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山獵奇(連載)

雪峰山獵奇(連載)

雪峰山獵奇(之一):楚山文明

雪峰山獵奇(連載)

(圖片來自網絡)

沅資流域的雪峰山,東有羅霄相望,南和五嶺接壤,西與武陵毗連,北抵洞庭長江;三面被武陵山系、南嶺山系和雲貴高原所環繞。古時的雪峰山有800裡楚山之稱謂,是苗、瑤、侗、土家等少數民族繁衍生存之地,也是中華文明綿延至今的重要發祥之地。

湖南雪峰山從頭到腳都在湖南境內,是徹頭徹尾的湖南人的大山。民國之前至宋代的雪峰山稱作“梅山”,宋代之前叫“楚山”,“楚山” 之前則為傳說中的古“崑崙山”。

上世紀八十年代,在雪峰山主峰腳下考古發現的“高廟文化遺址”,距今6300—7800年,將中華文明的起源向前推移了2000多年。

伏羲是中華文明的“三皇”之首,是華人世界公認的人文始祖。伏羲推演八卦,製作中國最早的太陽曆,發明符號文字,教會人們結網捕獵。在高廟文化遺存中,發現了史前人類最早的等分八角形圖像,其基本構圖為在一個圓圈內畫有一個等分的八角形。這種頻繁出現的八角形圖像,是遠古人類表述日投影週年變化的一個縮寫符號,可作為測定四季變化的儀具,反映了古人制作太陽曆的原理。通過對高廟文化陶器上八角星構圖以及它與太陽投影原理的關係分析,可以確認:太陽曆在中國南方沅水中上游地區出現的時間, 比埃及太陽曆早了3000多年,比中國最早的夏曆早了4000年。考古學界的田野發現,與雪峰山中伏羲的傳說十分相吻合。

比伏羲氏稍晚的神農氏炎帝,也長期生活在雪峰山地區,雪峰山西南腹地的合同縣,近年來被學術界稱作“炎帝故里”。相傳炎帝神農氏在此教習人們採草藥、種五穀、養六畜、製陶器、織麻桑、作樂器、習禮儀。長江流域的神農氏炎帝,與發脈於黃河流域的軒轅氏黃帝,被人們並稱為炎黃始祖。

在高廟文化遺存中,還發現了大型祭祀場所,比兩個標準籃球場的面積還要大。說明當時的人們對於天神、地祇、人鬼的認識,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並在祭器、祭品、祭儀、祭典等方面有了一整套的標準。這麼宏大的祭祀場面,可以看出當時氏族頭人們的組織動員能力已經相當強大。

在距今6300多年前的高廟晚期文化遺存中,還發現多座挖洞立柱的排架式木構建築,為長方形兩開間或三開間結構,單棟面積約30平方米。說明高廟文化先民們,已經能夠選擇在山間盆地、沿河兩岸,依山傍水建造村寨、聚族而居。由此可以想見,在遠古時期的湖南雪峰山,已經有了星星點點的原始古村落。

在“高廟文化”遺存中,除了發現大量堆積的貝殼、魚類骨骼外,還發現有大象、犀牛、棕熊、莽蛇、虎、豹、豺、狼等猛獸的遺骼和薏米等糧食類籽實炭化物。說明遠古時期這裡的自然生態、土壤氣候、以及相對封閉的地理單元,非常適合各類動植物的生長髮育和繁衍生存。此時的人們處於漁獵和採擷等原始生活形態。

除了上述重大考古發現以外,在雪峰山腹地,還廣泛流傳著善卷歸隱的故事。

善卷是距今4000多年前堯舜禹時期的得道高士。古籍《莊子》、《呂氏春秋》記載堯帝南巡北歸時途經枉人山,以“北面而問”的大禮向善卷求教。隨行人員問:堯是天子,善卷是平民,為什麼給他這麼高的禮遇?堯帝解釋說:因為善卷是得道的賢人。對於得道的人,不可傲視。我的德行智謀不及善卷,所以須向他行弟子拜師的大禮。從此,善卷“帝者師”的美稱聞名於世。舜繼位後,聽到許多關於“帝者師”善卷的事蹟,也在南巡的途中專程到枉人山拜會善卷。經過交談,帝堯對善卷十分敬仰,要將天下禪讓給善卷,善卷力辭不受。自此以後,善卷更是名聲大噪,慕名拜訪求教者絡繹不絕,為了避免塵世的紛擾,善卷決定歸隱雪峰山。

