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交警大隊掀起向吳明華同志學習熱潮

鄱陽交警大隊掀起向吳明華同志學習熱潮

吳明華同志是宣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直屬一大隊設施辦負責人,2017年11月23日,在距離退休還有4個月時,突發心梗不幸去世,年僅59歲。從警36年,入黨34年,他始終奮戰在公安交通管理第一線,不忘初心、無私奉獻、恪盡職守、公正廉潔,像一顆永不生鑄的“螺絲釘”,釘在哪裡都能發揮自己的才幹,在平凡中閃爍著不平凡的光輝。吳明華同志詮釋著一位共產黨員清廉、勤懇、公僕的初心,他的先進事選經各級媒體報道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得到中央、省、市有關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褒獎。

2018年6月5日鄱陽交警大隊開展向吳明華同志學習活動會,進一步掀起向吳明華同志學習熱潮。

鄱陽交警大隊掀起向吳明華同志學習熱潮

學習活動會中,大隊長王新兵要求全體民警結合自身實際和工作實際,認真向吳明華同志學習。一是學習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二是學習他忠誠履職,始終堅持在一線崗位中。三是學習他愛崗敬業,熱愛交警事業。四是學習他一心為民,廉潔自律的情懷。

鄱陽交警大隊掀起向吳明華同志學習熱潮

大隊教導員張斌強調各中隊科室應紛紛召開專題學習討論會,切實使民警將吳明華同志的可貴品質和崇高精神銘記在頭腦中、轉化到行動中、融入到工作中。

鄱陽交警大隊掀起向吳明華同志學習熱潮

鄱陽交警大隊掀起向吳明華同志學習熱潮

鄱陽交警大隊掀起向吳明華同志學習熱潮

吳明華個人事蹟

他基本上沒有周末

“中等個頭、身體壯實,一張黑紅黑紅的臉。經常看他帶著人,在馬路上快步地走來走出。”2017年11月23日,當宜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支隊長李凌接到吳明華突發心梗去世的消息時,腦海裡不停浮現著這樣的畫面。

就在當天上班前,吳明華還給設施辦的同事打了電話,安排好當天要做的事,並說自己正準備出門上班。但奇怪的是,平時總是早來的他,手機卻出現了從未有過的“無人接聽”狀況。

自2012年,吳明華擔任設施辦的負責人以來,整天就在路上“搗弄”著那些交通設施、路標路牌。撞護欄逃匿這樣比較棘手的案件,通過吳明華的精心辦案,2017年有40多起都得到了圓滿結案。

吳明華每天都要親自巡查護欄、標識標誌,只要發現缺損或磨損,他就會及時記錄下來,安排人員進行維修。有時怕開車看不仔細,他就步行近距離巡視。在宜春中心城區137.86公里的主街面綿長的交通設施線上,總能看到他俯身維護交通設施的熟悉背影。

李威去年8月份來到設施辦工作,他對吳明華最深的印象就是工作很較真。有一次他和吳明華外巡,突然下起大雨,沒帶雨衣的兩人瞬間淋成了“落湯雞”,但吳明華仍堅持巡查。

一位老公安對工作的痴情與執著,點點滴滴都記錄在吳明華留下的那30多本日記中。

就在吳明華去世前一天(11月22日),他還在日記裡交代工作,“我看到已被樹擋掉了方向指示……;上午我和梁晨進一步到二手車市場調取監控錄像,發現只能看見場地,不能看到非機動車牌和杆件……;11月20日晚上的撞水泥墩去宇通公司要賠償損失……”

星期六或在辦公室,或在路上巡查,星期天中午吃完飯後,他又到辦公室替換值班的年輕人。交通設施24小時不下崗,設施辦的人員就得24小時“在線”。

從2012年到2017年,幾乎每個週末都如此度過。“老吳總說,我們年輕人要多陪陪孩子,一到節假日就替換我們自己堅守。”李威說道。

從不捨得丟一顆螺絲釘

吳明華的“摳”,在朋友、同事間也是出了名的。

對自己,從不捨得買件好衣服。對公家,從不捨得浪費哪怕一顆螺絲釘,總是親自修理壞了的設施,5年來,為單位節約了不少開支。

唯有大年初一,才穿上新的冬裝警服,打著領帶,整整齊齊,笑呵呵地跟大家拜年。從未見他和人紅過臉,吳明華很樂觀開朗。

妻子曾桂香說丈夫幾乎沒買過新衣服,幾十年來就是穿警服,沒有幾件像樣的便服。兒媳婦看他常年在外工作,特意給他買了保暖衣和護膚品,他總是說不要買,不需要。

在設施辦的倉庫裡,各類換下的路牌、標誌燈、護欄片堆放得整整齊齊,甚至一些小小的螺絲釘都統一收集歸類。吳明華非常愛護公物,對換下來的廢舊設施都會清理入庫。比如一個價格在800元左右的交通標誌燈換下後,他會把可用的燈杆收集在一塊,作為日後作配件。

