姑娘,女孩不能只做公主除了美美地等着王子拯救,你完全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还要为自己的事业而努力奋斗。

女孩可以骑高头大马,可以伸张正义,可以解决困难,还可以照顾小孩,打理花园。你可以驾驶着大卡车奔向高山,做一个飞行员在高空翱翔,也可以从事科研写作或艺术创作。你可以画画、雕刻,制作电影、创作音乐,可以当科学家、医生、银行管理者和发明家……亲爱的啊,女孩可以做的远不止这些,女孩还可以成为女王——即便头发散乱、衣服脏乱,仍然是女王。

我的姑娘,你要坚定地自信,不被一双高跟鞋或一件漂亮衣服所困扰,这非常重要。不受别人阻挠,去做自己觉得应该做或渴望做的事,这也非常重要。当别人说你不能这样做或者你无法胜任的时候,不要在意。如果有人企图阻止你,你就置之不理。

每个女孩都应该相信自己——亲爱的,这至关重要。身为女孩是件美好的事,你会幸福的,祝福你!

《时尚育儿》杂志,为孕、0~3岁家庭提供权威育儿、生活消费指南,点击右上角关注。

时尚育儿圈子

自信对一个人至关重要。


《明朝那些事儿》中有一句话:张牙舞爪的人,往往是脆弱的。因为真正强大的人,是自信的,自信就会温和,温和就会坚定。


不少家长都羡慕那些自信的孩子。自信的孩子在人群中非常出挑,笑容阳光,落落大方,其实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小培养起来的。


想要养出一个自信的孩子,这些方法或许可以帮到你。



一.正确地夸奖孩子


很多父母认为,想让孩子自信,使劲夸就行。其实夸奖是个技术活,夸太少、夸太多、夸不好,都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家长这样夸孩子:“宝宝真聪明!”,当我们夸孩子聪明的时候,赞美的是孩子的天赋而非他的努力。


次数多了,孩子就容易把成功和失败归结到自己天赋上,一旦失败,孩子就认为自己不够聪明,能力不行,而不会想到是付出的努力不够。


所以,在表扬孩子的问题上,父母需要多描述一些细节,多肯定孩子的努力,客观地夸奖孩子。


比如孩子学校得了奖状,与其对孩子说:“真聪明”,不如说:“爸妈知道你为这个奖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这样,孩子才会更加看重自己努力的过程。


二.给孩子做选择的机会


给予孩子一定的选择权,对于孩子自信心的成长十分重要。


可能有家长会说:“小孩子什么都不懂,让他们选择不是添麻烦吗?我走的路比孩子吃的盐都多!”


的确,家长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处事经验,但是,如果大事小事,家长拿主意拿惯了,孩子长大就不会自己拿主意了。


1岁至12岁,是训练孩子自主选择能力的关键期。出门穿哪些衣服、节假日去哪里玩、餐厅点菜,都可以问问孩子的意见。如果你已经有了大体的方向,不妨让孩子二选一,比如“你想要黄色的裙子还是粉色的?”、“你想抹巧克力酱?还是想抹草莓酱?”


总之,适当给孩子选择权,孩子会感受到他们被尊重、被信任,从而带给他们自信和成就感。


三.最好的鼓励是相信孩子


生活中,父母总是担心孩子会受到伤害,或者不愿意让孩子添乱,阻止或者代替替孩子做事情。


“你别摔倒了!”

“你洗不干净!”

“你不会穿,奶奶帮你穿!”

“快放下,别捣乱。”


这样的过度保护,无形中剥夺了孩子重要的体验机会,容易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


可能在你眼里,孩子洗个杯子,洗不干净,摔碎了还容易弄伤自己,但是对于孩子而言,靠自己的能力洗完杯子,就是一次小小的挑战,就是一次独立完成一件的体验。


孩子需要的不是过度呵护,而是你相信他能做好这件事的放手和信任。


四.给孩子有界限的自由


培养孩子的自信,既给予孩子温暖和关爱,也要建立起规则和界限。


父母设下清楚且一贯的界限,比如晚上10点前必须睡觉、每天玩iPad不能超过1小时、先完成作业才能出门玩、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这些规矩很可能会引起孩子一时的哭闹,不开心,但是却能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负责。


爱和规则都从来不是敌人。


在家庭中的界限愈清楚,孩子以后进入幼儿园、学校、职场,就愈有自信和他人相处,更能适应社会生活。


五.父母的爱,永远是孩子自信的源泉


孩子的自信,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


电影《奇迹男孩》,10 岁的奥吉特天生脸部畸形,在奥吉在学校的第一天,他就受到了周围人的排挤和歧视。


奥吉回家,把自己关在房间大哭,他流着泪问妈妈:“为什么我这么丑?”