漵浦縣城西北10裡地的盧峰山,一峰突兀,群山怒擁,雲霧冥冥,層巒疊翠,千巖壁立,萬松虯盤,盧峰極頂,傲視八荒。盧峰山是雪峰山系的一座高峰,海拔1000多米。

善卷溯沅江而上來到盧峰山腳下,但見盧峰山紫氣氤氳、風景玄妙,便決定隱居於此。自此以後,善卷便與盧真人等三、五道友,在“中凹三面凸,形勢如設幾”的盧峰山頂專心參禪悟道,“白天架灶煉丹藥,夜晚秉燭讀天書”。

據清乾隆版《辰州府志》記載:“盧峰綿亙八十餘里,唐虞時善卷隱此,所謂朝遊盧峰暮宿大酉者也。峰頂一庵,鐵瓦覆之,庵側有善卷弈棋處,盧真人練丹爐,山腰有新洞、飛泉洞,山麓洗衣澗、龍津洞,皆奇勝”。

從漵浦盧峰山往西走水路、往北走旱路各130餘里,有兩座因善卷而聞名的聖山。一為辰溪縣南10裡的大酉山,二為沅陵縣西北15裡的小酉山,大小酉山合稱二酉山。相傳上古時黃帝軒轅氏在二酉山藏書數千冊,堯舜禹三帝都曾到此觀書。善卷餘暇之時,也常去二酉山遊學讀書,遇見來此觀書的盤瓠子孫,總是和他們說些聖賢的道理、做人的規矩,以‘善德’二字教化人們。

後世為了紀念善卷的德行和學問,盧峰山頂有善卷廟,小酉山上有善卷祠、仰止亭,大酉山上有善卷墓,二酉山中有藏書洞。“朝遊盧頂任翱翔,暮宿辰沅趁夕陽”,“善卷隱處三千年,丹洞夜來光射天”,“隔斷紅塵千萬裡,白雲深處傲陶唐”,“高士意自輕王侯,千古興亡一局棋”。—— 這些是古人吟詠善卷隱跡雪峰山的詩句。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學富五車”、“書通二酉”等成語佳句,也都是源於對善卷的讚譽和敬仰。

綜上可以確定,遠古時期被稱作“楚山”、“古崑崙山”的雪峰山,並不是人們意識想象中,混沌未開的洪荒世界,而是生命繁衍、萬物生長、文明發脈的一方熱土。包括雪峰山在內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應該是與黃河流域並行的中華遠古文明的重要發祥之地。

雪峰山獵奇(之二):楚天風雲

雪峰山獵奇(連載)

(圖片來自網絡)

據《漵浦縣誌》、《辰州府志》、《沅州府志》和《寶慶府志》等記載:雪峰山屬“古蠻夷地,唐、虞為要服,屬荊州,夏、商、周因之”。又有記載:“邊蠻之俗,世亂則先叛,治則後服”,“至於春秋,諸南夷皆屬楚,為巫中地”,“諸蠻夷臣服於楚”。春秋之後,雪峰山所在的楚黔中郡,成為楚國逐鹿中原的戰略縱深之地,和楚國穩固的大後方。

楚國,是周王朝最早分封的諸侯國。楚王室貴族自稱是帝顓頊高陽後裔季連的羋姓族人。殷商末期,羋姓族人居住在丹水與浙水之間。鬻熊擔任羋姓部落首領時,率領子民反叛殷商、投靠周文王,並得到了周文王的重用。周武王去世後,即位的周成王年幼,朝政由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周公代理。成王四年分封諸侯,在追封前代功臣之時,將楚地封給鬻熊的曾孫熊繹,熊繹便是楚國的開國之君。