在這個被稱為“百寶庫”的倉庫,還放著兩隻長條形的鐵皮箱,裡面裝著錘子、鋼鋸、扳手等工具。李威介紹,設施辦有一輛破舊的皮卡作為工作車,大家外出查巡總會揹著一個工具袋,久而久之袋子會磨爛,容量也小,揹著又沉重。

後來吳明華就動腦筋,做了兩隻這樣的長條工具箱,掛在皮卡車兩邊。他們再也不用為工具帶得不夠而來回跑。

業務精湛一絲不苟

吳明華是一位退伍軍人,在炮兵部隊時,被分在電話班。訓練時,得揹著20斤的線管,要求在很短的時間內放掉,接著還得收回來。同時,還得練習爬電線杆子,每次班裡比賽他都名列前茅,是部隊裡的業務尖兵。

在部隊裡練就的這些本領和習慣,以及優良傳統,四十年來,吳明華一直沒忘。在工作中,即便年歲不小,為了維護道路交通設施,他仍能扛起幾十斤的護欄,敏捷地爬上車頂修理探頭。

業務上,他總是一絲不苟,對部下容不得半點差錯。有一次他帶領兩名科員去安裝道路標誌牌,由於一時疏忽安裝有點誤差,他當場把部下狠批了一頓,硬是要求重新裝好才下班。

“他時刻將每一個設施的安裝、維護及選址,從交通隱患的角度去思考,時刻牢記出行者道路交通安全。”梁晨是一位電工,他說在與吳明華共事的四年時間裡,發現吳明華喜歡鑽研,常常自己琢磨,修理信號機。

“到電腦城測量電源線約70米,清單上填寫85米。”2017年5月11日的一篇日記中,如此記錄著,因為多計算電源線長度,被吳明華揪出。這樣的一絲不苟、實事求是的事例日記中隨處可見。對於工作,誰也別想在吳明華的眼皮底下打半個馬虎眼。

但對事不對人,為了把工作做得更漂亮,吳明華也常常將自己的技巧傳授給年輕人,梁晨就學到了不少招數。為了保障紅綠燈取電的安全和牢固性,吳明華將自己在部隊裡練就的地緣線的接法全部教給了梁晨。比如電線的雙環套、雙環結、蛇口結等。

“按照他教授的方法,接好了的電源線,就算是兩個人在兩頭拉都拉不開,很牢固,也不容易短路。”梁晨說道。

36年從警生涯,無論是在路面執勤、還是秩序管理,或是設施辦負責人,吳明華始終猶如一顆螺絲釘般,哪裡需要就在哪裡堅守。他總是以匠人之心,在追求技藝的極致。

2007年,宜春城區交警隊停車違法啟用了違法停車告知單,並一直沿用至今。十多年來,從顏色、字體、款式,一直沒有改變。宜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指揮中心副主任甘建平透露一個細節說,當年,告知單的初始樣式設計出來時,吳明華就立即提出,這不是處罰單,是行政處罰的告知單,在他的建議下,處罰二字更改為告知。“老吳對業務總是精雕細琢。”

他是出了名的好人

在他走後的第103天,3月6日,吳明華被評為“江西好人”的好消息公佈。去年12月份,吳明華還被宜春市公安局追記個人三等功,今年2月份被宜春市委追記“全市優秀共產黨員”。宜春市公安局也在全市公安系統掀起“向吳明華同志學習”的熱潮。

榮譽的追記實至名歸。其實,這麼多年評先進時,吳明華從不去提,而是讓給年輕人,家裡的困難也從來都不提。向領導頂多提的就是,“路面的設備給我升級一下,好做事”。

吳明華是個出了名的好人。兒子吳江說,從小就看著父親幫著鄰居修理家電,院子裡的電線壞了,他都熱衷去修。有空時,還經常打掃樓道里的衛生。

雖然忙得無法顧家,但是妻子曾桂香和兒子吳江,對吳明華沒有半點抱怨,有的只有心疼,“他太忙了,每次回家都累得不得了。”

一名普通的交警,沒有轟轟烈烈的功績,有的只是在平凡崗位上,把平凡事做好做實。吳明華交管工作的瑣事,如同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串起他“捧著一顆心來,不帶走半根草”的情懷。他是不忘初心,永遠追趕新時代的人民好公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