妈妈告诉奥吉:“你一点也不丑!我们都非常爱你。你看我脸上有这么多皱纹,我们每个人脸上都有痕迹,这是一张展示我们过往经历的地图,这张地图从来从来都不会丑陋。”

妈妈这份坚定的爱,给了奥吉源源不断的安全感,由自卑走向自信,最终成长为人们心中的不可思议的“奇迹”,她用爱告诉孩子:


“你天生与众不同,不必躲躲藏藏。”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开始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看法,开始遇到质疑、嘲讽和误解,但是如果一个父母对自己永远支持、理解、尊重的父母,孩子的内心一定会是富足的。


钱志亮工作室

先检测一下,下面这些话会不会经常在你和孩子的对话中出现:

再检测一下,当我们自己看到这些话的时候,心里舒不舒服?

反正我看到了是很不舒服的!我相信很多人亦是如此!

那么正题来了:想提高孩子的自信,首先就是要让自己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都经过大脑。

记得BBC曾发过一部纪录片《Up》,里面有位叫Neil的小男孩,童年时的他脸上总是带着可爱的笑容,眼睛闪闪发亮似会说话,长大的梦想是当宇航员。

后来,Neil想到牛津读大学,无奈失败,被严格的父母各种否定,Neil自暴自弃当起了搬运工,后来得了精神病。历尽坎坷,年老时成了社区议员,生活仍旧落魄。

人们是这样评价Neil的一生:想法很多,但缺乏积极行动。这大概是因为童年时被父母否定太多的结果。

弗洛伊德有个理论:

一个小孩如果拉出的粑粑经常被大人否定,比如被人说“屎太丑了”、“太恶心了”,大人如果经常这样评价孩子粑粑的话,这个孩子长大会自信不足,常常自我否定。因为弗洛伊德认为,粑粑是孩子们第一个“创造”,否定孩子的创造物就相当于否定孩子。

同样的道理,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无论什么行为和努力都遭到否定的话,这个孩子未来一定是缺乏自信、无主见的,有些孩子还可能压抑、内心充满愤怒。

过多的否定,父母和孩子恐怕会陷进“自我实现预言”

父母“自我实现预言”的路径:

孩子一次次的糟糕表现,不断论证孩子很差,心理偏见会让父母敏感地发现孩子更多的糟糕表现,论证了父母内心的结论——孩子很差,脑袋真的不开窍。

孩子“自我实现预言”的路径:

父母的否定,孩子会毫无意识地放大了自己的糟糕表现,一次次地论证自己很差,天生脑袋不开窍,并最终相信我真的很差。

最后,父母会从对孩子行为的否定上升到对孩子这个人的否定,实现了父母的“梦想”。那些一方面臣服于父母的否定,一方面却又不安于现状的孩子,最终可能导致精神崩溃,比如前面提到的Neil小朋友。

童年被否定过多的孩子,还会缺乏行动力

生活中其实常见这些现象:孩子拆拼玩具时被指责不爱惜玩具、帮忙扫地时被指责扫得不干净、给爸爸妈妈送礼物被指责浪费零花钱……

那么在孩子心里就有一种“多做多错,少做少错”的观念,那就还不如不干。长此以往,这些孩子往往变得不主动、屈从于别人的安排,甚至易妥协。

那些被父母肯定的好孩子,更容易有好命运。

意大利有一位小男孩,某天在老师面前兴致勃勃地唱了一首歌,被老师嘲讽“声音像风吹百叶窗”那么难听。沮丧的孩子回到家,走到母亲面前寻求答案。慈爱的妈妈摸着孩子的头发,微笑着说:“妈妈觉得你有音乐才能,我从你每天的小进步就知道!”后来这位孩子成了意大利知名的歌剧歌唱家,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罗素。

美国北卡罗来纳心理学教授Mithch Prinstein也在书里证实过这个结论。

试验发生于1987年,205名孩子成为研究对象,并一直被追踪了10年,心理学家们想知道哪些特征的孩子未来会生活得更好。结果他们发现,那些被父母接纳和喜欢的孩子,未来生活会过得更好。

那么父母对孩子自信心的提升可以有哪些举动呢?

1. 常常真诚地称赞、肯定孩子

美国职业橄榄球联会前主席杜根说,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胜利者迟早都属于有信心的人,这常常被人誉为“杜根定律”。

父母对孩子的接纳程度,往往决定孩子的自信程度。喜欢孩子,肯定孩子,常常给孩子正面评价的父母,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自信。甚至有人说,如果一个孩子能从父母那里得到5000次赞扬,这个孩子就能获得自信。

既是未来不能获得多大成就,这些孩子也能快乐地生活,因为他们是被父母接纳和喜欢的孩子,他们能从父母身上获得积极和正面的能量,也更容易以乐观积极而正面的态度面对人生。