古時候,人們的世界觀是天圓地方。中原大地為中央之國,四周的諸侯或部落則被視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楚國的原住民多為“三苗”、“九黎”後裔,是中原之外的南蠻之地。楚國的王室貴族雖然也是正宗的黃帝后裔、華夏一族,但楚仍被周王室視作蠻夷,受到中原人的歧視,熊繹的地位也不如其他諸侯國君。“昔成王盟諸侯於歧陽,楚為荊蠻……與鮮卑守燎,故不與盟。”(《國語・晉語八》)記錄了熊繹和鮮卑酋長,在周成王分封諸侯之後的第一次盟會上,只能幹一些會務打雜的工作,連與其他諸侯結盟的資格都沒有。心高氣傲的熊繹忍氣吐聲返回楚地,將此番冷遇告知王公大臣,發誓要艱苦創業、繁榮經濟、發奮圖強、拓展疆域,並告誡後輩子孫要牢記“守燎”之恥。

那時楚人住在荊山的蠻荒地帶,周邊還有很多土著蠻夷氏族常來侵擾,北方比較強大的諸侯軍隊也不斷南侵掠奪。面對如此惡劣的生存環境,楚王熊繹帶領軍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南征北戰,開拓疆域。經過幾代人的發奮圖強,楚國國力不斷增強,疆域持續擴展。等到熊繹四世孫熊渠繼位時,楚國已經成為能控制漢水流域和長江中游地區,實力較強的諸侯國。

楚王室統治集團,團結尊重南楚地區苗、瑤、越、濮、巴等土著民族,王室貴族主動從蠻俗,與土著民族互相融合、和睦相處。羋姓氏族所代表的華夏族人,與南方少數民族融匯成被中原人叫做“南蠻”的強大群體,並且創建了日漸富強的楚國。

楚國常以蠻夷自居,有了實力更是強勢、怪異,不受侷限,不守常規。楚國不同時期的兩位國君熊渠和熊通,就十分強勢地宣稱“我蠻夷也”。就像現在的某些人宣稱自己是“梅山蠻子”、“武溪蠻子”、“湘西土匪”一樣,透著一股股霸氣、蠻氣和匪氣。

按照西周設計的封建制度,只有周天子才能稱王,為天下共主,以下爵位依次是“公、侯、伯、子、男”。公元前877年,熊渠竟然封長子為句亶王、次子為鄂王、少子為越章王,分別鎮守長江中游的三個要地,而此時的熊渠只是周天子分封的“子爵”,明顯地不守周制、離經判道,也是不被各諸侯國所認可的。“楚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我們楚人既然是蠻夷,幹嘛要遵照你們周王室的規矩呢?

熊通為了要周天子給自己加封,派兵圍攻與周王室關係密切的姬姓諸侯隨國,脅迫隨侯遊說天子為楚國晉升封號。當得知楚國的無理要求被周天子嚴正拒絕時,熊通勃然大怒,遂與周王室分庭抗禮:“王不加位,我自尊耳!”公元前704年,楚國國君熊通自立為楚武王,成為周天子分封以來僭號稱王的第一人,從此以後楚國不再聽命於周王朝。

楚文王繼位時,楚國的疆域在歷代君王的努力擴張下,已變得十分遼闊,要想有效地控制漢水流域的中部地區,並且還要在中原諸侯們的嚴防死守之下,繼續北上擴張,就必須把國都遷往更加有利的位置。經過反覆權衡之後,公元前689年楚國遷都於郢。“楚人都郢而強”。郢都,作為楚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前後長達四百一十一年。

文王之後的成王、穆王、莊王都是楚國雄才大略的國君,他們前赴後繼,文治武功,開疆拓土,問鼎中原。在500多年的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先後兼併了四十五個諸侯國,始終處於爭霸稱雄的地位。“楚地半天下,帶甲百萬,自成穆以來,常雄於世”。通過歷代君王的努力,楚國由最初偏居一隅、不遭人待見的蠻夷小國,終成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經濟繁榮、文化燦爛的諸侯強國。