2. 可以否定孩子的某种行为,但不要上升到人格的否定

孩子们在成长中难免会犯错,批评是可以的,但不要什么事情都否定孩子,更不能上升到人格的攻击自信的孩子,总是那些常常从父母们嘴里得到肯定和赞扬的孩子。


除了平日引导外,我特意通过去年春节短期内教会他们玩魔方,(从三阶到四阶’)。而提升了孩子的自信的。

自从魔方上了电视吸引了俩孙子的眼球。他们羡慕得很。但周围的长辈都不一定掌握,要教会这俩才上二,三年级上学期的孩子真有点难度,老头子是我学魔方的老师,连他都不看好我能成,我拧,偏不信邪,于是我反复推敲出一套适合我孙子的教案。

魔方说难,首先是你没掌握它方法,其次方法掌握了,操作时若记不牢及走点神都不成。而孩子记忆力强,只要能有点定力就好办。传授时运用一些让他们易懂恢谐生动的话语把每一步骤作一个画龙点晴朗朗上口的比喻,让他们听得乐呵呵就记得牢。甚致用不看我们平日使用的文字口诀。

在他们掌握了魔方之后应该有点自豪,每当学习上遇到困难缺乏了斗志没自信时,我就通过学魔方的事例鼓励他们,你们学习能力至少在某些方面上不比大人差,只要用心听讲,细心点,耐心点,能专心致志就成,学会了魔方就是个好例子,看到的事很难,当你咬咬牙掌握了方法,以后就轻而易举,人也前进了。

去找一样你孩子喜欢的又有点难度的事,协助他挑战成功,自信也逐步建立了。


小笙常谈


王金海170657262追求

嗯,我就别人回答,我来再深入的解读一下。1给孩子发表意见的机会。孩子就会对自己的见解有所肯定。遇到任何事,自己都能有解决的能力。这本身就是一种独立性。独立的孩子自然有自信。2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这是一种实践。嗯,可以提高孩子对生活的驾驭能力。也提高了孩子的自立性。每个人长大了,都离开父母自己生活。那么这种自立性是非常重要的。3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嗯夸奖表扬,对孩子肯定。孩子非常的开心。夸和惯是两码事。坏孩子是惯出来的。也就是纵容了孩子的缺点。夸是表扬孩子的优点。有的孩子从小家人或者别人的一句鼓励。长大以后就可能有天翻地覆的变化。4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小孩子提高身体的素质。嗯,在同龄人中成为佼佼者。这也是他提高自信的一个砝码。另外也包括才艺方面。多培养孩子的才艺。让她展现给别人。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优势。而且就从运动上来讲。可以兴奋人的神经。提高人的兴奋性。也能提高人的自信心。5教育孩子。指导孩子什么分辨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树立良好的三观。使孩子能够正确的对待人生。当他自己面对任何事的时候。就都会有一个好心态。6孩子的生活圈。孩子与孩子之间有自己的同龄人,要保持联系。不能单单的为了孩子的学习。而把他幽禁起来。人是群居动物。这种强烈希望与人沟通的思想。其实人人都有。从小能和同龄人和周围人沟通。长大之后也能好更好的适应这种氛围。而且在沟通的过程中,他能掌握沟通的技巧。长大了之后就不会自卑孤僻。8如果想培养孩子成才。如果父母有能力。就要尽量让孩子尽早去学习,去接触某一领域。嗯,很多有突出贡献的人。往往都是从小就有这种训练。如果等孩子大了再去学什么,有的已经就太迟了。


今天最休闲


用户1375056667陈村宏


首先,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自己的事由自已决定。事情完成后,给予客观的点评,适度的夸奖和肯定,培养独立自主的性格。再者,要提高孩子的自信,必须要培养孩子的乐观精神。及时教导孩子看到事情的两面性,身后有阴影时,告诉孩子,身前阳光灿烂。造就孩子抗挫折的能力和精神,很多孩子一头栽进玻璃心,再也出不来。再次,必须培养孩子和人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的关键因素,解决好人的问题,很多问题就不是问题,解决不好,不是问题的事,也就成了事情。对孩子的自信心打击极大,对人,对社会失去信心。进而影响孩子的一生。


归零140844425

怎样提高孩子的自信,让孩子不再自卑?

首先,做家长的是孩子最关键的第一任教师,平时多和孩子参与一些社会活动,比如:走进大自然,领略一下社会体验,给行人让道。◕‿◕。搀扶老人过马路,公交车让座,见到家长熟悉的长辈就让孩子上前打招呼,家长平时也要多用礼貌用语等。每次孩子哪怕是微小的细节做到了,无论做的好坏,只要参与其中就要多鼓励,多表扬,记住:好孩子都是夸赞出来的!。◕‿◕。

其次,就是做父母的不要动不动就在孩子面前乱发脾气,要知道你的一言一行将来都是孩子的楷模,你好他就善,你恶他就狂,你怒他暴躁,你温柔他就细腻。所以你才是孩子最好的引导者,你若自卑,他怎可能欢快大度豁达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