楚莊王“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位列“春秋五霸”之一。齊、楚、燕、韓、趙、魏、秦並稱 “戰國七雄”。在“戰國七雄”之中,只有楚國和燕國才是周天子最初分封的,伴隨周王朝走完了全過程。楚國是所有諸侯國中存續時間最長的。“田陳代齊”——原來的姜姓齊國被田陳氏奪權演變;“三家分晉”——晉國被韓、趙、魏三家肢解瓜分;而滅六國一統天下的秦國,其先祖在西周時還只是鎮守邊關的大夫。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加封為諸侯 ,秦比楚建國要晚270年。秦到戰國初期仍然是文化落後、國力薄弱、偏居一隅的邊陲小國,一直到公元前361年商鞅變法,秦國才逐步強大起來。公元前316年秦滅巴蜀,自此以後,秦“ 地廣”、“國富”、“ 兵強”, 正式成為一個傲視群雄的大國。

在“戰國七雄”中,楚國最大,齊國最富,秦國最強,秦楚兩國是最有實力滅六國而統一天下的。古人視南北為縱、東西為橫。當時的形勢是“縱合則楚王”,“橫成則秦帝”,統一中國的大業“非秦即楚”。如果楚國能夠成功地聯合東方各諸侯國抗秦,便可稱王於天下;如果秦國能夠有效地離間楚與諸侯各國的關係,孤立楚國,秦就可以統一中國。

誠然,歷史可以假設,卻不能替古人重新謀劃;就像人們不能為自己的過往重新設計一樣。如果一定要分析楚國逐步走向沒落頹廢的原因,筆者認為,除了戰略戰術方面的失誤之外,最為關鍵的是變法不徹底、不深入,不敢觸及王室貴族的既得利益,使得政治腐朽、朝綱不振;每當與強秦對抗時,舊貴族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保全自己的利益,而常常置“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於不顧。而被稱著虎狼之國的秦國,經過商鞅變法之後,群情激奮,鬥志高昂,舉國上下幾乎成為了一架銳不可擋的戰爭機器。

楚國吳起變法比秦國商鞅變法要早20多年,兩人的變法有異曲同工之效。主要內容都是發展生產,富國強兵,嚴明法紀。主張消滅世襲制,用軍功大小確定爵位,鼓勵軍民殺敵立功。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國貴族趁機發動兵變攻打吳起,吳起被亂箭射殺,吳起的變法也隨之流產。商鞅變法也因極大地損害了舊貴族的利益,被舊貴族誣陷謀反,遭到車裂處死,但秦惠王“殺其人而用其法”,使得秦國國勢日盛,為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位,隨即加速了一統天下的進程,在攻滅韓、趙、魏後,公元前223年,秦軍席捲大江南北,攻陷壽郢,俘獲楚國最後一任國君負芻,楚王室就此滅亡。從公元前1040年熊繹受封建國,到公元前223年被秦所滅,楚國傳有三十一世四十三位君王,前後綿延了817年。

楚雖為秦所滅,但多元融合的楚地文化、不屈不撓的楚人精神以及800多年的血脈傳承,匯聚成了楚國的不死之魂。楚懷王被騙入武關後,秦逼迫懷王割讓楚黔中郡,懷王為了楚國的利益,雖身陷險境,寧死也不與秦簽訂賣國協議,受到楚人的愛戴;秦背信棄義囚禁懷王達三年之久,使懷王客死秦地,後懷王屍體運回楚國安葬,“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史記·楚世家》),自此楚人對秦國積怨甚深,楚地民間蘊藏著巨大的反抗情緒。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公元前209年,在楚地首先爆發了聲勢浩蕩的反秦農民起義,楚人是反抗暴秦的主力軍,著名首領陳勝、吳廣、劉邦、項羽、蕭何、韓信等無一不是楚國人。隨後,秦朝滅亡,劉邦建立起大一統的西漢,正好兌現了“亡秦必楚”的政治預言。這也是人們常說的“秦滅楚,楚亦滅秦”的千年史話。其實,縱觀中華幾千年的歷史,雖歷經改朝換代,滄海桑田,風雲變幻,然華夏民族、中華文明,必然是“淵淵其淵,浩浩其天”,綿延萬年,永世昌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